很早很早以前就想開講“如何第一時間判斷爛片”的科普知識,但總是猶豫,畢竟我也算是半個“電影人”,搞不好會得罪人。我相信“拍爛片”不會是一個正常電影人的追求,只是因為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導(dǎo)致了一段糟糕光影的產(chǎn)生。但如果反過來說:
“爛片宇宙里的奇葩如果不存在,就凸顯不了宇宙之外電影的偉大。”
而且,誘導(dǎo)消費者浪費時間看爛片本身就是一種犯罪,因為浪費別人的時間就是浪費別人的生命。
所以今天講“爛片避雷”,也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既抒發(fā)情感,也利國利民。
01
比好的人有,比爛的人也有。
這個放在電影圈里也能分得清楚。
有人說:“老師啊,中國電影不是有一些很好的作品嗎?”
老師我要說:“同學(xué),你看到的是好作品,你要是沒看到一些不可描述的那算你的福氣?!?/p>
作為影視界的知道分子,老師我一直被邀請觀看大大小小很多的電影,好作品有的是真好,可惜叫好不叫座,有的是真爛,一個半小時我坐在那能看睡著。醒了以后我還覺得挺不好意思,拿余光瞅一眼導(dǎo)演,能感覺到人家方圓三米的幽怨。
有人問了,那我沒有老師您這個福氣,能總是先看電影啊,我怎么知道這片子好壞呢?
且慢,同學(xué),這福氣我給你你要不要???
當然,關(guān)于電影藝術(shù)的衡量標準是個很宏大的話題,先說好電影的標準:
一、立意好,不管什么題材能貼近生活;
二、創(chuàng)意好,講故事能講到人心里;
三、手法好,節(jié)奏緊湊不拖沓,臺詞經(jīng)典有內(nèi)涵。
那爛片的標準卻是五花八門了,各有各的宇宙,各有各的G點。這里只說院線電影,想要講解網(wǎng)絡(luò)電影的小伙伴們可以等我下次解讀。
02
經(jīng)過我這么多年的綜合分析和判斷,大概講一下爛片宇宙的標準模式:
一、海報,爛片海報第一要素——抄襲。
你只要看著海報似曾相識,不用問,肯定跟哪一部國外大片海報撞臉了,這種是第一部判斷,連海報都要抄襲的電影,可見導(dǎo)演和主創(chuàng)人員的創(chuàng)意有多匱乏?創(chuàng)意都沒有怎么指望故事好?
二、陣容和宣傳,爛片宇宙里陣容各不相同,但是有一樣是逃不掉的——流量明星露臉。
過氣明星扎堆。故事簡介玄而又玄,宣傳口號似是而非。沒看前覺得是東方美,看完后發(fā)現(xiàn)是卡扎菲。爛片之所以稱為爛片,是因為故事實在沒什么可說的,所以才要堆一堆“你知道這貨不是演戲的料,這人不是正經(jīng)的人”,宣傳中必提“耗時多久打造”、“某主演每天鍛煉多少小時”、“全國首部”、“世界第一”等這種詞匯,為啥非要這么華麗呢?還是因為實在沒什么可說的。
三、情懷。
不管什么電影,觀眾不提情懷你先提,觀眾不哭你先哭,那絕對是爛片。這種就是屬于“自我感動”型爛片,有的爛片雖然爛,但爛得大大方方的,丑得坦坦蕩蕩:我就是來刷存在感的,你想怎么樣吧?!有的爛片非要上映前就先刷一波“情懷”,說這是寄托了導(dǎo)演、編劇、人生、國家、宇宙等各類情懷,你不看就是對不起我——以后只要你看到誰不提故事先提情懷,八成是爛片。
你先記住我說的這三樣,在任何媒體、自媒體、朋友圈或影院看到上述三種跡象的影片,果斷略過就能規(guī)避至少一半的觸雷危險,也能幫你自己省一筆電影票錢。
結(jié)語
還有人問了,那他們不知道自己拍的是爛片嗎?
我說絕大多數(shù)導(dǎo)演和片方還真不覺得自己拍的是爛片。碳基生物吃的是碳水,爛片團隊吃的是查克拉。人家的小宇宙隨時準備為了自己認定的藝術(shù)而爆發(fā)。
還有人說,這種電影拍出來是為了洗錢嗎?我說那你可太瞧不起洗錢團隊了,人家對藝術(shù)也是有要求的好不好?
爛片制造者有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點特征:
一、電影藝術(shù)說來頭頭是道,鏡頭語言好似村口嗨少;
二、科班出身可為藝術(shù)殉道,故事情節(jié)完全胡搞瞎鬧;
三、情懷理想奉為光影正道,作品一出原來純屬搞笑。
我遇到一些真的可以說有感染力和情緒傳遞力的作品,主創(chuàng)人員反而很低調(diào)。
所以搞電影的跟做人很像,越是虛頭巴腦的越是沒水平和底氣,這就像你在外面接觸的人一樣,越是夸夸其談的人,越是辦不成什么事。
從這一點上說,觀影如觀人。
從爛片宇宙中找到識人的生活哲理,也算是他們對觀眾唯一的奉獻了。
~END~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