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編輯部 | 隱飲
用電影治愈生活。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尼古拉斯·凱奇,又和大家見面了!
他拿過奧斯卡影帝,也為還債拍過無數(shù)爛片,甚至被網(wǎng)友戲稱為“爛片王”。
電影圈甚至有一個未解之謎,“凱奇還完債了嗎?”
其實這句話的本意是,“凱奇終于不接爛片了嗎?”
隨著他的新片《救豬行動》上映,這個未解之謎似乎終于有了答案。
凱奇這次很有希望口碑翻身了!
目前《救豬行動》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7%,就連一向嚴格的MTC也給出了84分,北美影評人的評價不錯。
《救豬行動》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7%
今天時光君就來聊聊這部新作,不過在進入正題之前,還有個關于該片中文譯名的小插曲,不得不說。
此片的中文譯名曾被譯成《疾速豬殺》,加上這是一部R級片,凱奇大叔的造型又是臉上帶血、胡子拉碴的,這讓很多觀眾產(chǎn)生了誤會。
很多人以為這會是一部類似《疾速追殺》的復仇片。
從前基努·里維斯為了一條小狗團滅黑幫,凱奇莫非要為了救自己的豬,大殺四方?
不,千萬別被這個譯名騙了!
人家的英文名只是"PIG",原本和“疾速追殺”沒有半毛錢關系。
它其實是個一本正經(jīng)的慢節(jié)奏文藝片,暴力情節(jié)并不算多。
時光網(wǎng)目前的譯名《救豬行動》,或者就是更簡單的譯名《豬》,可能要更準確一點。
說回影片本身,凱奇飾演的男主角羅賓,曾經(jīng)是一名資深主廚。
他因為失去了深愛的妻子,變得一蹶不振,甚至不敢聽完妻子留下的那盤磁帶,剛聽了個開頭就慌忙關上。
如今他在俄勒岡的森林里離群索居,以搜尋松露為生,只和一只小豬作伴。
大叔一看就是個有故事的傷心人。他穿得又臟又破,不修邊幅,幾乎拋棄了所有身外之物。
他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失去的了,小豬是他最后的情感寄托。
然而小豬在覓食時被人劫走,為找回豬,他啟程前往多年未回的城市里,直面自己過去的人生。
收購松露的中間人阿米爾,是羅賓唯一的朋友,他們一起踏上了尋豬之旅。
阿米爾逐漸發(fā)現(xiàn),這位邋遢的大叔并不簡單,他從前聲名顯赫,甚至連城里最熱門餐廳的主廚,都曾是他開除過的手下小弟。
找來找去他們發(fā)現(xiàn),小豬竟然是阿米爾的父親劫走的,父子倆一直水火不容。
父親有意攪黃兒子的松露生意,只有那頭小豬才能找到松露,這讓父親痛下黑手。
凱奇沒去硬碰硬,他用親手做的一頓燒鳥大餐,讓父親淚流滿面。
當年阿米爾的父母總是吵架,但只有一天他們?nèi)チ艘患也宛^,那天的燒鳥格外好吃,那天的氣氛也格外愉快,這讓阿米爾深深記住。
如今母親因自殺未遂臥病在床,父子關系破裂,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只有燒鳥依舊美味如常,當年那頓飯,正是羅賓做的。
美食打破了人們心中的芥蒂,也承載著親人間難以割舍的情感,勾起塵封已久的回憶。
這部電影總共分為三個段落,而細看標題,竟然都是由不同的菜名組成,“田園蘑菇餡餅”,“媽媽的法式吐司和分子料理扇貝”,“燒鳥、酒配咸面包”。
這個倔強的前任大廚,借由美食的力量,完成了和這個世界的和解。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凱奇尋找豬的故事,其實是男主角在自我救贖。
男主有強烈的虛無主義傾向。他對阿米爾講過這樣的故事:每兩百年,這個城市會遭遇一次嚴重的地震和海嘯,然后城市變?yōu)閺U墟,每個人都將沉入海底。
既然一切都終將消亡,那他決定不如拋下世俗紛擾,就在森林里生活好了。
但在這滿眼的虛無之中,男主角仍然有一絲放不下的牽絆——他的小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自己就是那只豬。
他和小豬朝夕相處、情感相依,甚至會分享同一鍋里的食物。
救豬的行動,正是把他自己封閉的內(nèi)心解放出來,擁抱真實的世界。
對于小豬,他始終只相信會有美好的結局;對妻子已逝的殘酷現(xiàn)實,他同樣不愿意承認。
“在我的腦海里,她一直還活著”,男主角結尾處的這句臺詞一語雙關。
最終豬能不能找回,已不再重要了,但當他終于回到林中小屋的時候,終于能擁抱自己的傷痛回憶,平靜聽完妻子的錄音帶了。
縱觀全片,其實凱奇的表演沒有特別“驚艷出挑”,但還算合適和恰當。
這張浮腫而蒼老、滿臉血污的臉,寫滿了歲月的痕跡,他把主人公那種麻木壓抑、逃避厭世的狀態(tài),很好地表現(xiàn)了出來。
他呈現(xiàn)出了一種充滿鈍感的表演力度。
《救豬行動》在北美口碑不錯,但可能是中外審美習慣的不同,中國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網(wǎng)友覺得,這部片節(jié)奏太慢,劇情經(jīng)不起推敲。片中幾次關鍵情節(jié)的轉(zhuǎn)折比較突兀,缺乏鋪墊。
比如著名飯店的主廚,本來驕傲得不可一世,結果一頓飯的功夫,就被凱奇的世界觀深深震動。
對于男主角的過往經(jīng)歷,也交待得沒頭沒尾,比如他曾經(jīng)如何顯赫,比如他和妻子的關系等等。
但時光君覺得,這些大量的留白空間,是需要觀眾自己去腦補去想象的。
這部電影在整體情節(jié)設計上是反高潮的,節(jié)奏緩慢,也缺乏激烈的情緒刺激,有幾段臺詞講得過于“形而上”了,顯得有些晦澀難懂。
只能說,這類風格化強烈的文藝片,肯定不如商業(yè)大片來得輕松愉快,讓所有人都容易接受。
不過,欣賞這部片的角度,其實可以跳脫出影片之外。
如果我們把男主角的困境,和凱奇的真實人生對照起來,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相似點。
比如他們都曾經(jīng)顯赫一時、名震四方,但又遭遇過某些困境,甚至自暴自棄。
《曼蒂》
在好萊塢明星里,凱奇罕見地兼具“奧斯卡影帝”與“票房毒藥”的雙重身份。
他的本姓是科波拉,叔叔是大名鼎鼎的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就是那位執(zhí)導過《教父》的導演。
堂妹是拍出過《迷失東京》的美國女導演索菲婭·科波拉。尼古拉斯·凱奇是他后來改過的藝名。
凱奇是科波拉家族中的一員
他出演第一部電影的時候只有17歲,1996年就憑借《離開拉斯維加斯》斬獲奧斯卡影帝,之后又憑借《改編劇本》拿過奧斯卡影帝提名。
遺憾的是,他后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凱奇拿下奧斯卡影帝
凱奇曾因為揮霍無度而入不敷出,后來又趕上次貸危機,背上巨額債務,除了變賣房產(chǎn)家產(chǎn),他開始瘋狂接各種大片小片,來者不拒。
2011年以后,他主演的影片口碑一路下滑,自己的招牌也砸了,逐漸淪為“爛片之王”。
凱奇的私生活也挺傳奇,他結過五次婚生育兩子,現(xiàn)年26歲的柴田莉子,是他的第五任妻子,今年3月初兩人剛結婚。
凱奇和妻子柴田莉子
柴田莉子比凱奇長子溫斯頓還小4歲,在《救豬行動》的首映禮上,他們還手拉手甜蜜秀恩愛。
在影片里,男主角被老友埃德加說,“我記得你的名字,還是很有份量的時候,但是現(xiàn)在一文不值,你甚至不存在”。
此情此景,何嘗不是凱奇本人的真實寫照。
好在如今,凱奇試圖找回自我,他甚至不懼用躺平自嘲的方式,與觀眾互動。
前陣子,他實名出演新片《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該片講述了過氣演員凱奇,不顧一切想要在昆汀執(zhí)導的新片中爭取一個角色。
他要親自吐槽自己拍了太多爛片,是個光芒不再的過氣明星……
在Netflix制作的喜劇片《臟話史》中,凱奇又一本正經(jīng)地和觀眾普及臟話的歷史、起源與發(fā)展。
《臟話史》
可能很少有明星愿意當這種片子的主持人,但他不挑什么“臟活累活”。
反而用自己獨特而癲狂的氣質(zhì),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趣味。
最近幾年,凱奇逐漸把戲路拓寬到更廣的領域。
18年他拍過一部泛濫著血漿元素的動作片《曼蒂》,但口碑有褒有貶,19年他嘗試過克蘇魯系恐怖電影《星之彩》,頗有邪典惡趣味。
最近他還和園子溫導演合作了《幽靈之國的囚徒》,有望在今年上映。
《幽靈之國的囚徒》
當然,爛片他也還是在接,今年年初的一部動作驚悚片《威利的游樂園》,口碑又撲街到只有5.4分。
比起大公司的大制作電影,他現(xiàn)在更享受拍攝獨立電影,這讓他覺得更放松自在。
《救豬行動》的結尾,男主角孤身一人回到了林中小屋,十分落寞。
但我們想知道,不再自暴自棄的凱奇,是不是終于還完債,要重新拾起自己的名字,然后演點好片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