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上映30周年。
1991年那個閃亮的夏天,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30年光陰,那些史詩般徐徐展開的往事,那些“華語電影最美的夜戲”,那些1960年代臺灣島上特有的氣息,那些貓王搖擺和迷醉的歌聲,依舊讓我們難忘。
今天這篇是時光君5年前為《牯嶺街》寫下的舊稿,5年后再來發(fā)一遍。
只想證明,這些事,那些人,至今還有人留在心中。
開機照
當年《牯嶺街》的幕后班底,并非想象中全是精英大腕云集,而是無奈之下的集結。
演員的基本陣容是楊德昌老友和老友的兒女,他執(zhí)教的臺北藝術大學的學生,以及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的演員。
未曾想這樣的集結,多年后,開枝散葉,合縱連橫,蔓延整個臺灣電影、電視、劇場、廣告、出版、音樂和文化圈。
30年過去,有人成巨星,有人成流星,有人堅守電影,有人默默改行,還有人已經駕鶴西去。
時光會記得,這群被稱為“牯嶺幫”的人,曾合力留下一部永存影史的杰作。
牯嶺幫之大咖秀
楊德昌(導演、編劇、出品人)
楊德昌的電影人生,以《牯嶺街》為分水嶺?!蛾魩X街》在金馬獎拿到了十個提名,最后得到份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
但經歷時間打磨,這部電影卻在百年華語中,愈發(fā)顯出它的經典和至高地位。
《牯嶺街》之后楊德昌拍了三部電影,2000年的《一一》,是楊德昌作品的又一個高峰,雖然還是一樣的冷靜犀利與龐雜的人物關系,但這一次,楊德昌明顯變得平和。
《一一》獲得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當年未在臺灣放映,它和《牯嶺街》在華語影史的地位難分軒輊。
2007年6月29日,楊德昌因結腸癌病逝于美國洛杉磯,享年59歲。他最后在準備的電影《追風》,是一部清明上河圖般的中國風動畫片,現(xiàn)存9分鐘片段。
賴聲川(出品人)
賴聲川被稱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也是《牯嶺街》幕后老板之一。他在1984年成立“表演工作坊”,其中部分演員參與《牯嶺街》出演。
目前賴聲川仍活躍在戲劇舞臺一線,執(zhí)導作品如《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仍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詹宏志(監(jiān)制)
詹宏志(右一)、陳國富、楊德昌、侯孝賢與吳念真
《牯嶺街》或許只是詹宏志眾多輝煌手筆中的一個,他在出版、報業(yè)、電影、電視、音樂等行業(yè)都有著極為顯赫的成就,是華人文創(chuàng)領域的大拿級人物。
《牯嶺街》之前,詹宏志已經憑借《悲情城市》,將侯孝賢推至職業(yè)生涯頂峰。
《牯嶺街》之后,直至1990年代末期,幾乎所有的楊德昌和侯孝賢作品,詹宏志都是重要的參與者,也成為兩位臺灣電影大師的連接者。
1990年代中期,詹宏志轉身創(chuàng)立城邦文化事業(yè),發(fā)展成為臺灣最大的出版集團。之后他還涉及IT產業(yè),非常成功。在他的作家老本行,依然筆耕不輟,作品不斷。
江奉琪(監(jiān)制)
1991年,江奉琪在接替明驥成為“臺灣中影”總經理后,以《牯嶺街》為大膽改革突破口,引入外來導演,先后成功捧出了蔡明亮、李安等大牌導演。
李安走向國際的“父親三部曲”,都是由江奉琪擔綱出品人。
這期間,張艾嘉、陳玉勛、易智言、陳國富等中生代導演紛紛崛起,引領1995年臺灣電影短暫的爆發(fā)式大熱。
之后,徐立功接任“中影”總經理,江奉琪擔任臺灣“中國電視公司”(即“中視”)總經理,直至退休。
段鐘沂(飾演 小四父同學陳公)
段鐘沂是《牯嶺街》最大牌的客串演員之一,和楊德昌是老交情,當年他和小野、張艾嘉、虞戡平等人企劃了楊德昌的第一部長片《海灘的一天》。
1980年,他與弟弟段鐘潭創(chuàng)立滾石唱片,成為臺灣本土最大唱片公司,經歷中文流行音樂起起落落后,滾石如今依然屹立不倒,推出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華語流行經典。
《牯嶺街》中使用的部分音樂,也由滾石和當時另一本土音樂公司飛碟唱片提供版權。段鍾沂目前還是滾石唱片的掌舵人。
唐如韞(飾演 夏師母)
唐如韞是臺灣資深演員,拍《牯嶺街》時已經近70歲。
早前她是侯孝賢的《童年往事》里,那個一心想著回大陸的奶奶,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她還出演過楊德昌的《一一》,在其中扮演成為植物人、之后去世的婆婆。
最后一部作品是陳凱歌導演的《和你在一起》。2011年4月唐如韞去世,享壽87歲。
侯德?。椦?警局警官)
楊德昌回臺灣后第一部參與的電影《1905年的冬天》的作曲,就是侯德健。
侯德健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級的人物,代表作《龍的傳人》《酒干倘賣無》,他在《牯嶺街》中客串一個警官的角色,還彈唱了《紅豆詞》。
拍完《牯嶺街》第二年,他就移民新西蘭潛心研究易經,后來回到大陸出版幾本易經書籍,也曾經想拍《白蛇傳》動畫片,但石沉大海。
金士杰(飾演 小明七舅)
金士杰是臺灣現(xiàn)代劇場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和著名表演藝術家,和楊德昌合作了早期的《恐怖分子》和中期的《牯嶺街》,還主演他的《獨立時代》。
他是賴聲川舞臺劇《暗戀桃花源》的第一代“江濱柳”,并飾演電影版中的同一角色。
近年來他參演大量影視作品,其中大部分和大陸合作?!独C春刀》中的魏忠賢、《剩者為王》中舒淇的父親,由于演技精湛,為大陸觀眾熟知。
舒國治(飾演 片廠攝影師)
舒國治客串《牯嶺街》時,剛從美國流浪七年,回到臺灣。多年來,他一直是個不斷在旅行,不斷在寫作的作家,被梁文道稱為“最能夠實踐清貧美學、卻又過成好日子的寫作人”。
如果說楊德昌是最懂臺北的電影導演,那么舒國治就是最懂臺北的作家,他對臺北的城市風物非常熟絡,被戲稱為臺北“地下市長”。
曹金鈴(飾演 小四父同學陳太)
曹金鈴客串的陳太,與段鐘沂演的陳公是兩公婆
陳太的扮演者曹金鈴,是臺灣首屈一指的現(xiàn)代舞舞蹈家,蔡琴是她的學生,所以把她拉過來客串。
曹金鈴近二十年都在進行舞蹈的教育與大眾推廣,現(xiàn)在她常住北京,致力于兩岸文化事業(yè)的交流。
李龍禹(攝影 并飾演 趙班長)
李龍禹是臺灣資深的攝影師和燈光師,也是《牯嶺街》的攝影師之一(另一個為張惠恭),并客串趙班長一角。
楊德昌《牯嶺街》之后所有電影,都由他擔任攝影。
同時,他也是著名的燈光師,被圈內人稱為“李師傅”。
新世紀后很多臺灣電影,比如《臉》《天邊一朵云》《海角七號》《聽說》等,都由他擔任燈光師。2009年獲得第4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臺灣杰出電影工作者獎。2014年4月,因大腸癌去世,享年70歲。
牯嶺幫之老友記
《牯嶺街》獲第四屆東京影展評審團特別大獎,右二為余為彥
余為彥(制片 并飾演 警總主任)
《牯嶺街》的片頭寫著“詹宏志、余為彥、楊德昌,歡迎您觀賞”,這三個人,是影片最核心的主力。
余為彥的名字,一直和楊德昌“捆綁”在一起——楊德昌從美國回來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和余為彥編劇《1905年的冬天》。
他是楊德昌最堅定的電影伙伴(也是最受得了楊德昌壞脾氣的人),《牯嶺街》之后,他擔任楊德昌每一部電影的制作人。
2009年,金馬獎授予楊德昌終生成就獎,侯孝賢、張震頒獎,余為彥為老友代領該獎項。
余為彥在楊德昌去世之后,移居上海,曾表示還在努力促成楊德昌遺作《追風》的制作。
鴻鴻(編劇 并飾演建中國文老師)
因寫下《牯嶺街》劇本,鴻鴻(閻鴻亞)不到30歲就拿到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后來,又和楊德昌合作《獨立時代》,逐漸發(fā)展成為全方位的藝術家,集導演、編劇、作家、電影公司老板、策展人等于一身。
鴻鴻最大的成就是他的老本行——寫作,出版多部文學作品,并獲得多個文學大獎,導演多部舞臺劇。后來他自組影業(yè)公司拍片,自任導演拍攝《三橘之戀》《人間喜劇》及《穿墻人》等實驗性頗強的影片。
此外他數(shù)次擔任金馬獎的評委,2016年,拿下金馬最佳新導演獎的畢贛到臺灣宣傳《路邊野餐》,鴻鴻還為其站臺。
張國柱(飾演 小四父親)
張國柱憑借《牯嶺街》,和當時15歲的兒子張震一起入圍金馬獎最佳男演員,但還是輸給了另一位“父親”——《推手》的郎雄。
《牯嶺街》之前,張國柱已在香港發(fā)展多年,拍的大都是情色與驚悚混合的商業(yè)電影,但演技受到一致好評。
開始清高固執(zhí),后來被打擊得唯唯諾諾的小四父親,為他的電影角色類型,打開了另一扇門,此后得到不少香港動作片出演機會。
近幾年他也開始在大陸影視劇中露面,近期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則是和郭采潔合作的電影《喜寶》,他飾演包養(yǎng)喜寶的富商勖存姿。
金燕玲(飾演 小四母親)
如果要找一個讓人脫口而出的楊德昌御用演員,那一定是金燕玲。這位傳奇的女演員,出演了楊德昌生命中最后四部電影。
在《牯嶺街》中,她扮演小四處事得體,圓滑世故的母親“金老師”。
金燕玲獲得過六次金馬獎和九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被稱為“超級女配角”。
《牯嶺街》之后,金燕玲幾乎每部電影,都是和名導合作,比如張艾嘉、張婉婷、關錦鵬等。近年來她更多地在大陸發(fā)展,每年均參演不少數(shù)量的影視劇。
徐明(飾演 汪狗)
徐明飾演的老奸巨猾的汪狗,出場不多??痛蛾魩X街》之前,他已是著名演員,并和臺灣新電影導演頗有淵源。
他之后還拍過楊德昌的《麻將》以及侯孝賢的《海上花》,新世紀前離開演員行當,日后一度成為臺灣最知名的催眠師,在電視上推廣催眠課程。
蔡琴(飾演 汪狗妻)
當時蔡琴還是楊德昌的妻子,也是知名歌手。她后來還擔任了楊德昌《獨立時代》的藝術指導,第二年兩人結束十年婚姻。
楊德昌去世后,蔡琴發(fā)聲明寫道“讓他活在我的歌里吧” 。2016年5月,蔡琴在演唱會上宣布“終生不再嫁”。
王琄(助導 并飾演 大姐)
下圖左起:王琄、張震、江秀瓊、張翰
楊德昌一直喜歡找劇場演員,《牯嶺街》里他找來“相聲瓦舍”的王琄來演小四的大姐,同時還指導初出茅廬的張震表演。
王琄還是很多后輩演員的表演老師,比較知名的學生有李李仁、林依晨、鄭元暢等。
倪淑君(飾演 眷村太保小神經)
客串《牯嶺街》時,倪淑君已是香港很紅的演員,1984年就以《鬼線人》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后來她的事業(yè)逐漸靠向故鄉(xiāng)臺灣。
《牯嶺街》后,她還主演了《獨立時代》,在其中飾演霸道富家女Molly,并入圍金馬影后。1995年,倪淑君又出演余為彥的《月光少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之后幾乎半隱退,據說她曾經在臺北開過酒吧,并經常來往于臺灣、香港和上海等地,一直單身未嫁。
王維明(飾演 眷村太保幫卡五)
王維明后來在楊德昌《獨立時代》中,飾演剛入職場的公務員小明。之后工作偏向大陸,2014年10月,他執(zhí)導的第一部電影《不能說的夏天》(臺灣片名《寒蟬效應》)在兩岸上映。
他還是《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聯(lián)合制片人之一,近期執(zhí)導馬思純、霍建華主演的《大約在冬季》。
蕭志文(飾演 小馬母親)
蕭志文和楊德昌是臺灣“中影”的老同事,當時蕭志文還在“中影”,并出演過楊德昌的《恐怖分子》。
蕭志文離開“中影”后成為著名的藝人經紀人,曾代理張惠妹、黃磊等,也是電視劇《似水流年》的監(jiān)制,偶爾會客串一些影視劇。
張盈真(飾演 小明母親)
張盈真早年以動作片及古裝片聞名,曾兩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和楊德昌合作過《光陰的故事之指望》,在拍攝過《牯嶺街》之后不久就淡出。
牯嶺幫之子弟兵
張震(飾演 小四)
一直等到見到張震的那一剎那,楊德昌才決定正式開拍磨洋工很久的《牯嶺街》,張震無疑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
《牯嶺街》為年紀輕輕的他帶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若是那次拿到獎,他會是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其實已是最年輕的被提名者)。
《牯嶺街》之后五年,張震對未來混沌和無所事事的時候,楊德昌再度召回他拍攝《麻將》,也就是在那時,張震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未來的職業(yè)道路。1997年,他投到王家衛(wèi)門下,開始了輝煌的演藝之路。
如今,張震成為華語影壇最具影響力的小生之一,這幾年開始進軍國際。
楊靜怡(飾演 小明)
楊靜怡一輩子只演了《牯嶺街》這一部電影,卻得到金馬影后的提名,當時才17歲。
之后不久她就去美國留學。
2004年8月,楊靜怡在美國結婚,然后帶著夫婿回到臺灣擺酒,還請來張震等老友。2007年楊德昌去世,楊靜怡出席在洛杉磯的葬禮,那是她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
本片上映25周年之時,張震曾在微博上曬出與楊靜怡25年后的合照。
王啟贊(飾演 小貓王)
王啟贊是“牯嶺幫”年紀最小的演員之一,當時才十歲,稱呼楊德昌為“楊爸”,他對貓王的模仿,成為全片的經典段落。
《牯嶺街》后,他加入楊德昌的公司,1993年參演《月光少年》,獲東京電影節(jié)天才演員大獎。1996年,16歲的他因在《麻將》里飾演“牙膏”,戰(zhàn)勝陳小春和鈕承澤,獲得第33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他在楊德昌公司不僅當演員,還干劇務、場記、副導演等。2005年,王啟贊轉向幕后,做過蔡明亮電影的場務等。
因為市場的不景氣,2007年,王啟贊在當完李康生的《幫幫我,愛神》的場務工作后,轉行開汽車改裝廠,徹底離開電影行當。
譚志剛(飾演 小馬)
在《牯嶺街》前,譚志剛已經有電視劇的表演經歷,看到楊德昌招演員的廣告,就跑去面試。
楊德昌本來想讓他演小貓王,最后還是演了小四的“情敵”小馬。
在《牯嶺街》的內部放映會上,他被徐小明導演看中,成為1990年代初期臺灣重要的殘酷青春電影《少年吔,安啦!》的男主角(這部電影的老板是侯孝賢)。
本來譚志剛計劃去美國學電影,但是因為《牯嶺街》和《少年吔,安啦!》的衍生電影而兩度推遲。1993年9月,譚志剛在一場車禍中身亡,年僅18歲。
柯宇綸(飾演 小四同學 飛機)
楊德昌當年為了省錢,好多小演員都找朋友的兒女,飛機就是導演柯一正的兒子柯宇綸演的。不過飛機在片中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強,也看不出柯宇綸的表演天賦。
之后,還在讀書的柯宇綸,同樣出演《麻將》,客串《一一》。20歲的時候被關錦鵬選中,在港片《愈快樂愈墮落》中和邱淑貞有激情戲,電影的結尾還鳴謝楊德昌。
柯宇綸給很多名片當過配角,如《一頁臺北》《九降風》《一年之初》,在《色戒》中,他演了那個奪取王佳芝童貞的學生。
2011年,他在《翻滾吧!阿信》中演活了小人物菜脯,獲得金馬男配提名,2015年,他因張艾嘉導演的《念念》再獲男配提名,最后還是輸給《踏血尋梅》的白只,目前還在演戲。
林鴻銘(飾演 小公園首領Honey)
那一年,15歲的張震還沒長開,整部《牯嶺街》中能用“俊美”形容的,就是扮演黑幫大哥Honey的林鴻銘。
他被“山東”推倒在車輪下的一幕,比小四用刀刺向小明更加讓人遺憾,楊德昌極愛Honey這個角色,甚至親自為其配音。
林鴻銘成為電影圈的新亮點,當年甚至有六個導演來找他拍戲。只可惜,他不幸摔斷了腿,自此失去機會。
后來,他結婚生子,在臺北信義路的僻靜巷尾開了一家“喜朵”咖啡館。影迷跑到店里去喝咖啡,如果遇見Honey心情好,還會聊一聊當年的事情。
陳宏宇(飾演 小公園太?;^)
楊德昌1996年作品《麻將》中的主人公名叫“紅魚”(音同“宏宇”,唐從圣扮演),就是為了紀念在《牯嶺街》中飾演“滑頭”的陳宏宇。
陳宏宇一生只演過《牯嶺街》一部電影,和飾演“小馬”的譚志剛一樣,他也因為車禍,于1995年去世。
張翰(飾演 二哥)
張翰在《牯嶺街》里扮演小四的二哥,生活中他也是張國柱的大兒子,張震的哥哥,比張震大兩歲。
張翰自《牯嶺街》進入電影圈之后,走的是幕后與演員的雙重路線。
2006年,在蘇照彬導演,張震主演的大制作驚悚科幻片《詭絲》中,張翰擔任副導演,同時還擔任該片的特效化妝。
作為演員,他近期也出演過大熱臺劇《想見你》中的舅舅一角,以及獲獎影片《陽光普照》和《孤味》。
姜秀瓊(飾演 二姐)
姜秀瓊憑借二姐一角,和金燕玲雙雙入圍金馬最佳女配角。
《牯嶺街》之后,姜秀瓊認定導演為畢生事業(yè)。2009年與關本良合作拍攝《乘著光影旅行-李屏賓的攝影人生》,獲第46屆金馬最佳年度杰出臺灣電影和最佳紀錄片提名。
2019年北上拍攝楊超越主演網劇《極限17 羽你同行》,近期還有一部閆妮、鄧恩熙主演的新劇《私奔的外婆》待播。
賴梵耘(飾演 小妹)
“小妹”是賴聲川的大女兒賴梵耘扮演的,當時她只有十歲。
之后賴梵耘一直出演舞臺劇以及演出一些影視劇,最有名的就是《暗戀桃花源》里的小護士。2009年,賴梵耘嫁給了不丹外交官世家之子,婚后,她還是時常回國參加舞臺演出。
劉長灝(飾演 少年組組長)
1993年,綠光劇團在臺灣成立,這個劇團的藝術總監(jiān)是吳念真和柯一正,團長是知名演員羅北安,劉長灝則是該劇團的表演學堂主理人,相當于是表演培訓負責人,曾主演過劇團多部舞臺劇。
石明玉(飾演 片廠女明星)
在影片開始不久,小四和小貓王在片廠無意中偷看到女明星換衣服,那位只遠遠看到的女明星,是由選美出身的石明玉扮演的。
石明玉畢業(yè)于國光藝校,在《牯嶺街》后第二年,還演出了賴聲川的電影版《暗戀桃花源》。
石明玉現(xiàn)在從事戲劇表演指導和文化影視活動策展工作。
—
礙于篇幅限制,時光君對原文進行了部分刪減,“牯嶺幫“藏龍臥虎的大咖,比文中呈現(xiàn)得還要多。
5年前,我們的標題是“25年過去,它仍是華語最佳青春片”。
現(xiàn)在我們的標題,繼續(xù)能這么起。
下一個5年,或許依舊如此,這真是華語電影的幸與不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