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游》里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p>
作為上古神獸,充滿奇幻色彩的鯤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
最近有這么一部電影,把鯤和科幻融到了一起。
正所謂,鯤之大,地球容不下。
這一次,國產網大把鯤送去了火星。
你且看這制作。
閃電環(huán)繞其身,一張嘴滿口密密麻麻的牙齒。
動作設計流暢,視覺緊迫感到位。
我兩眼一瞇,這是要再次打開中國科幻大門了?
結果,看完全片我才明白。
繼《上海堡壘》給中國科幻關上了窗以后,這部新電影又給中國科幻加了把金剛鎖!
真·誰都別想出去!
它就是——
這片子前期宣傳的兩個點:國產科幻+巨鯤。
那給自己吹的:
“高度還原遠古神獸”“特效比劇情好看”“要是能登陸院線,多少科幻大片會臉紅。”
這三樣,有沒有,會不會咱們都另說。
但這一波宣發(fā),在我看來是奏效了。
那家伙一打開這片子的彈幕。
不少觀眾,都是為了看一眼這個鯤而來的。
哪怕都在刷:“這鯤怎么做能好吃”、“多大的鍋能放下”、“兩個燒烤架夠不夠”。
那好歹人家還是來看了啊!
但他們可能萬萬沒想到,那是真就只是看一眼?。?/strong>
這片子,就開場一頭鯤(它其實就是一頭閃電鯨魚),全片也沒出來幾次。
但凡出場,都像是前情回放。
可著幾個角度玩命兒用。
就這!他就敢拿著這一個點去搏人眼球了!
看了沒,制作方根本沒有心。
那這電影到底講了啥呢?
咱們就來簡單聊一聊。
話說,在2042年,火星。
火星移民計劃的科學家們正收集樣本呢。
一抬頭,小行星撞擊火星了!
真就有夠離譜,都上火星了,愣是沒有提前檢測出來危險,那是一點兒撤離時間沒有。
只能楞跑。
合不合理,咱們放一邊。
但這劇情,是真逃不過我的火眼金睛。
我耐著性子把開頭看完。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
這一個開頭,它把《火星救援》抄完了。
看!科學家在火星收集樣本。(上圖:火星救援;下圖:火星異變)
看!科學家的逃生。
再看!太空艙里的情況。
請問大伙,能分清哪部對哪部嗎?
請問制作方,您臉紅了嗎?
就真當觀眾每天啥也不干只看你們的網大是嗎?
這種逐幀復刻,意義何在?
反正,這群科學家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全員上了飛船。
結果,剛一起飛就讓鯤拍下來了。
至此,四名科學家生死未卜。
由于地火距離,救援隊趕到至少要四個月的時間。
剛好咱們中國去木星執(zhí)行任務的飛船就在火星附近。
聯盟趕緊發(fā)來求救申請。
救,必須救!
但別的不說啊,這地球與火星的實時通話是真的厲害。
一番商量后,五個人分了兩隊,一人留守萬戶號負責與地面通訊。
四人組成救援小隊直奔火星。
結果剛到火星,還沒開始救援,就和萬戶號失去了聯系。
這套路我懂。
這種通訊一般都是越到關鍵時刻越拉垮。
啥都讓你聯系上了,怎么制造緊迫感?懸疑感?
救援小隊在墜毀的飛船里成功救出了兩位科學家。
而馮惟義卻不在內。
馮惟義是誰?是宇航員馮同的父親。
于是他們又返回到了火星基地。
終于,在基地植物房內,他們找到了昏迷的馮教授,也看到了變種巨蜥。
三個人趕緊就跑。
你就看這馮教授,雖然昏迷,但腿能自己走。
你再看那個變種蜥蜴,看著挺厲害。
結果,剛一起跳就被趕來的隊長用標槍解決了。
哇哦!真刺激哦!就是那么剛剛好哦。
來晚一步,頭都給你咬掉!
好不容易脫險了,又丟了一位外國科學家。
大家就出來找,在剛剛戰(zhàn)斗過的植物房門口,發(fā)現他正在救治蜥蜴。
原來變種蜥蜴和閃電鯤是他培養(yǎng)出來的。
在他回憶的片段里。
我又覺醒了!
這不就是反手又給自己縫了一件《異星覺醒》嗎!
那真是懶到連個細胞形態(tài)都不帶變一變的。
這位科學家就像著了魔一樣一通輸出自己的偉大創(chuàng)作。
你們就看這個鏡頭設置。
微微上揚的鏡頭,生懟著臉拍。
整體色調清冷,人物面部猙獰。
背后空間極大,還半點不帶蜥蜴。
我懂,他這是要領盒飯了。
然后,果不其然,自己培育出來的巨蜥把自己吃了。
一行人趕緊跑,這蜥蜴就在后面追。
這群人無論過多少道門,都永遠不明白隨手關門的重要性。
就愣是忍到最后一扇門,才想起來關。
直接把自己送進了死胡同。
這時一個宇航員提議,我會做簡易炸藥。
有多簡易我是不知道,但當我看到這句“威力足可以把整個基地掀翻”時,我真是一個白眼直接翻到身處火星的他身邊。
您確定這是簡易炸藥?
這炸彈做著做著發(fā)現屋里沒白糖。
沒辦法,他們只能靠著火焰槍為自己爭取逃生之路。
但怪獸不能留在這里,會危害人類,所以炸彈還得做。
于是,隊長和馮同就去找白糖了。
這巨蜥是真成精了,人家會隱身,你找誰說理去。
就都緊迫成這樣了。
馮同竟然因為看見了自己和父親的照片陷入了回憶。
那心里是一點兒沒有隊長。
在又一番搏斗以后,蜥蜴短暫的消失了。
這時隊長把馮同推了出去。
哦!原來這門能反鎖???
那你們剛才干嘛呢那是。
這倆人就門里門外的開始煽情。
隊長表示:炸彈倒計時壞了,我得親自引爆,我得犧牲。
馮同喊道:不,一個都不能少。
哇真的!有這時間你倆趁著蜥蜴不在趕緊跑了,再做一個都來得及。
等這倆人聊了一溜夠,蜥蜴按時上班了。
蜥蜴:來,該咱們死了!
至此,隊長完成一換一。
短暫的平靜,小行星要再次撞擊火星了。
前一秒時間緊迫。
下一秒多年未見的父子站在艙口一通真情實感??!
你后悔過嗎?
你為我驕傲過嗎?
好家伙,我就完全不懂安排這段戲有何必要。
回家說不好嗎?難道還要犧牲一個才行嗎?
然后,咱們的馮教授真就只身對付鯤去了。
在去行動的路上,又撒了一波父慈子孝!
這叫什么?這叫強行煽情。
國產電影電視劇通?。簭娦猩壳?。
啥啥都要有感情戲。
親情、愛情、友情,內容上不帶著它們,編劇就不會寫了。
請問觀眾能有多少眼淚灑給你們這些爛情節(jié)?
煽情沒有錯,但過度煽情就是不行。
把這些時間放在好好講故事上不好嗎?
看看你們一部科幻電影都講了些啥。
內容上,融了兩部電影,最后還得致敬一下《流浪地球》里的父子情。非極限一換一,我能走,我就不,我得死,我舍小家為大家。
特效也就開頭還算有看點,后面基本就是綠幕電影了!
縱觀國產科幻電影,現在普遍的問題就是特效上去了,劇情下來了。
可大家都忘了,特效本該是服務于劇情的。
雖然中國科幻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回顧歷史,我們也不是沒有好的科幻電影?。?/p>
35年前,我們拍出過好于89%的科幻片。
你敢和我說這是因為特效好嗎?
《錯位》講述的是主角趙書信為了有充足的時間搞科研,就創(chuàng)作出一個AI機器人代替自己上班,應酬,約會。后來,AI機器人貪圖人類生活,想要取代人類存活下來的故事。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35年前,這樣的劇情設置叫什么?
叫創(chuàng)意,叫超前,叫用心。
沒有吸睛的特效又如何?
我靠著好的想法照樣能有一片天地。
現如今特效技術的純熟,本應該是輔佐我們的劇情,讓中國科幻電影更上一層樓,而不是光有特效看的爽就完事兒了!
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