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檔近兩年之后終于在國內(nèi)全面公映,但婁燁執(zhí)導(dǎo),鞏俐、趙又廷主演的《蘭心大劇院》卻依然沒能打個翻身仗。前有疫情影響下的電影市場遇冷,后有國慶檔爆款影片《長津湖》的夾擊,上映首日僅拿下389.4萬的票房,整體票房預(yù)測也不過才2692萬,《蘭心大劇院》實在有點對不起鞏皇的號召力。
《蘭心大劇院》以珍珠港事件情報為背景,著名演員于堇(鞏俐飾)重回上海參加舊愛譚吶(趙又廷飾)執(zhí)導(dǎo)的話劇《禮拜六小說》之際,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都想探明她的動機,和她相關(guān)的所有人的命運也開始變得捉摸不定。戲里戲外敵我難分,暗流涌動下,于堇將迎來了改變自己也改變世界的雙重抉擇。
戲中戲、反類型敘事、打破現(xiàn)實與舞臺的界限,不得不承認(rèn),婁燁操刀的《蘭心大劇院》能入圍第76 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其實是有其特殊的藝術(shù)高度的。但這也同時意味著這部電影對觀眾的門檻要求較高,對一般觀眾并不那么友善。
先從打破現(xiàn)實與舞臺的界限說起,《禮拜六小說》里酒吧戲的呈現(xiàn)很巧妙,一般劇作最多三面布景,至少給觀眾留下切入其中的一面場景,但在《蘭心大劇院》中,《禮拜六小說》的彩排一開始還試圖為觀眾留下視角,后來干脆采取“滿屏”拍攝,四面都是布景,完全不給臺下觀眾留空間,這到底是戲中戲還是全切鏡頭,已經(jīng)傻傻分不清。
同樣挑戰(zhàn)人理解力的還有“秋蘭”和譚吶所扮演的角色,第一次相遇倆人還在戲中佯裝不相識,第二次胖子出現(xiàn)兩個人跑出鏡頭外攜手殺人,明顯已經(jīng)是劇中現(xiàn)實了。
而鏡頭一切換,這之后的故事全不表,下個場景直接是大明星于堇榮歸故里,再來上海。這樣的時間與空間切換,沒點理解力真是不容易看明白。
再看情感表達(dá)。有人評價這是鞏俐最好的作品,的確婁燁指導(dǎo),鞏俐主演,不論從哪個角度看,《蘭心大劇院》都該是板上釘釘?shù)募炎?。但遺憾的是,鞏皇的情感表達(dá)太疏離,性冷淡系表情貫穿電影的絕大部分鏡頭,想從她的表現(xiàn)中解析人物情緒和心理變化也有難度。
鞏俐飾演的于堇在影片中比較外露的情感表達(dá)只給了三個人,一是想拉攏自己的“鐵粉”白云裳,只見在這個姑娘身上游走時,她的表情雖淡,可多少是動了情的。二是面對自己的養(yǎng)父休伯特,闊別多年的再見激動很明顯。第三次是假扮古谷三郎愛人的“色誘”時,整個角色的張力都出來了。除此之外,于堇在面對前夫和舊情人的時候都相對克制,反倒不容易讓人共情。
最后從拍攝手法上來說,手持拍攝的晃動感太明顯,整個觀感不算特別好,也是影片勸退力強的一大理由。
相比之下反倒是鞏俐、趙又廷和張頌文提到的戲外拍攝花絮更有趣和好玩。
酒吧的戲中戲部分,鞏俐飾演的于堇和趙又廷扮演的譚吶在酒吧重逢,一個上前搭訕,一個裝作不認(rèn)識的場景,在電影中反復(fù)出現(xiàn),但每次的表現(xiàn)又不一樣。據(jù)說,光這段戲鞏俐和趙又廷就聊了無數(shù)次,最后把兩個人都聊困了才算找到一點感覺。
而和婁燁合作過多次的張頌文的側(cè)寫更好玩,他在受訪時坦言,在婁燁的片場,你甚至很難看到除了攝影師以外的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讓演員吃透劇本后盡情發(fā)揮,這樣的拍攝方式反倒給了演員更大的空間和壓力。
《蘭心大劇院》豆瓣開分7.4,算是不錯的評價了,但摸著良心說話如果不是婁燁的鐵粉或者酷愛文藝片,還是要做足功課再去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