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來了》停播后,蔡康永和小S分別做了很多節(jié)目。
>但大家總覺得缺點什么。
>希望小S和蔡康永再次同框的呼聲很高。
>后來兩人合作《花花萬物》,播出三季,評論區(qū)依舊在呼喚:不如重啟《康熙來了》?
>小S的個人節(jié)目《熙娣想聊》上線后,看到最多的評論也還是:
>“想念康永哥”
>原因呢,之前也和大家嘮過。
>不過,小S也算有求必應。
>《熙娣想聊》的收官期,邀請來了蔡康永。
>來看看為了見蔡康永盛裝打扮的小S↓
>這么穿當然免不了被蔡康永吐槽。
>開場同框,嘴巴不停,一張口就是熟悉的感覺。
>蔡康永懟小S衣服土↓
>懟她做節(jié)目穿太夸張,
>“去葬禮啊”。
>懟她節(jié)目是不是要做不下去了。
>好不容易上車,繼續(xù)懟。
>當攝影助理為什么要穿這樣?
>那你去拍武俠,也這么穿?
>果然是搭檔多年的默契,隨便幾句話好像已經(jīng)回到了《康熙來了》。
>但一整期看下來,除了聊天熟悉的氛圍,的確也沒聊什么新的內(nèi)容。
>而他們策劃的新內(nèi)容是——蔡康永當攝影師,小S當攝影助理。
>給其他主演MC拍寫真。
>劇本如下↓
>小S擺拍↓
>......
>最后成片如下↓
>若不是提前知道劇本故事,還真看不出這是什么情況。
>emmm真的和正主吐槽差不多——日常生活中彌漫著詭異的氣氛。
>固有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也有不少廢話問題。
>比如,林志玲和黑澤志玲誰更沒有氣質(zhì)?
>蔡康永反駁,那徐熙娣和許徐熙娣誰比較沒有氣質(zhì)?
>承認,蔡康永熟悉小S的套路,會接梗化解尷尬。
>但這些廢話問題,即便帶著情懷也難免被勸退。
>大部分時候康永哥客場轉(zhuǎn)主場,提問反倒比小S的精彩。
>比如,會不會吃醋許瑋甯和賈靜雯?
>要捧紅一位新人,小S選誰?
>為了公平起見(不讓場面尷尬),決定兩人一起回答。
>也會在回答完小S的“廢話”問題后,補充找梗。
>比如,“你問這些問題不會折壽嗎?”
>“我參加你的葬禮就好”......
>站在《康熙來了》粉絲的角度,只要蔡康永和小S同框,就能被他們密集的梗逗笑。
>但從一檔面向更廣受眾群體,想要做長久的談話節(jié)目來看,《熙娣想聊》的內(nèi)容有些單薄了。
>曾經(jīng)的《康熙來了》貢獻了多少快樂?
>互懟,一直是快樂源泉。
>小S:你買過很多公仔,你也是愚蠢的明星之一吧。
>蔡康永:你不怎么買東西,只不過談過幾段愚蠢的戀愛吧。
>小S:陳漢典,你還記不記得對我做過一個承諾?
>蔡康永:要娶你啊。
>蔡康永化解尷尬的名場面,數(shù)不勝數(shù)。
>穿著別人高跟鞋的小S:這雙會不會有些廉價?
>蔡康永:在你腳上沒有在瑤瑤腳上好看。
>一問一答的環(huán)節(jié),小S語出驚人。
>“明星的自我有多大?”
>“容不下別人在他附近發(fā)出呼吸聲”
>和陳漢典一起懟過蔡康永......
>很多人和小劇一樣,帶著情懷打開《熙娣想聊》卻遺憾而歸。
>遺憾小S這么多年一直炒冷飯、遺憾她的口條沒有過去清晰、遺憾她的尬場、遺憾她的每一次強行安利......
>電視兒童是幸運的。
>幸運在他們的童年有TVB、BBC、臺偶、《康熙來了》以及不少優(yōu)質(zhì)的國產(chǎn)劇陪伴長大。
>如今,TVB多次打出情懷牌推出合拍劇,小S和蔡康永總能帶起《康熙來了》的回憶。
>但消費情懷的結(jié)果有目共睹。
>既然大家都有情懷在,不如就讓情懷留在過去供人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