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甲骨文字為核心,單集時長25分鐘的小體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六集紀錄片《甲骨王朝》從文化疆域、社會生活、占卜制度、生產科技等多個方面,揭開了商王朝的神秘面紗,也近距離地向觀眾展示了一段“特別的”甲骨文考釋工作。
作者:水柚
“辛未卜,丙,翌壬申啟,壬終日陰。”
“甲申卜,馬唯白子?!?/p>
……
跟隨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生產生活細節(jié)有了更清晰、立體的呈現(xiàn)。
日前,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制作的六集紀錄片《甲骨王朝》在央視紀錄頻道收官。該片以甲骨文字為核心,單集時長25分鐘的小體量,從文化疆域、社會生活、占卜制度、生產科技等多個方面,揭開了商王朝的神秘面紗,也近距離地向觀眾展示了一段“特別的”甲骨文考釋工作。
千年古文字“破土而出”,一筆一畫刻錄著遙遠的時代,每多一個字符的破譯,都可能賦予歷史新的注解。如何破譯這些古老的文字,成為專家、學者一直以來想要突破解決的問題。
“一夜朝歌”中,首都師范大學甲骨文研究中心教授莫伯峰與人工智能方面博士李靜、謝澤澄等人聯(lián)合組建了研究團隊,嘗試通過新技術跨界融合,攻克甲骨文破譯難題。從辨別字形到理解語義,團隊以“屯”字為切口,不斷研究算法模型,希望為人工破譯工作節(jié)省時間與精力。
在文字闡釋中,節(jié)目組也同步按照字形特點增加了對演變過程動態(tài)感的呈現(xiàn),將古文字立體、鮮活的置于畫面當中,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背后奧義。
文字之外,是對文化的延伸。
延續(xù)傳統(tǒng)紀錄片對人物采訪鏡頭的運用,《甲骨王朝》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首都師范大學、河南大學等甲骨學研究中心合作,將跟采范圍由個人拓展到團隊,以更全面、深入的視角對文字背后的商文化進行了探索。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袁廣闊團隊,依據甲骨文中描述建筑的“宮”“室”“家”、描述城墻的“墉”“城”“郭”等字形特征,將商王朝建立之初的城中景象以沙盤形式呈現(xiàn)。
南方科技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唐際根團隊通過甲骨文中的卜辭,找尋到了與商朝有著密切關聯(lián)的三星堆文明起源地古蜀國。借助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其團隊得以在復原商代服飾的科研難題中向前邁進一大步。
河南大學甲骨學與漢字文明傳承發(fā)展研究中心團隊在殷墟M94號墓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神似“笑臉”的字符。在與甲骨的比對中,M94號墓墓主人的身份隨之揭開——占卜的主持人。確認身份之后,繼續(xù)探尋文物背后的故事,關于商朝占卜制度的細節(jié)隨之清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何毓靈團隊在商朝馬車挖掘工作中,借助大數(shù)據檢索甲骨文中對“車”字的不同表達,初步明確馬車形態(tài)。同時建立和天津大學智能與智算學部韓冬團隊間的聯(lián)系合作,通過三維掃描、數(shù)據采集等數(shù)字技術共同還原了商朝的馬車結構、馬車時代。
甲骨文,正一點一點將塵封的商王朝記憶打開?!都坠峭醭芬圆稍L豐富節(jié)目內容的同時,還煥新了藝術呈現(xiàn)手法。
“王的女人”一集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楠教授以甲骨文字為元素,設計、創(chuàng)作出了個人展覽《從軍行》。圍繞“商人尚武”特征,陳楠最終將目光匯聚至君王武丁身上,于是一支甲骨文化十足的行軍隊伍立體感隨之顯現(xiàn)。
在豐富史料的加持下,學者發(fā)現(xiàn)了伴隨武丁事跡頻繁出現(xiàn)的另一個名字——婦好,備受君王武丁喜愛的王后。青年舞蹈藝術家賀嘉佳借婦好一生,創(chuàng)作了舞臺劇《婦好》,以此呈現(xiàn)婦好王后之外的“大祭司”“女將軍”等形象。陳楠也在《從軍行》中融入了夫妻并肩作戰(zhàn)的場景。
《從軍行》(上)、《婦好》(下)
基于情景再現(xiàn)的拍攝手法,《甲骨王朝》為之增添了更多藝術表達。借助美術作品《從軍行》、舞臺劇《婦好》,讓鏡頭以微觀視角對準作品細節(jié),將商朝君王故事藝術化再現(xiàn)于觀眾面前,緩解了情景再現(xiàn)在形式上的單一性。
同時,《甲骨王朝》也增加了對插畫、動畫、音樂等方面素材的運用。
“王朝初生”里,在提到用沙盤復原商朝城內建筑時,節(jié)目借助插畫,展現(xiàn)了商朝人民以木材建造屋舍的情景,增強內容直觀性。
“煙火人間”中,在介紹到甲骨文字中的“焚”時,節(jié)目以編號為10408的甲骨引入,商代田獵的故事隨之鋪展。故事敘述間,穿插以甲骨字形簡化出的動畫片段,2D效果帶來的動態(tài)感和活潑的畫風,讓內容更具沉浸感,同時也為節(jié)目增加了趣味性。
該片還為內容起承轉合搭配了不同類型的背景音樂。解釋甲骨文字意思時悠遠的編鐘聲、情景再現(xiàn)時的恢弘曲調、動畫呈現(xiàn)時的活潑動感,以及跟隨場景不斷變換的人聲、馬聲、戰(zhàn)鼓聲等,分別在不同節(jié)點加重了節(jié)目的沉浸感、故事感和歷史感。
聲畫搭配之下,空洞的場景、靜態(tài)的甲骨文字和生硬的青銅器皿開始清晰、有了輪廓。
屏幕之外,觀眾跟隨他們深入研究、不斷求索的步伐,旁聽了一場生動有趣的線上“公開課”。
&&聶辰席:以大歷史觀、大時代觀開拓主題精品劇創(chuàng)作新境界
丨報道
&&總局重要會議 | 4部重點劇目“掛圖作戰(zhàn)”
丨劇集
&&田園美、產業(yè)興,于節(jié)目中看見“我們這一年”
丨節(jié)目
&&《中國》第二季:講好厚重的中國故事
丨紀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