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所見即所得,所聞即所談。樸實無華的編輯部在看啥正式登陸。編輯們準備的影劇綜分享推薦,帶給大家個性化的解析。既是輕松閑適的追片參考,也是老友相聚的溫馨談資。周轉于生活和自我的心靈,在影視文藝的世界里,永遠有一方安定之地。
“正義”如果有“算法”?那該如何計算?帶著對陳柏霖重返臺劇的期待,打開了這部律政輕喜劇《正義的算法》。
這部劇充滿了臺式喜劇的沙雕風。男主角劉浪(陳柏霖 飾)是金錢至上、萬事以委托人利益為先的精英律師,女主角林小顏(郭雪芙 飾)則是一位熱血、單純,希望以一己之力對抗不公的公益律師,兩個人因一樁“毒果凍案”交手,開始用各自的方式“維護正義”。
《正義的算法》平均每兩集一個案件,體量不大,劇情緊湊。劇集通過不同立場的人物行為對比來講述“普通人維權難”“醫(yī)患關系”“勞資糾紛”“夫妻矛盾”等事件,可以說每個案件都聚焦當下最熱門的社會問題,能從案件中窺見現(xiàn)實生活里的黑暗與人性的復雜。
同時,這部劇的最大看點在于,它告訴我們不是每一件事情的“真相”都是非黑即白,有時候律師能做到的就是保證弱勢的那一方得到相對公平的對待。比如在一開始的“毒果凍案”中,劉浪作為黑心企業(yè)的代理律師,奉行一切以委托人利益至上的原則,反倒能讓林小顏的委托得到應得的賠償,給孩子救命;林小顏堅持正義卻忘記考慮委托人的立場,曝光了企業(yè)的惡行,但卻讓委托人急需的救命錢卻打了水漂。
相較以往律政題材劇集沉重、嚴肅的畫風,這部劇用喜劇的效果沖淡了律政題材的沉重,但對于案件和人性探討依然一針見血。不過這部劇被詬病最多的是前兩集,滿是套路的的劇情,夸張的演繹以及念白式的臺詞,勸退了很多人。所以打算看這部劇集的朋友們,只要熬過了前兩集,你就能看到一部很好看的律政職場劇。
人們常說,夏日是離別的季節(jié),特別是在畢業(yè)季,學生們即將離開自己的母校和朝夕相處的同學,獨自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而在東南衛(wèi)視、海峽衛(wèi)視以及多個網(wǎng)絡平臺播出的2022夏日畢業(yè)季特別企劃——《我的青春有片海》,就是這個夏天獻給畢業(yè)生們最難忘和獨特的畢業(yè)禮物。
《我的青春有片?!芬源髮W生活歷經(jīng)的“瘋狂”“迷?!薄案鎰e”“未來”四種情緒為主題,不同于以往冗長單一、全程以歌舞為主要內容的晚會,而是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類紀實電影”的方式,在35分鐘的時長內集合了MV、情景劇、Live演唱會、舞蹈、vlog等多元化和年輕化的形式,青春、活潑又富有創(chuàng)意性,非常符合00后畢業(yè)生的胃口。
除此之外,《我的青春有片?!返牧硪涣咙c就在于不拘泥于室內演播棚和人工置景,反而選擇以福建的自然風光為背景,通過全實景拍攝的手法達成更為“沉浸式”的觀看體驗,讓即將遠航的畢業(yè)生在這一處處山川和海洋的見證下,積攢更多珍貴的青春記憶。
在《我的青春有片?!分校瑳]有邀請過多的明星嘉賓,鏡頭所聚焦的是福建各大高校的畢業(yè)生。無論情景劇還是大合唱,都由學生們親自參與,他們所有語言和情感的表達,都是在這個即將分別的時間節(jié)點上,最真摯動人的展現(xiàn)。這種對青春的懷念,以及對母校和校園光陰的不舍與留戀,也是所有經(jīng)歷過畢業(yè)的人最能感同身受并與之共情的。
作為喜劇重度愛好者,苦無國產(chǎn)喜劇久矣。在我今年重溫完《龍門鏢局》、《愛情公寓》1-5季、《歡樂喜劇人》1-4季,以及三遍《武林外傳》之后,韋正導演、編劇的《破事精英》終于來了。
該劇講述了一群在公司里不受重視的員工們,被下放到名為“迫事部”的部門。“迫事部”顧名思義處理公司緊迫事務的部門,但實際上,工作日常就是處理各種沒人愿意干的“破事”,所以又名“破事部”。擔任“迫事部”經(jīng)理,是胡強工作十年來唯一的晉升機會,在此之前他人如其名——糊了十年墻。
《破事精英》通過喜劇夸張地表達方式,反映了苦苦掙扎地“打工人”心酸現(xiàn)狀,當代職場人也希望擁有發(fā)泄和哭泣的自由;不少人身體不健康,心理也開始逐漸“變態(tài)”;社恐最怕的職場飯局等等。除此之外,《破事精英》還延續(xù)了《愛情公寓5》第13集的互動玩法,并進行升級?!镀剖戮ⅰ纷詈笠患赏ㄟ^互動方式自由選擇“裁員”人選,豐富了觀看體驗。
從導演韋正各平臺的發(fā)聲可以看出,他想要將《破事精英》與《愛情公寓》標簽分離,打造新喜劇品牌的意圖,但面對半個《愛情公寓》的演員陣容、部分性格相似的人設、雷同的片頭、同樣的喜劇風格,以及類似的轉場,作為很多遍《愛情公寓》的我很難不將二者聯(lián)想到一起。不過,原創(chuàng)喜劇本就不易,誰能保證《破事精英》不會是下一個《愛情公寓》呢?
現(xiàn)代社會有多卷呢?就連電視劇男主都要同時做兩份高薪工作才能實現(xiàn)人生抱負了!蘇志燮時隔4年重回電視熒幕,成為《醫(yī)法刑事》里的天才外科醫(yī)生兼專攻醫(yī)療案件的刑事律師韓以翰,踏上了一條與醫(yī)療和政治勢力掰頭的尋找真相之路。
韓以翰原本是醫(yī)院不可或缺的外科醫(yī)生,院長表面上十分重用他,背地里卻借醫(yī)療事故誣陷他失職和收受賄賂,令他遭受了幾年的牢獄之災,還被吊銷了醫(yī)生從業(yè)執(zhí)照。
放在以往的醫(yī)療劇里,男主會再度以醫(yī)生的身份回歸。但是為了搜集更多證據(jù),揭露醫(yī)院的真實面貌,韓以翰拿下了律師執(zhí)照,還給自己打造了一座雙層辦公樓,一樓是恢復醫(yī)生從業(yè)資格后,為受害者進行診療的醫(yī)院,二樓是為受害者討回公道,供團隊商討對策的律師事務所,真正做到了“成年人不做選擇,全部都要”。
除了多重身份,這部劇在構建故事的時候,也具備多樣化的特點——既有爭分奪秒的救死扶傷場景,又有抽絲剝繭的智力對決,還有政治權力的多方博弈,通過緊張刺激的畫面,吸引觀眾的持續(xù)關注。
面對SBS同時段熱門劇集《為何是吳秀才》的挑戰(zhàn),《醫(yī)法刑事》自6月3日首播以來,一直位列韓國數(shù)據(jù)分析機構GOODDATA公布的“近期熱播韓劇話題度”TOP10,最高收視率6.9%,男二的出色表現(xiàn)也收獲了許多觀眾的好評。
距離結局還有兩周時間,這部劇也許未能借蘇志燮大火,網(wǎng)上還有不少對女主演技的負評,但是在腳踏實地講好故事這個層面上,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男,三十多歲,沒有固定收入,靠啃老過活。你能想象嗎?這樣一個聽起來似乎一事無成的作家,卻成為知名藥企絞盡腦汁想除掉的目標。這是一部由雷佳音、董子健和楊冪等主演的,改編自作家雙雪濤同名小說的電影:《刺殺小說家》。
影片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作家路空文筆下的小說世界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小說的故事線不僅是對現(xiàn)實的映射,還能夠影響現(xiàn)實事件的走向。在小說中,無論是大boss赤發(fā)鬼,還是主角空文,亦或是女孩小橘子、紅甲戰(zhàn)士,他們的命運與現(xiàn)實中的boss李沐、路空文和關寧及女兒小橘子都息息相關,而這一場“刺殺小說家”的行動,就是李沐為了避免赤發(fā)鬼死亡,威脅到自己而采取的自保措施。世界觀設定新奇大膽,充滿想象,當路空文筆下的人神傳統(tǒng)元素與關寧創(chuàng)造的手持加特林的紅甲戰(zhàn)士同框時,屏幕前的我眼淚笑飛了不說,還要補一句:好怪!再看億次!
除了世界觀,電影中的一些情節(jié)也傳達出主創(chuàng)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比如,關寧的女兒小橘子是因為人販子失聯(lián),在關寧對女兒近乎癡狂的尋找之下,我看到了人口販賣對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破壞,以及一位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路空文癡迷寫作,六年時間不斷創(chuàng)作,卻依舊填不飽肚子,一句“寫書不賺錢”,不知道出了多少文字創(chuàng)作者的辛酸;而李沐和屠靈通過開發(fā)的軟件過濾、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的橋段,更是讓人聯(lián)想到日常生活,實在是細思極恐。除此之外,影片中的特效部分也值得我點贊。無論是戰(zhàn)爭場面的宏大,還是赤發(fā)鬼模型的逼真程度,都讓人驚嘆不已,過目不忘。如果不是上映期間撞檔《你好!李煥英》,我想這部電影的水花還會更大。不多說了,我要去二刷了!
周末沖著陳思誠+黃渤的搭配以及科幻片的期待走進了影院,但《外太空的莫扎特》的設定更像是一部奇幻片。電影主要講述了黃渤飾演的父親一心想把兒子任小天培養(yǎng)成像郎朗一樣的鋼琴演奏家,但兒小天卻更喜歡天文學,某天一個神秘外星人莫扎特帶著任務出現(xiàn)在小天面前,他幫助任小天開啟了和爸爸“斗智斗勇”的生活。
單就劇情及主題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通俗且常規(guī)的故事,但是以青少年的視角講述的,這就使這部電影更多了些“兒童電影”的味道,也因此它非常適合暑期檔,片中對于青少年追求夢想的支持或許更能引發(fā)青少年群體共鳴,影片也借助特效技術展現(xiàn)了“花船漫游城市”、“腳踩書本空中行走”“長城上的穹頂星空”等富有想象力的場景,電影中的配樂也十分高級、恰當。這些都是這部影片比較有看點的地方。
說下我覺得不足的地方,如果以一個奇幻、兒童片的定位去看的話,這部電影在“童真”展現(xiàn)上是不合格的,簡單可概括為孩子的身份說得卻不是這個年齡段應該說出的話以及一些思維方式,而這三個小演員在演技上也需要更多的打磨,特別是榮梓杉全程過于緊繃不自然;此外,片中缺乏一個強有力、兒童視角下的主線敘事,支線中塞了過多中年男人對于生活體驗及感悟,這就導致影片臃腫且不夠“童趣”,順便吐槽一句,“莫扎特”的配音有點難聽,但如果單純以一部奇幻、喜劇商業(yè)片的期待去看,看完還是能開心起來的(非家長視角)。
伊甸園,指《圣經(jīng)》中上帝為亞當夏娃創(chuàng)造的樂園。二人因受蛇的引誘吃了伊甸園的禁果,造成了整個人類的原始罪過,并將原罪傳給后代。韓國戀愛真人秀《伊甸園:本能的后裔》就由此而來。
《伊甸園》代表了韓綜歐美化發(fā)展的趨勢,有點《欲罷不能》的既視感。男女嘉賓初次見面是在海邊的泳裝派對,第一個任務沙灘排球要求兩人一直保持肢體接觸,每天晚上是男女混住。
素人們化身亞當夏娃的同時,還被賦予了“上帝”的身份。每天游戲任務的勝出者,有權分配四個房間的入住名單,造就一男一女、兩男一女或是兩女一男的不同境遇,從而影響故事發(fā)展和情感走向。
節(jié)目被廣為討論的兩個亮點,一是觀察嘉賓李洪基,被網(wǎng)友們稱為“我的互聯(lián)網(wǎng)嘴替”。他的吐槽精準又犀利,拳拳到肉,針針見血,達到了“感覺不需要自己發(fā)彈幕”的程度。
二是女四羅妍,是戀愛領域的專業(yè)選手,在兩天時間內就將三個男嘉賓手到擒來。羅妍老師的親身示范,比如從下到上看對方的眼神、大膽詢問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好感的發(fā)言,引發(fā)了網(wǎng)友們“記筆記”的行為。
“真人秀+演播室觀察”的戀綜模式發(fā)展了幾年,部分觀眾對于“溫水煮青蛙”的情感進階早已免疫,甚至產(chǎn)生了“嗑糖不如看熱鬧”的心態(tài)。
于是乎戀綜變得越來越抓馬,尺度越來越大,比如《伊甸園》里的男一在得知要混住的安排后,當場取下麥克風跟編劇吵架;隨后又馬上平復心情融入集體,有點把劇本甩到觀眾臉上的味道。
韓綜突破性的大尺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創(chuàng)作者的偷懶之舉。然而什么能播,什么不能播,從來都是一種玄學。這檔“15+”的戀綜,可以讓初次見面的男女共處一室,但還是要遮住嘉賓身上的紋身。
熟悉的港片配方,韋家輝與劉青云的組合,夠癲狂夠瘋。遺憾的是沒有粵語版的排片,國語版還是損失了一些味道。故事從轟動香港的四宗奇案開始。被停職的警察李?。▌⑶嘣?飾)認為OCTB對屠夫案、魔警案的調查有錯誤,兇手另有其人。持槍闖入警局發(fā)布會現(xiàn)場,試圖講述他的判斷,卻并未有人信他。
醫(yī)生診斷李俊有人格分裂,出現(xiàn)嚴重的幻覺和幻聽。他覺得自己仍是警察、是神探,落魄到整日坐在天橋底也要查案。陳儀(蔡卓妍 飾)是當年屠夫案唯一的幸存者。十七年后她已是西九龍重案組的女神探。與此同時,當年救下她的警察方禮信(林峯 飾)也已成為她的丈夫。
變故從一場模仿舊案的復仇開始。一群“神探”在現(xiàn)場留下案件編號,模仿行兇者當年的手法,用私刑殺死兇手復仇,,預告殺人。一樁樁舊案的兇手在幻覺中找李俊坦白罪狀,求他趕在“神探”們復仇之前救下自己。李俊從第一樁案件現(xiàn)場的檔案編號,推測出“神探”們復仇的下一個對象,趕在警察之前到達拋尸現(xiàn)場。李俊再次卷入了撲朔迷離的查案過程。之后的劇情就不劇透了。劉青云的演技自不必說,連林峯都奉獻出了值得夸贊的表演。
陳儀問李俊為什么要查案。李俊說,一日是警察,一世是警察。他與女兒失散多年,落魄瘋癲,卻始終未放棄他認為有問題的兩樁案子。被幻覺和幻聽所擾的李俊,能看到怪物。他所說的怪物,全片出現(xiàn)了兩次。他問高級督查黃欣(李若彤 飾)看沒看到,黃欣說沒有。陳儀卻說看到了。怪物究竟是什么,每個人的解讀不同。我覺得在片子里,它或許是人心底的惡念。李俊教女兒講德語,與怪物戰(zhàn)斗,小心自己變成怪物。他做到了,卻有很多人在“戰(zhàn)斗”的過程中成為了怪物。結尾時,李俊受聘成為OCTB的顧問,他站在辦公桌前凝視窗外,玻璃映出他的影子,卻是另一張臉,或許正映照了尼采所說的,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