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如屑》在一片期待中開播,緊隨其后的是此起彼伏的吐槽聲。首先就是對于魔改原著的不滿,書迷眼中的小說和改編的電視劇完全不是一回事,小說里充滿想象力的情節(jié)在劇里都沒有得到體現(xiàn),用“夢碎”來形容原著黨的觀感再合適不過。
故事主打仙俠題材,講述少女顏淡和帝君應(yīng)淵聯(lián)手挑戰(zhàn)邪惡勢力,相知相識解開以往的誤會。作為主演,楊紫和成毅從妝造到演技都受到了粉絲的期待。
雖然“高冷帝君”和“靈氣仙子”的組合有一定反差感,但是劇本換湯不換藥,仍然是老套路居多,沒有新意可言。
好比主角下凡渡劫這類情節(jié),不少仙俠劇中都出現(xiàn)過,包括楊紫之前出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和成毅出演的《琉璃》,幾乎都是一路升級打怪,歷經(jīng)坎坷成就真愛的固定套路,像這類情節(jié)已經(jīng)屢見不鮮。
另一個被觀眾吐槽得最多的就是楊紫的狀態(tài),鏡頭前楊紫的疲態(tài)被無限放大,容易影響視覺觀感。古裝領(lǐng)域一直是楊紫的主攻方向,然而相似的造型看多了難免會產(chǎn)生視覺疲勞。
同質(zhì)化的表演模式很難再引起觀眾的興趣,如何跳出現(xiàn)有表演模式,為觀眾帶來新的記憶點是楊紫更需要注意的。
有人將楊紫和孟子義做了對比,指出楊紫臉動起來很僵,和孟子義同框被艷壓。兩個人年齡差別其實不大,楊紫30歲,孟子義27歲,戲中扮演的還是一對姐妹。
不過也有人說,楊紫太腫,孟子義太瘦,上鏡都沒有優(yōu)勢,不存在誰艷壓誰。
特效也沒能逃過吐槽,制作粗糙,后期痕跡重,第一眼看去像極了影樓風(fēng),又假又廉價。比如男主成毅的出場,沒有特殊處理,就像直接用摳圖把人粘貼在背景上,徑直飄過去。
還有環(huán)境的布置,窗外的古樹看起來一眼假,風(fēng)吹紋絲不動,特效可以說完全沒有靈魂。
當(dāng)然,吐槽重災(zāi)區(qū)還是流水線式的劇情。和大多數(shù)仙俠劇一樣,無非是男女主不打不相識,從剛開始互看不順眼到后來虐戀情深,不用看都能猜到是什么套路。另外很有意思的是,男配女配都愛主角,主角身后總有默默守候,不求回報的癡情人。
這種既定套路觀眾早就生厭,仙俠劇要想出圈就得拿出更有新意的設(shè)定。以楊紫的熱播劇《香蜜沉沉燼如霜》來說,錦覓和旭鳳的感情線是層層遞進的,曲折立體,整體來看既有情緒起伏,也有上升到家國的宏觀蘊義。
對彼此的喜歡是最淺層面的,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才象征著這段感情不再止于表里。
再來看成毅主演的《琉璃》,同樣是仙俠設(shè)定,這部劇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轉(zhuǎn)世。禹司鳳九世歷劫只為救璇璣,這份矢志不渝的癡情守護足以催人淚下。劇情和小說高度對應(yīng),小說里兩位主角到第十世才相愛,改編以后的劇情是禹司鳳默默守護十世,每一世都是重復(fù)虐戀,太讓人心疼。
上面提到的這兩部劇雖然風(fēng)格差不多,但是仍然保留了各自的特色。沒有走千篇一律的虐愛,而是從人物個性和內(nèi)容上去挖掘更多有新意的點。
一部劇能爆,并且好評不斷,一定有自身的優(yōu)勢。無論是角色設(shè)定還是服化道,細(xì)節(jié)處都留足了誠意。同樣是仙俠劇,有些就能憑借出彩的設(shè)定贏得好感,比如《陳情令》和《山河令》,CP是兩部劇出圈的重要因素。演員選對了,角色的真情實感就自然而然流露出來。
觀眾們看重的是真實情感的表達(dá),而非浮夸的表演。這一點上《千古玦塵》就踩中了雷區(qū),從人物妝造到表演處處體現(xiàn)著尷尬。
許凱的古裝扮相一向出彩,劇中卻連顏值都翻車。不合適的發(fā)型加上充滿疲憊的眼神,全然沒有上神的威嚴(yán),觀眾看劇自然提不起興趣。
周冬雨明顯更適合大銀幕,全臉都寫著用力,怒目圓睜的樣子很容易讓觀眾出戲。好的演員對情感的呈現(xiàn)是松弛自如的,并不是全身使勁就能演好戲,合適的情感處理才能使觀眾更有代入感。
一部好劇離不開用心的制作,也離不開演員的精彩呈現(xiàn)。要想滿足觀眾的期待,就要靜心打磨演技。不論資歷深淺,只有認(rèn)真傾聽觀眾的建議,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從而走向更高的舞臺,被更多人看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