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方法
約翰·伯格在《觀看之道》中提到,“影像是重造或復制的景觀。這是一種表象或一整套表象,已脫離了當初出現(xiàn)并得以保存的時間和空間,其保存時間從瞬息至數(shù)百年不等。每一影像都體現(xiàn)一種觀看方法。”
觀看電影的過程就像一次美妙的時空延宕,現(xiàn)實的時間暫停,眼前的事物飛逝,而我們在想象的地界延續(xù)自我。
海浪電影周學術觀影活動融通時空,觀影時間綿延而又靈活,觀影場所涵蓋阿那亞影院、劇場、黃金海岸沙灘、營地等。情感思想和場域氛圍,都將通過觀影行為獲得感知。
24小時放映廳
時長不是衡量完整度的關鍵因素,十分鐘也可以觀看一生。短片的觀看場景應該在哪里?答案不一而足。
海浪電影周將短片放置于24小時放映廳,當需要預留的觀影時間與需要做好的心理準備縮短,一場興至的短片會成為巧遇的驚喜?!罢嬲陌l(fā)現(xiàn)之旅不是為了尋找新的風景,而是為了擁有新的眼光?!?/p>
?阿那亞
沙灘放映
室內(nèi)影院通過一定界限內(nèi)的肅靜空間表達對觀影儀式的尊敬,露天放映則以融入人群的姿態(tài)彰示爛漫生活的悠游。海浪電影周采用中影公司所提供的超寬巨幅銀幕,配合傾斜下沉式沙灘,每一場放映可容納500人。當落日余暉傾斜消散,銀幕與銀幕之外的天地構成了一整個畫面,仿佛在一個世界里鑲嵌了另一個世界。
來源: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
子夜漫游
子夜屬于漫游,子夜的狀態(tài)適合沉醉與思考。在子夜時的觀影,就像在迷霧里探路,既期待又興奮,既畏懼又迷惘。在午夜場露天創(chuàng)造的情境里,觀影、走動、交談,都成為描繪新的夢境的情節(jié)。在潤澤、舒緩而又放松的營地空間,在星空下與電影相遇,又是另一種觀感,更是不期而遇的驚喜。
?阿那亞
學術觀影
海浪電影周不同于傳統(tǒng)電影活動模式,以更具學識交流性、場地適配度及時代呼應性的學術策劃方式為參與者呈現(xiàn)系統(tǒng)性、節(jié)目化的學術觀影片目,同時具備觀賞愉悅度與學習研究價值。
2022海浪電影周 · 海浪學堂由《看電影》雜志主編阿郎擔任策劃顧問,“俠影江河”“國韻傳思”“槐樹蔭下”“類型圖解”“迷影精神”“時光之塵”,共計6大學術觀影課程,從俠義精神、家庭關系、文學思考、類型影像、迷影文化、現(xiàn)代生活等角度出發(fā),引領各位學員進行觀賞與學習,更引發(fā)思考。
點擊查看
完整學術觀影片目
“在時間里”
文 / 阿郎
“電影真正的生命力是在反復觀看中蘇醒的。在上映之后的一段時間里,被贊美或者被貶損,都是一部電影必然的生命歷程。一部電影在上映很久之后,依然還在被談論或者觀看,那就意味著這部電影的另一重生命意義被喚醒了。
電影的第二重生命是第一重生命的延續(xù),一些角質開始脫落,一些羽毛開始重新生成。這是電影自身和世界之間的一個隱秘約會,電影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對這個世界的感慨。
電影從時間之海里汲取了人類永恒敘事中關于困惑的部分,提問。又從當下的時間之河里,采擷了這個困惑的現(xiàn)實形狀,作答。
?阿那亞
優(yōu)秀的電影人都是偉大的社會觀察者,他們以攝影機為劍戟,劈開生活表面的硬殼,露出柔軟與炙熱的核心部分。它們是善與惡的交織,美與丑的映襯,好與壞的互見,是人類社會生生長流的根節(jié)所在。
所以說,電影不是憑空創(chuàng)作出來的,電影早就被時間打磨完成,沉淀在生活的底部,所謂電影創(chuàng)作只是一個發(fā)現(xiàn)和挖掘的過程。
如果說電影有藝術的屬性,是因為生活本身有藝術的部分。擅于發(fā)現(xiàn)者,不是因為手中有了攝影機,從而獲得了發(fā)現(xiàn)的能力,而是手中握有足夠的學識儲備,心中懷有悲憫,能夠感同身受,又能將感知幻化為通俗的可看。
電影人不是因為得到上帝的親吻,獲得了曉喻眾生的能力,在他們煙火繚繞的日常里,也一直以電影里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對視。電影不是他們展覽悲憫的工具,而是一種生存方式。電影通過生產(chǎn)內(nèi)容描繪時代,也通過作為一種生產(chǎn)工具在記錄時代。
這世界永遠同時存在兩部電影,一部是創(chuàng)作者拍攝的電影,一部是觀眾看到并擁有的電影。
這世界沒有新鮮的問題,只有古老的答案?!?/strong>
海浪電影周學員報名現(xiàn)已開啟,時間為8月16日至8月30日。學員可憑證件參與海浪學堂學術觀影、海浪榮譽短片觀影、海浪沙龍、海浪生活等活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