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季必看,每一季必爽,也每一季必夸。
能讓我說出這句話的國產(chǎn)綜藝,鳳毛麟角。
然而,最新一季開播,追完兩期,我有些新的感受、甚至不乏“丑話”,想說說。
你應(yīng)該猜到了,說的就是《這!就是街舞 第五季》。
兩周前《街舞5》開播,僅一天,站內(nèi)熱度破萬。
什么概念?
最NB的綜藝,沒有之一。無敵的熱度自然伴隨著無敵的討論度,不過這次,預(yù)想中的開局王炸沒看到,質(zhì)疑的聲浪反而更為高漲:
“冷場”、“不夠炸”、“大神去哪兒了”……
港真,這些話語不算苛刻。為啥?因為這也是我腦子里飄過的彈幕。
還好,第二期播完,口碑肉眼可見地扭轉(zhuǎn)。
大半夜真香上頭的有,收回罵聲、N刷預(yù)定的有,對著大神叫“老婆”的也有……
說實話,作為一路追過來的老粉,院長帶著私心松了一口氣。
無論是出于對街舞的喜歡,還是將節(jié)目置于整個國綜范圍內(nèi),我都不希望看到它從國綜天花板上摔下來。
但是,如果不想辜負如此高的期待與厚愛,我想——
《街舞》也許正是時機直面自己的“生長痛”。
沒有大神?
上周六播出的第二期證明,這只是節(jié)目編排帶來的錯覺。
“最帥女人”kyoka上場,誰是你今年唯一的姐,相信你心里有數(shù)。
作為20歲就拿下世界冠軍的天才少女,kyoka在圈內(nèi)早已名聲大噪,隊長王一博、劉雨昕和不少選手都扒過她的視頻當(dāng)教材。
前些年她在國內(nèi)社交網(wǎng)絡(luò)出圈,是因為去少林寺學(xué)拳法。
武亦能為舞所用,她的格局早就不停留在證明自己,而是不斷把街舞的邊界往外推進一寸。
這次為了能跟全世界舞者一起交流,她放棄了長項斗舞,特意選擇作品。
即便這樣,還是贏麻了。
她所在的五國聯(lián)盟,交出了本季第一個讓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完全看不夠的作品。
舞蹈編排上,不僅突出了每個人的專長,互相配合得也天衣無縫。
雷鬼律動火辣又狂野,變態(tài)地板動作荷爾蒙爆棚。
kyoka的大框架穿插在兩男兩女間,又拽又蠱,身上有種不受定義的性感。
一曲舞罷,左擁右抱下場,全場男女大呼救命。
暈倒!怎么會有這么帥的女人!
實力和格局早已一覽無余。
隨后加試的斗舞環(huán)節(jié),純屬在場的人沒看夠,也順便讓觀眾飽個眼福。
與老相識亮亮的大師級較量,更像是以舞會友,chill又從容。
后面跟法國舞者的世界級掰頭,又可以展示出強烈的進攻性。
一連串交叉步后面跟著個音樂切分,精準踩點,一腳踹在了所有人的心巴上!
看kyoka的表演,就倆字:享受。
享受之余,無時無刻不在散發(fā)著強烈的個人魅力。
難怪現(xiàn)場選手也為之傾倒,連連感嘆:“這才是我來這里的目的,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還有本季“扭曲王”Zyko。
早在第四季,我們就見識過他骨骼驚奇的空間幾何,無比絲滑的法式優(yōu)雅。
這次回歸,“升天舞者”進化成2.0版本。
絲滑連招不斷震驚全場,各種讓人無法理解的折疊、扭曲、解鎖。
就問,這樣的四肢關(guān)節(jié)是人類可以擁有的嗎?
在神乎其神的埃及手和踩點后,Zyko最后雙手展翅,靜坐跪地。
仿佛神仙入定。
麻了麻了,這都是什么招?
他的“升天”看得我也想升天,原來街舞還可以這樣跳?
如果說kyoka和Zyko有種來自深層的震撼和感染力。
那么Badd machine和Sniper的狂派對決,就像一劑猛藥直擊腎上腺素,直接嗨翻天。
這邊一個胸震,上來就炸翻全場,那邊把帽子玩出花,激情踩點讓全場沸騰。
噴薄而出的野性和力量感,誰看誰上頭。
節(jié)目組你給我聽好:這樣兇狠的掰頭,再來億遍!
看到這些大神的斷層實力,很難不熱血沸騰。
也正是這些高光時刻,讓街舞的魅力破屏而出,讓哪怕是外行的我們也被狠狠擊中。
但在膜拜大神之余,有個現(xiàn)狀不可回避——這季大神不像第四季那樣密集炸場,神操作目不暇接。
比如,同為世界冠軍的日本女舞者yuki和hiroko并沒有完全釋放實力,觀眾只能在專業(yè)人士嘴里意識到她們有多強。
再比如Shaadow和Sniper這樣的戰(zhàn)斗型猛將,除了一場斗舞就沒有更多的展示空間。
Zyko返場,跟本季大魔王Dykens是同門兄弟,雙魔王組合固然夠炸,可風(fēng)格上難免有些重合。
大神的作用,往往是為節(jié)目打地基+帶著觀眾開眼界。
如何激發(fā)他們的戰(zhàn)斗力,避免互相消耗,以及合理編排高光段落,是決定節(jié)目高度的重中之重。
金字塔尖的人畢竟有限。
一方面,必須好鋼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讓更多的新人走上金字塔尖也迫在眉睫。
事實上,若不是節(jié)目組給足了新人表現(xiàn)空間,我們恐怕不會這么快就看到新生代炸場。
看完第二期節(jié)目,我心中的頭號驚喜誕生了——
仔仔。
年紀輕輕卻被視作國內(nèi)頂尖B-boy,一亮牌確實沒騙人。
強到什么地步?外籍大魔王看了,驚現(xiàn)返祖現(xiàn)象。
第一輪掰頭,仔仔用一組像是裝了彈簧的排腿,征服了所有人。
看完只有一個疑惑:人類的腰為什么可以360度旋轉(zhuǎn)?
?
第二輪還能繼續(xù)放大招,單手倒立后,雙腿高頻空中踩點,將氣氛再次推向高潮。
新人由于缺乏實戰(zhàn)經(jīng)驗,斗舞中容易重復(fù)出招。
但在仔仔身上,你永遠不知道還有多少奇招緊隨其后,還有多少能量可以爆發(fā)。
強勢新人是我最樂意看到的,哪怕尚無冠軍光環(huán)傍身,僅憑肉眼可見的實力,也能讓外界對中國街舞的未來多一份信心和希望。
能夠明顯感受到,新血的到來為節(jié)目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也讓這兩期節(jié)目的氛圍異常歡脫。
Man power的狂派,男子力燃爆現(xiàn)場。
突然的灑水設(shè)計,讓前排隊長親身體驗了一把,什么叫熱 力 四 射:
忘我的狂,無人能擋。
臺下韓隊長好心遞帽子,被當(dāng)做路人華麗無視。
哈哈哈哈哈笑死,年輕人真來整頓職場啦?
但被一再傷害的韓庚表示:
好“暴力”,我好喜歡。
還有搞笑組合“兩個人”和“筑夢者”,我懷疑是脫口秀和嘻哈圈派來的臥底。
比賽之余不忘給現(xiàn)場觀眾講段子。
新生代或中二搞怪、或狂放自信的個性,帶來了不少意外的快樂。
rap只會呦的帕提,長在了我的笑點上
人多少帶點不正經(jīng),作品也不按套路來。
什么撞保齡球、劃船、搓澡、甩頭......魔性又接地氣。
論整活兒,還得是新人。
當(dāng)然,如果實力不濟,花招就會變爛招。
轉(zhuǎn)彩帶的,扔玫瑰花瓣的,場面過于滑稽,街舞變成了馬戲。
王一博化身我的互聯(lián)網(wǎng)嘴替:為什么要搞這種東西?
有驚喜,也有驚嚇,新人水平良莠不齊是節(jié)目組必須承受的風(fēng)險和代價。
即便如此,街舞依然需要新血。
不管是選手還是節(jié)目,來到第五季了,只有面對新的刺激才不會陷入固化和重復(fù)。
再者,街舞路上不存在永遠的冠軍,進步的密碼永遠藏在新人身上,藏在對手身上。
誠如少年世界冠軍周鈺翔所說,來到這就是為了遇到仔仔這樣的對手。
見識到彼此間的差距和差異,才能遇強則強,不停成長。
他倆上演的新生代掰頭,有著恣意揮灑的生猛,的確讓我感受到了這一季主題Battle for Hope的力量。
周鈺翔是00后,今年剛參加完高考
還有一些風(fēng)格型新人,也許技術(shù)不是最強的,但是他們有自己的獨到審美。
比如斯文和昂昂的編舞,可以讓人感受到濃烈的情感和戳人的人生思考。
技術(shù)碾壓之外,故事性和思想性,未嘗不是街舞新的深耕方向。
其實《街舞》向來不把輸贏放前頭,看到大家對舞蹈的不同理解和詮釋反而更加珍貴。
作為綜N代,推新人是一招險棋,可也是直面真實行業(yè)生態(tài)的勇氣之舉和必要之舉。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在連續(xù)四年的陪伴中,已經(jīng)把《街舞》追成了一種情結(jié)。
從沒在別的節(jié)目里感受到這種既松弛又狂熱的氣氛,也很難想象在如此激烈的賽制下,舞者們能建立起良性的競爭關(guān)系和深刻的友情。
然而在《街舞》里,它真實地發(fā)生了。
這一切,建立在每一個人對街舞的尊重與熱愛之上。
正因為大家的初心一致、目標一致,節(jié)目才會有扎實的土壤,從而構(gòu)建出近乎烏托邦的環(huán)境,供每個人去盡情綻放。
這個烏托邦不是封閉的,相反,它隨著更多的舞者加入會愈加包容、日益寬廣。
還記得在第四季里,韓庚隊長送給隊員acky一幅中國字畫。
后來,這位來自日本的47歲popping OG, 寫了足足三大頁毛筆字給韓庚回信,字里行間浸透真情實感。
其中最戳我的是這句話:
“讓下一代的舞者們,比我們這一代舞者,更加地被社會認可、更加地活躍,是你跟我這種大叔們的使命。”
說“大叔”當(dāng)然是自謙,但這種使命感卻無比真實、無比動人。
我想,這才是對街舞最純粹的熱愛。
不畏懼神仙打架的挑戰(zhàn),也不吝嗇生生不已的傳承。
acky發(fā)起的popping接力成為名場面
所以,在《街舞5》里看到許多新面孔的出現(xiàn),看到新人與大神同臺競技,我是很期待的。
盡管有些新人還顯得稚嫩,不那么游刃有余。
但他們代表的是一個個新的聲音,和無數(shù)新的可能性。
我不想拒絕這種可能性。
因為,“新”本身就是《街舞》一路向上的方式之一。
曾經(jīng)跟朋友開玩笑說,《街舞》的節(jié)目組好像特別喜歡給自己出難題,每一季不玩出點新花樣就渾身難受。
但也正是這種“自找麻煩”的精神,才有了每一季節(jié)目的精彩。
第一季初試牛刀讓大眾知道街舞還能這么好看,第二季賽制高強把battle玩出花,第三季國風(fēng)街舞場場艷驚四座,第四季中國舞者與國際舞者共同上演名場面。
我現(xiàn)在閉上眼睛,眼前都能出現(xiàn)無數(shù)清晰的畫面:
韓宇將鎖舞與牛仔舞結(jié)合,“吃雞”的舞步快得要把舞臺擦出火星;
葉音把街舞玩成音樂劇,華麗盛大的《馬戲之王》宛如一場大秀;
楊凱用Breaking展現(xiàn)“哪吒鬧?!?,直接掀起一波王炸;
楊文韜張燦這對神仙眷侶的《囍》,用舞蹈講述一段開放式結(jié)局的愛情,細節(jié)爆炸,看完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發(fā)現(xiàn)沒?
看完節(jié)目,我們記住的不是誰的側(cè)臉酷帥,或者誰漲了多少粉絲,而是一個個扎扎實實的作品,是那些作品帶來的震撼與感動。
如何用更好的作品證明自己,正是《街舞5》和新人舞者們一起將要克服的“生長痛”。
我猜,節(jié)目組是做好準備了的。
不然也不會有第四季名場面之一——GOGO BROTHERS帶來老中青幼四代齊聚的《薪火相傳》。
當(dāng)時看著他們整齊劃一的步伐,享受其中的狀態(tài),那種心情真的難以言表。
在如此真摯、熾烈的表演面前,你會相信,輸贏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想要一直跳下去的火苗。
這個火苗,我在本季的極限編舞環(huán)節(jié)也看到了——
大師團助陣新血,在一個小時內(nèi),根據(jù)隊長們隨意編造的情節(jié)創(chuàng)作一個作品。
看起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但最后卻交出了《元宇宙浪漫》《夢醒仙人記》這樣的高光表演。
故事、情感和技術(shù)融為一體,看得雞皮疙瘩掉一地。
在這種極限時刻,我們反而看到街舞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有多強,看到舞者們超越膚色和舞種界限的心有靈犀。
只要心里的火苗還在,那么,所有的討論、建議和質(zhì)疑都不是壞事,而是克服“生長痛”的第一步。
這幾年見證了《街舞》不斷向前走、向上看,捅破國綜的口碑天花板。
現(xiàn)在,我想私心說一句:
《街舞5》,丟下包袱,盡情跳吧。
觸底反彈,低開炸走,震碎自己曾撐起的天花板。
推 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