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視聽產品走出去品牌項目“電視中國劇場”目前全球范圍內的落地數量已達62個。廣電時評、中國聯(lián)合展臺特推出專題策劃“走進電視中國劇場”。日前,由國家廣電總局國際司主辦的“電視中國劇場論壇”于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成功舉辦。
今日刊發(fā)專題策劃第三篇——走進“經驗分享:電視中國劇場”論壇,聽一聽“劇場親歷者”們,有哪些出海的好經驗、好方案、好辦法。
9月2日,由國家廣電總局國際司主辦的“經驗分享:電視中國劇場”論壇舉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內蒙古廣播電視局、廣西廣播電視臺、五洲出版社、俄羅斯紅線電視臺等機構的代表發(fā)言,共同梳理了“電視中國劇場”的發(fā)展脈絡與成功經驗,并為中國影視出海的“下一個精彩十年”建言獻策。
以下為發(fā)言集錦:
發(fā)言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翻譯制作中心主任 王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翻譯制作中心參與了“電視中國劇場”從開端到現在的全過程,累計使用29種外語譯制超過9824部超過34萬分鐘國產影視作品,落播五大洲的39個國家40家媒體,以優(yōu)質內容、創(chuàng)新傳播矩陣助力劇場“好戲連臺”。
十年間,通過總臺“電視中國劇場”走出去的影視內容越來越多:2014年在埃及電視臺播放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將該臺黃金時段收視率從1.39提高到了3.1;2018年,配合國事訪問在阿聯(lián)酋等國播出《歡樂頌》等一大批阿拉伯語版、法語版中國影視節(jié)目;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連續(xù)策劃舉辦了兩季“中非情緣”中國影視節(jié)目展映,累計觸達非洲全域5億人次受眾;北京冬奧會前夕,在韓國OBS電視臺播出冬奧紀錄片《冰雪道路》,被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致信稱贊為傳播冬奧文化作出了貢獻;今年3月,在中國和尼加拉瓜恢復外交關系后,“電視中國劇場”也作為雙方首個影視節(jié)目播出合作項目在該國落地......
紀錄片《冰雪道路》
怎么把影視故事講好講透,不斷提升傳播效能,我想從外宣角度提三點思考和建議。
一是適當加大電視中國劇場專題片、紀錄片比重,同時有電影、紀錄片、動畫片等類型和題材設計。二是鼓勵從整片譯制到改變創(chuàng)作譯制的復合傳播。比如,去年是建黨百年,我們給自己出了一個題,怎么把《山河歲月》“黨史故事”系列片宣傳好,最終創(chuàng)作了10個中視頻的短故事,包括鮮為人知的“中國007”等,在中非聯(lián)播中取得了突出成績。三是參與擴大彼此之間的橫向合作,包括需要走出去的企業(yè)和品牌,誠邀各方伙伴與我們開展共贏合作,共創(chuàng)國產優(yōu)秀作品走出去的“下一個精彩十年”。
發(fā)言人:內蒙古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忠文
以光影為媒促民心相通,影視譯制合作被寫入中蒙兩國聯(lián)合宣言。
2015年以來,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先后四次成為喀爾喀蒙古語譯配項目的實施單位。截至目前,共完成了50余部1800多集中國電視劇和7部電影的譯制工作,并在蒙古國主流電視媒體循環(huán)播出。
電影《十八洞村》在蒙古國播出(來源:中國聯(lián)合展臺)
多年來,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注重同蒙古國主流媒體開展經常性的業(yè)務合作,互相開展節(jié)目合拍、節(jié)目贈送、節(jié)目贈播、聯(lián)合采訪等,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合作內容和形式,形成了長期穩(wěn)定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已同蒙古國30多家廣播電視臺建立了合作關系。據蒙古國權威收視調查公司的數據,這幾年中國譯制的影視劇在蒙古的收視市場份額逐年上升,從2014年的6.7%上升到2019年的25%,市場份額超越了韓劇和美劇,穩(wěn)居蒙古國第一位。
未來,內蒙古臺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蒙古國的影視合作,進一步做好中國優(yōu)秀影視劇在蒙方的傳播工作:一是增加電視劇、動畫片、紀錄片的數量,并計劃將于9月份播出電視劇《山海情》。二是積極開展相關活動。三是積極加強線上傳播,適應媒體融合的需求,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合作,通過在臉書上注冊的新媒體傳播平臺,更多更好地傳播中國優(yōu)秀影視劇。
發(fā)言人:廣西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 鄭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