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于2012年上映的電視劇《薛平貴與王寶釧》里的“王寶釧挖野菜“的梗刷爆全網(wǎng),截止到目前已經(jīng)2億的閱讀和2.1萬的討論了,甚至有消息稱“王寶釧”和“挖野菜”的商標也已經(jīng)被人搶注了,可以看出這個話題大家都很關(guān)注了。這部劇引起網(wǎng)友廣泛討論,大家紛紛表示“千萬別當戀愛腦呀”!
究竟是什么讓這部劇時隔十年又被網(wǎng)友熱議呢?
薛平貴與王寶釧本是一對中國戲曲與民間故事的虛構(gòu)人物,有京劇《武家坡》中“好一個貞潔烈女王寶釧,百般調(diào)戲也枉然“的贊揚王寶釧唱段;
也有閩南歌仔戲:”我身騎白馬走三關(guān),我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為王寶釧“的好男人薛平貴形象。
同樣在這部電視劇中,常規(guī)的故事簡介都是:“講述的是流落民間的太子薛平貴與相國三千金王寶釧歷經(jīng)磨難、不畏強權(quán)、不怕貧窮的真愛故事”,然而到了如今的網(wǎng)友眼中可就不一樣了,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王寶釧吃野菜住寒窯苦等”渣男“薛平貴十八年,換來18天皇后,她的死讓薛平貴松了一口氣”這不是妥妥地被“渣男“蒙蔽了雙眼的戀愛腦嗎!
當我們十年后再次觀看這部劇的時候,好像一切都沒變,又好像一切都變了。
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愛情故事的是非常經(jīng)典的富家女愛上窮小子的套路,這也是那些戲曲中歌頌他們愛情的地方,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社會愛情規(guī)則的反抗,自由戀愛的向往。
但是仔細一分析,好像王寶釧確實有點為愛上頭了呀!王寶釧是當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兒,沒想到竟然看上了英雄救美但是身無分文的薛平貴!但是到這里網(wǎng)友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啦,只因為救了你一次就要托付終身大事嗎?還和父親斷絕父女關(guān)系,從丞相府搬到寒窯里住,是不是太草率了!
后面的故事走向就更離譜了。新婚沒多久,薛平貴參軍出征,留王寶釧獨守空房,王寶釧一人挖野菜住寒窯,沒想到這個薛平貴竟然和西涼公主代戰(zhàn)結(jié)婚了!并且順理成章的繼承了西涼王的封位。而他的王寶釧依然在挖野菜住寒窯還受人調(diào)戲。直到最后,薛平貴可能心懷愧疚,決定把王寶釧接到西涼當皇后,只可惜王寶釧當了十八天皇后便離世了。
當我們回頭細看兩人的感情,不禁為王寶釧感到悲哀,都是王寶釧在一廂情愿地付出,這可太戀愛腦了。戀愛腦是一種愛情至上的思維模式,那些一戀愛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愛情和戀人身上的人,我們就可以形容他有一個“戀愛腦”。網(wǎng)友開始廣泛討論戀愛腦這個現(xiàn)象,并且感覺自己好像就是那個戀愛腦。
網(wǎng)友熱議“戀愛腦”,或許不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戀愛腦”變多了,而是因為在這個瘋狂內(nèi)卷,每日奔波的時代,一個愛情至上的思想很難和一個996的生活自洽了,就如同在精神分析中闡述的那樣:來訪者并非是因為癥狀而來,而是因為無法享受癥狀而來。
當這樣沉溺于愛情之中的情感無法給自我?guī)沓鋵嵟c快樂,而我們又渴望著愛情,這便是當今社會對待戀愛腦的矛盾之處。這個時代沒有人是王寶釧,或許人人都是王寶釧。因為我們不可否認,我們沒法將愛情作為一種可以隨意對待的東西,我們被愛情折磨,卻又樂在其中,影視劇中也深諳這一點——“愛情是故事中最后一個神話”。
一個故事無論表現(xiàn)了多么殘酷的現(xiàn)實,無論充斥著多少的諷刺,亙古不變的是對美好愛情故事的向往?;蛟S這便是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故事能夠被后人傳唱的原因;或許這就是這部十年前的電視劇依然能夠歷久彌新,引發(fā)共鳴的因素;或許這就是我們在每日忙碌生活中依然憧憬愛情的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