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在中國歷史里,女將軍的故事并不罕見,一段段佳話,見證了“巾幗不讓須眉”。
在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云》彩蛋里,她只憑短短兩個鏡頭,騎著戰(zhàn)馬睥睨天下,給觀眾帶來了全新觀感,并迅速出圈,不少人稱其將女將軍的形象在這個時代里具象。
她就是在《封神三部曲》里飾演鄧嬋玉一角的那爾那茜。
眾所周知,《封神三部曲》里的每個新人演員都經(jīng)歷了長達為期6個月的“封神演藝訓練營”的訓練,經(jīng)過了一輪輪考核,才有機會獲得對應(yīng)的角色。
那爾那茜從訓練到拍攝第一場戲,前后經(jīng)歷了506天的漫長等待。
做客1905電影網(wǎng)《對話》欄目的時候,她告訴我們,即便腦海中曾經(jīng)很多次幻想過殺青后的反應(yīng),但真的在電影拍攝殺青那天,就好似是一個普通收工日,“非常冷靜和坦然地就結(jié)束了。”因為那時潛意識告訴她,對鄧嬋玉的創(chuàng)作還沒有結(jié)束。
隨后的日子里,她完成了配音等電影后期工作,直到她真正在剪輯房里和所有演員一同看完正片之后,才說,“我覺得那時候才真正殺青。”
只是對于這位35歲的女演員而言,也許鄧嬋玉的故事告一段落,但是關(guān)于演員那爾那茜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導(dǎo)演烏爾善曾在采訪中說,覺得那爾那茜未來會是能文能武的刀馬旦。在《封神第二部:戰(zhàn)火西岐》(下文簡稱:《封神第二部》)中,這位演員用一場場精彩的打斗戲也向觀眾證明了自己動作戲方面的能力,事實上,這位女將軍心中藏著另一個世界。
鄧嬋玉的“堅持”
在電影《封神三部曲》中,鄧嬋玉自小就和父親鄧九公在軍隊中長大,作為鄧家最后的血脈,她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為商朝守家護國,延續(xù)將門之家的榮耀,誓死要將生命的最后一刻留在沙場。
鄧嬋玉出場不久,有一組鏡頭是鄧嬋玉率兵渡江,她身披戰(zhàn)甲昂首前行。偽裝成船夫的西岐戰(zhàn)士看到,一句“是位女將軍啊”,并哼起了民間小曲兒試圖挑釁對方。鄧嬋玉淡然自若, 信馬前行,一句“讓他們唱,再大聲點”。盡顯將軍的自信和掌控力。
在那爾那茜看來,“鄧嬋玉在戰(zhàn)場上要形成一個冷靜強大,甚至有一點神秘感的人物形象,她不能暴露太多個人情感,要形成一種威懾力。”
對于鄧嬋玉而言,既要從心理上給敵人一種壓力,也要在打擊的力度上,從肉體上給對方痛苦。
但是,在討伐的過程中,她因為全新的戰(zhàn)爭經(jīng)歷,對戰(zhàn)爭的意義有了新的思考,慢慢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演員看來,“拿捏鄧嬋玉的表演分寸感很重要。”
畢竟在此之前,鄧嬋玉一切以紂王的命令為主,但真正到了西岐之后,看到城中安居樂業(yè)的百姓生活之后,打開了她的另一面,“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殘酷的戰(zhàn)爭背景下,她要肩負起她所承擔的責任。但對于她內(nèi)心而言,她堅定了為守護百姓而戰(zhàn)的信念。”
那爾那茜在準備人物小傳時,就為角色增加了內(nèi)心的一種動力。
“因為父親是為了救她而犧牲的,因此成為了她的遺憾,沒能戰(zhàn)死沙場。”這些事情影響了鄧嬋玉對戰(zhàn)爭的思考,也成為了后續(xù)她做出重要決定變化的基礎(chǔ)。
那爾那茜作足準備,在拍攝過程中一點點豐富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譬如她和聞太師對峙的時候,“我腦海里一直在想象,父親救我時的眼神是什么樣的,他對我說的話,他讓我離開,我回頭看到他的身影又是怎么樣的。”
在那爾那茜看來,那一切都是鄧嬋玉要堅持的東西,更是她希望保護的東西。
鄧嬋玉的“家”
鄧嬋玉在影片末了,有一句臺詞,“我回家了”,成為了不少觀眾對于這個角色的意難平。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要回到我的家人身邊了。”
鄧嬋玉感受到了西岐的溫暖祥和,“她被那種家庭氣氛感染,影響了她去幫助姬發(fā)守護他的家園。但是對她自己而言,她始終記得她是誰,她要歸向何處。”
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影響。
之所以鄧嬋玉會成為鄧嬋玉,因為她即便在戰(zhàn)場上殺敵千萬,見慣兵刃相見的場面,但她的底色依舊善良。
鄧嬋玉心中的家,是由相互尊重的人,相互支持的人,相互一起攜手渡過困難的人所組成,“在電影講述戰(zhàn)爭的背景下,鄧嬋玉看到西岐城中這樣一個個和平、友善的家庭,而堅定了自己要守護這座城的信念。”
正如電影片尾曲《有女》的那句歌詞,“為那座城/美酒與歌唱/如常”。
在外人看來,鄧嬋玉始終是將軍模樣,但她內(nèi)心仍有一片柔軟的地方。
聊起鄧嬋玉對家的動情之外,對那爾那茜印象最深的一場戲,同樣是一場鄧嬋玉近乎沒有武力值的戲。她和姬發(fā)追擊,自己溺水被對方救起的一場戲,“那是鄧嬋玉能量接近最低的時候,也是她整個轉(zhuǎn)變過程中重要的節(jié)點。”她被姬發(fā)愿意舍身守護家園的勇氣打動,也被他“為活人而戰(zhàn)”的信念所影響,從那一刻她開始思考自己為何而戰(zhàn)。
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那爾那茜成為了鄧嬋玉。
鄧嬋玉之外
時至今日,真正看到《封神第二部》正片的時候,昔日在“封神演藝訓練營”的往事依舊會浮現(xiàn)在那爾那茜腦海里,“一切都是歷歷在目,仿佛昨天發(fā)生的事情。”
期間,那爾那茜接受的訓練強度、科目,和所有男生一樣,只有在力量訓練方面,老師們會根據(jù)每個人的體能,進行相應(yīng)調(diào)整。
進入訓練營對她而言,是對自己的最后一次機會。
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yè),去挪威進修了三年戲劇教育專業(yè)。
回國之后,她回了母校當表演助教。甚至在進“封神演藝訓練營”前,她都是抱著當表演助教的心態(tài)。直到2018年1月2日,她拉著行李箱走進“封神演藝訓練營”,屬于那爾那茜的演員夢才重新開始。
她曾在采訪里說,“就試這一次,如果不行的話,我也試過了。既然要試,就得全力以赴?,F(xiàn)在回頭看,我覺得那是一個剛剛好的時間,一點也不晚。”
如今看來,鄧嬋玉的出現(xiàn)證明了這位演員的可能性。在此之外,她仍有不少作品即將在未來和我們見面,或許在一個個角色之后,我們看到演員那爾那茜的多面性。
正如她所說,“期待觀眾的反饋。”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