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中華民族歷經(jīng)十四年浴血奮戰(zhàn),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
值此之際,從8月到9月,一批以此為創(chuàng)作主題和改編真實歷史事件的新片齊聚大銀幕。
這些影片用光影重現(xiàn)烽火歲月,將80年前的屈辱、悲憤、抗爭與最終的勝利,再次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警醒著我們:歷史不容遺忘!
《731》——731部隊的反人類暴行
電影《731》直指二戰(zhàn)期間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簡稱731部隊。
這支打著“研究防治疾病和飲水凈化”旗號的部隊,實則是進行細菌武器研發(fā)和活體人體試驗的魔窟。
他們以中國人、朝鮮人等為實驗對象,犯下罄竹難書的反人類罪行:
活體解剖:凡被澆上消毒水的中國人,無論生死均被立即解剖。
凍傷實驗:固定手臂暴露于極低溫環(huán)境,致肢體深度壞死,然后浸入設定不同溫度的水中復溫,觀察凍傷及復溫效果。
毒氣實驗:將被實驗者關入密閉玻璃柜,實施劑量分級的毒氣實驗直至死亡。
人體細菌實驗:通過菌液注射、口服染菌、比較實驗等方式使被實驗者感染細菌,觀察人體病變。
野外實驗:將被實驗者綁于間距5米的十字架上,待其被細菌炸彈炸傷感染后運回實驗室,進行活體解剖及病理研究。
731部隊將這些實驗受害者稱為“馬路大”,這一侮辱性稱呼的日語意思為“圓木”,即“試驗品”。
據(jù)史料統(tǒng)計,731部隊直接通過人體實驗殺害約有3000人,而死于其發(fā)動細菌戰(zhàn)的民眾更超過20萬人。
電影《731》以此黑暗歷史為背景,不僅揭露侵華日軍的權力傾軋,更聚焦于被囚禁者的隱秘抗爭。
“你若記得,我便活過”——影片以震撼影像警示世人,抵抗遺忘,守護人性底線。
《南京照相館》——京字第一號罪證
電影《南京照相館》聚焦1937年南京淪陷后,吉祥照相館內(nèi)一群普通人不屈的抗爭。
他們歷經(jīng)艱險,將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關鍵罪證照片送出南京,最終公諸于世。
這段故事源于真實歷史:1938年,年僅15歲的華東照相館學徒工羅瑾,在為日軍沖洗底片時,意外發(fā)現(xiàn)南京大屠殺的暴行照片。
他冒死選出16張照片制成相冊,封面手繪滴血的心與利刃,藏于自家房梁。后來這組照片幾經(jīng)輾轉,暗藏于寺廟之中。
多年后,這本相冊由愛國青年吳旋接力保存,并于1946年提交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
這組被稱為“京字第一號證據(jù)”的照片,成為釘死戰(zhàn)犯谷壽夫(南京大屠殺主犯之一)的如山鐵證,谷壽夫最終被判處死刑。
如今,這16張照片原件珍藏于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并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的中的南京大屠殺檔案。
《坪石先生》——教育家在戰(zhàn)火中賡續(xù)文脈
“坪石先生”指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在民族危亡之際堅守教育陣地的英雄群體。
1938年廣州淪陷后,中山大學師生被迫西遷至粵北坪石鎮(zhèn),在日軍轟炸與物資極度匱乏中堅持辦學四年。1944年冬,日軍再度夾擊坪石,中山大學師生不得在戰(zhàn)火中做出選擇。
在這段動蕩的歷史中,黃際遇、杜定友、衛(wèi)梓松等30多名教育先賢以知識為武器,在硝煙中賡續(xù)文脈。
黃際遇是中國現(xiàn)代高等數(shù)學教育體系的開創(chuàng)者,翻譯并出版《幾何學》《續(xù)初等代數(shù)學》等著作。他曾頂著空襲,在中大三個學院授課。
中大遷至坪石后,黃際遇毅然前往,堅守課堂。老舍先生贊其“博學鴻才真奇士,高風亮節(jié)一完人”。
杜定友是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yè)奠基人,在中山大學圖書館危在旦夕之際,他率眾人制作兩百多只木箱,成功組織搶運5萬余冊珍本。
衛(wèi)梓松時任中大建筑工程系主任,他帶領學生規(guī)劃設計坪石校區(qū)。在1945年初,卻因拒絕出任日偽維持會會長而主動以身殉國。
這些教育大家沒有奮戰(zhàn)在戰(zhàn)場前線,卻用生命守護民族的文化血脈與精神燈塔,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營救飛虎》——港九大隊營救美軍飛虎隊
《營救飛虎》將一段鮮為人知的國際營救傳奇搬上銀幕,主角是東江縱隊港九大隊。
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是一支在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領導下的游擊隊,簡稱港九大隊。
在日軍占領香港期間,港九大隊英勇無畏,成功營救了89名盟軍和國際友人,其中包括美軍飛虎隊隊員在內(nèi)的數(shù)十名盟軍飛行員。
1944年2月,飛虎隊員唐納德·克爾中尉戰(zhàn)機被日軍擊落跳傘,命懸一線。港九大隊隊員與當?shù)匕傩站o密配合,晝伏夜行,接力將其護送回第十四航空隊桂林基地。
在被營救的盟軍飛行員中,有一名飛行員在感謝信中寫道:“我從未見過像你們游擊隊這樣英勇的軍隊,終有一天全世界都將傳頌你們偉大的工作。”
《營救飛虎》以“48小時奇跡營救”為切入口,再現(xiàn)“拯救大兵克爾”的這段抗戰(zhàn)傳奇故事,展現(xiàn)中國人民在抗戰(zhàn)中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勇敢智慧。
《東極島》——里斯本丸沉船事件
接棒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電影《東極島》從中國漁民視角,重現(xiàn)1942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
1942年9月底,日軍將1800多名英軍戰(zhàn)俘押上“里斯本丸”號運往日本,途中在浙江舟山海域被美軍潛艇誤擊。
從船被擊中到沉沒的25個小時里,日軍竟優(yōu)先轉移己方人員,并將英軍戰(zhàn)俘鎖死在底艙,意圖淹死他們。
危難之際,舟山漁民秉持“海上有難,必救”的祖訓,頂著日軍機槍掃射,不顧生死,先后出動46艘小船往返65次,救出384名英軍戰(zhàn)俘,并提供他們食物、衣物和庇護所。
日軍隨后登島瘋狂搜捕,甚至砸毀漁船、扣押漁民,最終抓走381名英軍戰(zhàn)俘。
漁民偷偷把三名英國戰(zhàn)俘藏匿到島上的洞中,為他們送飯、治傷,并冒著生命危險,將他們送到葫蘆島,后輾轉送至重慶,最終歸國。
這一事件揭露了日軍嚴重違反國際公法的罪行,也彰顯了中國人跨越國界和種族的人道主義光輝。
《山河為證》——全景式展現(xiàn)14年救亡圖存史
除了以上的劇情長片,紀錄電影《山河為證》將首度全景式展現(xiàn)中國人民14年抗戰(zhàn)艱辛歷程,由演員陳建斌擔任解說。
該片通過宏大的國際視野、呈現(xiàn)珍貴的歷史資料,包括以九一八事變、平型關大捷及百團大戰(zhàn)等重大戰(zhàn)役的歷史影像,反映東方主戰(zhàn)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
總導演于鵬指出:“片中的每一個影像鏡頭都是真實發(fā)生的,都記錄著我們受到的傷害,我們的悲痛、憤怒和反抗,最終都歸于這個民族最真實的血性和韌性!”
80年前的苦難與抗爭,犧牲與勝利,從未走遠。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讓歷史的警鐘長鳴不息!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