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一期待的武術巨制《蘇乞兒》,將于2月9日以3D武俠電影的全新形式展現(xiàn)給觀眾,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13年后重執(zhí)導筒的又一次全新嘗試,集結了創(chuàng)新的拍攝手法和強大的制作力量,實現(xiàn)首部華語3D功夫電影的創(chuàng)舉。
早在《蘇乞兒》影片劇本完成之初,袁和平導演就積極與為影片進行3D特效制作的萬寬電腦藝術設計有限公司制作人員進行交流,溝通雙方的意見,為實現(xiàn)3D功夫電影的拍攝與制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影片拍攝周期長達半年時間,每一場戲在拍攝之前,袁導都會跟特效制作人員花很長時間來討論每一個層次的角色應有的感覺,導演按照這種3D的感覺來設計動作,多機位多角度進行精密的拍攝,這樣有準備的拍攝,為后期3D特效的制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像《蘇乞兒》這樣一部真景實拍的武術電影,無論從演員的古裝造型的衣服和長發(fā),還是從內(nèi)景、外景、日出、黃昏、夜晚的景別變換,每一場戲都會需要不同的技巧將層數(shù)分離。這為3D制作增加了巨大的難度,比起一般動畫電影及時裝電影需要更復雜、漫長的制作。特別對于《蘇乞兒》來講,動作都是實打,武打場面動作變化快,人物層次變化繁多,拳打到人的身體,衣服要動,肌肉也要動,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需要更精確更真實地表現(xiàn)細節(jié)。
為《蘇乞兒》制作3D特效的萬寬電腦藝術設計有限公司,曾經(jīng)為《長江7號》、《不能說的秘密》等眾多國產(chǎn)大片,以及好萊塢巨制《鋼鐵俠》、《加勒比海盜3》、《神奇四俠》等超級大片制作電腦特效,制作過好萊塢3D電影《圣誕夜驚魂》和《豚鼠特工隊》。完成《蘇乞兒》的3D特效,對經(jīng)驗豐富的萬寬來講也是全新的嘗試,先后投入300多名制作人員參與其中,制作時間超過了半年。每一格3D畫面的完成工序相當復雜,首先將拍攝好的畫面分層,主角、配角、景物、天空,就分出4層,每一層畫面都需要進行逐層的特效處理。按照1秒鐘要做24格,1分鐘就有1440格,所以1分鐘的特技就要處理5000多層畫面,很多細節(jié)還需要制作人員手繪,工作量相當龐大。
《蘇乞兒》從拍攝到后期制作的長期努力,細致到為每一幅電影畫面增加了沖擊力,最終將合成為影片震撼的視覺沖擊,拳拳到位直擊觀眾眼球,2月9日,帶給你全新的3D武俠世界。
下一頁更多精彩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