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動畫創(chuàng)意匱乏 為保市場轉投劇場版
除了題材上的單一,越來越多的日本動畫制作人在制作動畫電影時選擇了劇場版。2011年,日本有四部動畫電影擠進年度票房前十,除了由
宮崎駿父子編劇執(zhí)導、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是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外,另外的三部作品《寵物小精靈劇場版:最好的心愿》、《名偵探柯南:沉默的15分鐘》、《哆啦A夢:新大雄與鐵人兵團》都是經典動畫的劇場版。其他幾部在電影市場上票房不錯的電影《輕音少女劇場版》、《戰(zhàn)國Basara劇場版》等也都改編自熱門電視動畫。
日本老牌動畫制作公司AIC(代表作《天元突破》系列)的工作人員相馬滿向記者透露,在制作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時,需要考慮到人力物力各方面的問題,所以每年的制作量非常少,而創(chuàng)意的缺乏也是制約其發(fā)展的一大難題。而對劇場版來說,制作團隊在故事取材上將有更多的選擇性,至少不用擔心自己的動畫作品無人問津。越來越多的動畫制作公司和動畫人甚至放棄了電影市場。
因此,在去年的日本動畫電影市場中,原創(chuàng)動畫電影數(shù)量大幅減少,口碑明顯下滑。除《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拿下44.6億日元的傲人成績外,絕大部分原創(chuàng)動畫慘遭滑鐵盧。
曾制作《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的導演
新海誠,其新作《追逐繁星的孩子》一上映就被不少人抨擊剪輯凌亂,故事毫無條理性;而東映公司斥巨資打造的
《手冢治蟲的佛陀:美麗的紅色沙漠》也被日本影評人批駁得一無是處。而不少新崛起的動畫監(jiān)督,如新房召之(代表作《化物語》)、武本康弘(代表作《幸運星》)等人,也將精力完全轉向了電視動畫制作。
下一頁:中國動畫有量無質 海外版權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