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3》原本盛傳是中美合拍片,后因其他原因擱淺
好萊塢賺錢 也應“有道”
中國漸漸開放電影市場,有了相互學習和磨合的機會,對于中外影片來說是好事。但是,好萊塢的胃口可沒有這么小,他們希望獲取更多的中國票房。于是,他們開始將目光放在合拍片上。在現(xiàn)有規(guī)定中,符合合拍片條件的制作方能夠分得約47%的票房收入,比現(xiàn)在的額度要高22%。
原計劃《鋼鐵俠3》會采用合拍片的方式在中國上映,但由于制片方漫威公司不肯透露的原因,計劃被擱淺。于是,片方多準備了一部長達4分鐘的中國版本,
王學圻和
范冰冰在這和劇情沒多大關(guān)聯(lián)的4分鐘里打了回“醬油”。
一位熟悉合拍流程的好萊塢管理層人士分析:“中國必須是影片的中心,片中的所有情節(jié)都要圍繞中國展開。”對于《鋼鐵俠3》而言,這種模式或?qū)p弱其在其他市場的吸引力。
“好萊塢來這里,純粹是為了賺錢。不可能是為了幫助中國電影,而是利用中國元素到全世界去賺錢,同時在中國市場上大把撈金。”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會主席、法國導演
讓·雅克·阿諾曾直言不諱地說。
無怪乎有消息指出,中方要求合拍片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中方投資不得少于1/3,中國演員須任主要角色,并且影片須在中國取景。
看來,好萊塢想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多分得幾杯羹,還得再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