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宮
陰雨連綿的戛納也將這種狀態(tài)傳染到了電影節(jié)附屬的歐洲電影市場上。盡管到今天戛納電影節(jié)的競賽影片展映都未過半,但是不少來自歐洲的電影商都已提前打道回府。慘淡的市場反應讓他們的“攤位”多日以來無人問津。
由于歐債危機的持續(xù)影響,自去年柏林電影節(jié)以來,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附屬的電影交易市場的交易量就開始直線下滑。今年的戛納,盡管設在電影宮地下一層的電影交易市場里人頭攢動,但是更多的人只是在觀望,真正落到實處的交易很少。
據了解,由于歐洲市場的衰退,很多歐洲電影商打算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jié)和明年的北京電影節(jié)期間來中國“踩點”,為開拓這個發(fā)展迅速且資金充足的巨大市場做準備。
“一天能簽下十單就算好收成了”
娜迪亞·索萊倫蒂是一家意大利電影公司的公關人員,幾年前意大利的熱門電影如
雷歐·波瓦的《熟男我愛你》、
南尼·莫萊蒂執(zhí)導的《教皇的誕生》都是經由她和她同事之手,從意大利走向全世界的。
不過,在今年的戛納,索萊倫蒂的日子明顯難過了很多。她對記者坦承,幾天下來,詢問影片的人倒不少,但是真正落實的訂單沒幾個。
“由于歐債危機的持續(xù)影響,歐洲人的錢袋子都收緊了,很多以前能輕松賣出去的電影,現在都沒人買了。而且從價格上講,整體上也有不小下滑,但一天能簽下十單就算好收成了。”索萊倫蒂說。
“他們連進電影院的閑錢都沒了”
索萊倫蒂的遭遇并不僅僅是戛納電影節(jié)的個案,電影節(jié)每天為電影廠商提供的特別放映場次不下百場,但是平均上座率卻不到四成。
看著每天都生意紅火的香港館和臺灣展區(qū),索萊倫蒂的眼神里面充滿羨慕:“我們曾經也有過那樣紅火的場面,每天紛至沓來的電影商根本應接不暇。現在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場刊、喝咖啡了。”
據索萊倫蒂介紹,受歐債危機影響最大的希臘等傳統電影制作國家,現在已經很少有商業(yè)片了,甚至就連好萊塢大片都無法在希臘掀起什么波瀾了,“
《鋼鐵俠3》這樣的電影,在希臘的單周票房只有不到20萬美元,現在他們連進電影院的閑錢都沒了”。
看著越來越多的電影商提前關閉展臺走人,索萊倫蒂也表示,他們的團隊也打算提前結束戛納之行,重新整合資源后,9月再去多倫多電影節(jié)尋覓機會,“戛納成本太高了,再耗下去說不定損失更大,因為沒有人會在電影節(jié)的最后幾天買片子”。
歐洲電影商
要來中國“踩點”
截至目前,從市場交易的情況上看,依然是
《簡·愛》、《溫莎之戀》這些早些年就在電影節(jié)期間亮相的英語電影更具影響力。
早已售出海外版權的這些影片此次來戛納,只不過是為了再次發(fā)售自己在社交網站、在線平臺以及付費下載等方式中的二三輪版權。
一向自產自銷的歐洲電影市場,在面對歐債危機的巨大影響之時,也想盡辦法希望打開其他市場。對于歐洲電影商們而言,市場發(fā)展迅速且資金充足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他們現在最希望打開的市場。而如今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國觀眾能夠改變觀影習慣,多接觸一些歐洲電影。
“我們知道,中國觀眾更偏愛好萊塢電影。要是他們能對歐洲影片多一些接觸和認知,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會更大了。”索萊倫蒂說。
據了解,很多歐洲電影商打算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jié)和明年的北京電影節(jié)期間來中國“踩點”,為自己的電影進軍中國市場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