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律自稱沒有遠大的理想,什么題材都可以拍
談國內:時刻準備著回國拍片
[電影網]:您有沒有想過回國用國內的資本拍國內的故事,這樣也許更容易上映?
張律:特別想。但是在國內,不是純商業(yè)片的話,很難拉到投資。我是時刻準備著,看看什么時候有機會能回國拍。我之前拿法國的投資,在我的老家拍了
《圖們江》。國內有審查制度,雖然最近放寬了很多,但是對歷史題材和少數民族題材還是很嚴格,需要很多部門一起審,復雜得要命。當時我還不太會和人溝通,也就沒有嘗試,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
[電影網]:您之前曾經說自己是半路爬出來的導演,但是一出來就獲得了國際上的關注,這其實特別不容易。您現(xiàn)在的工作狀態(tài)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張律:其實區(qū)別不大。每次拍片從投資開始都很難,到現(xiàn)在還是完全一樣。這次《慶州》我都絕望了,覺得不太可能能拍,幸虧有韓國兩家投資。在韓國如果不是商業(yè)片的話也很難,除非是像
金基德那樣用非常少的預算非??斓嘏耐辏€有
洪尚秀也是投資非常少。但他們倆是韓國人,所有的資源比較方便,而對我這樣的外來戶就很難。國內導演在韓國拍片的幾乎沒有吧。
[電影網]:您現(xiàn)在導演的影片主要是在韓國上映,還在韓國教學,但是監(jiān)制的影片大多是在國內市場,您是怎樣分配您的這些工作的?
張律:開始我還猶豫半年,心想教書就沒時間拍片了,這不是我的初衷。但學校很支持,也遇到了很多有才華的學生。所以其實現(xiàn)在我教書是帶研究生,有很多空余時間可以繼續(xù)拍片和做其他工作。
[電影網]:如果不考慮投資、市場這些外界因素,真正心里想拍的是怎樣一部電影?
張律:沒有想過一定要拍一部什么樣的影片。我是半路爬出來的,沒有那種遠大的理想。就是要有一個契機,隨緣,什么題材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