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屆奧斯卡"為奴"登頂:藝術(shù)上主流 技術(shù)上激進
《冰雪奇緣》主創(chuàng)上臺領(lǐng)獎
動畫、外語片毫無意外:《冰雪奇緣》難稱經(jīng)典
最佳動畫片歸屬了迪士尼的《冰雪奇緣》,這個歸屬有點遺憾,畢竟《冰雪奇緣》只是一部迪士尼的水準之作,難以稱得上是經(jīng)典之作。而
宮崎駿大師的
《起風(fēng)了》則是一部在現(xiàn)實意義、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上都難以被人忽視的作品。《冰雪奇緣》,毫無例外地走著迪士尼的老路子,一貫的精致、細膩、無懈可擊——在另一方面,也令人感到乏味、平淡、似曾相識。應(yīng)該這么說,迪士尼的動畫片,一如既往地不會令人失望,但是也一如既往地不會給人驚喜。迪士尼的動畫,是精良的娛樂品,而不是給人啟迪、令人醍醐灌頂?shù)乃囆g(shù)品。鑒于迪士尼在好萊塢獨一無二、無出其右的強大地位,以及其和動畫安妮獎的奧美關(guān)系,《冰雪奇緣》為迪士尼拿下這個獎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絕美之城》獲最佳外語片
最佳外語片獎,和最佳動畫片獎一樣,毫無意外地給了意大利電影《絕美之城》。影片曾經(jīng)參加了戛納電影節(jié),獲得了極大的好評。這是一部有些意識流手法的抒情片,講述了一個盛名不再的作家的故事。其中所探討的不僅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和現(xiàn)狀,更是一個人的年輕和老年,并借由這種對比,引申出一種落差和反差。在讓人無所適從和目不暇接中,體會到那種悲涼、失落和無奈的主題。應(yīng)該說,這個主題,具有
費德里克·費里尼的特色——尤其是具有
《甜蜜的生活》的特質(zhì)。羅馬這個城市,有罪惡、有懺悔;華貴的女人,無窮無盡的社交,政治,具有藝術(shù)氣息的罪犯,記者,演員,墮落的貴族,知識分子——無論這些人是假冒的還是可信的,無論他們是真是假,他們都在這個寂寞之都、繁華之都和罪惡之都里生存、冒險和游戲。按照寶琳·凱爾在1960年代對這種費里尼式的電影的結(jié)語來說:“把自己打扮成失落多病的歐洲靈魂的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