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的國際文化傳播依然處于弱勢
北京師范大學在京發(fā)布《銀皮書:2013中國電影國際傳播年度報告》。報告指出,合作與合拍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大方向。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該書主編黃會林認為,中國電影的國際文化傳播依然處于弱勢,世界電影市場的主流仍然是美國電影。因此,抵制好萊塢是一個偽命題,只有合作與合拍才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大方向。
報告指出,盡管中國電影2013年度參加了27個國家及港臺地區(qū)的76個國際電影節(jié),89部次影片分別在22個電影節(jié)上獲得116個獎項。但超過57%的海外受訪者表示不了解中國的任何國際電影節(jié),中國電影節(jié)距離真正國際化尚有一段距離。
報告顯示,功夫片和動作片依然是最受海外觀眾歡迎的兩大類型片。但與前幾年相比,愿意進電影院的觀眾人數減少,通過電視看電影的人數在增加。
銀皮書同時指出了2013年度中國電影國際傳播的突出現象,如中外合拍與合作電影增多、中國電影更加注重類型創(chuàng)作、海外推廣渠道多樣化等。同時,銀皮書也對中國電影國際傳播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如中國電影海外銷售的困境、中國電影如何借鑒好萊塢模式、中國電影傳播渠道面臨的問題等。
銀皮書認為,中國電影應發(fā)揮新媒體在中國電影國際傳播中的作用、傳播中國核心價值觀、將中國電影國際傳播與中華文化圈建設相結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傅紅星認為,隨著銀皮書的逐年出版,它將成為中國電影海外影響力逐步增長的忠實記錄,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的客觀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