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市場》海報
1905電影網(wǎng)訊 去年憑借《新世界》橫掃各大頒獎禮最佳男主角的實力派演員黃政民,可謂名副其實的“勞模影帝”。年初由他主演的黑幫愛情電影《當男人戀愛時》,雖劇情略顯老套拖沓,但因其入情入境的演技感動觀眾,該片仍獲收益翻番的票房佳績。近日他攜新片《國際市場》再度搶占韓影圣誕檔,電影憑借良好的觀眾口碑,票房一路飄紅。接下來他又有四部新片即將陸續(xù)問世,三部犯罪動作片《老手》(柳承菀導演)《哭聲》(羅宏鎮(zhèn)導演)和《檢察官外傳》(李日炯導演),外加一部人物傳記片《喜馬拉雅》(李石勛導演),每部都來勢洶洶,不容小覷,令人不得不佩服這位勞模演員的旺盛精力。
圣誕檔韓國正在熱映的《國際市場》是釜山出身的尹濟均導演(代表作《海云臺》)時隔五年的回歸大作,被稱為韓版的《阿甘正傳》。電影講述了縱有抱負理想?yún)s從沒有為自己認真活過一次的德秀(黃政民飾),為了家人拼搏一生的故事,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場,中間經(jīng)歷了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尋找離散親人等重大歷史時期,借小人物在風云變幻的歷史沉浮中奮斗存活的視角,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韓國現(xiàn)代史。該片演員陣容十分亮眼,由包括黃政民在內(nèi),金允珍、吳達洙、鄭鎮(zhèn)榮、張英南、羅美蘭、金瑟祺和鄭允浩等實力人氣兼具的明星均參演。
黃政民此次在片中飾演男主人公德秀,從血氣方剛的二十歲愣頭青一直演繹到乖僻頑劣的七旬老人,是個極富挑戰(zhàn)性的角色,他在近日的韓媒采訪中表示,德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角色,他是我們整個時代的父輩肖像。

黃政民稱童年演員登場戲份令他觸動更大
談新片:盼觀眾獲得共鳴
記者:已經(jīng)看過成片了吧,感想如何?
黃政民:是啊,拍完之后等了足足一年。拍的時候只看過我自己出場的畫面,其他演員演戲的畫面都是第一次看。開篇那個宏大的撤離場面是小德秀初次登場,那部分之前看過劇本所以大概知道內(nèi)容是怎樣的,但看到畫面的那一刻,像瘋了似的眼淚直往下流,試映會的時候有人發(fā)紙巾,但我把準備的那些紙巾都用完了,還找旁邊的人借來著。(笑)感覺體內(nèi)在燃燒似的,不知道為什么,比起我扮演的成年后的德秀,對小德秀所遭遇的苦痛和經(jīng)歷感觸更深。
記者: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毅然決定參演此片。
黃政民:有一天尹濟均導演打來電話,說有個劇本要我看看,我問他是關于什么的故事,他說,是關于父親的。當時有種后腦勺被擊中了的感覺,結婚后自己有了孩子,慢慢開始能理解當父親的心理了,那一刻就想著一定要出演。德秀這個角色能令我們回想起自己的父親,其實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聚,哪怕只有短暫的一小下,也能為彼此的溝通理解鋪平道路,這是我選擇出演此片的初衷。我不想把德秀這個人物演得太過于個性突出,希望能讓他成為我們每個人都能聯(lián)想起自己父親的平凡角色。
記者: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是怎樣開始理解自己的父親了?
黃政民:其實也并非是完全理解了,那么長久的生活和溝通方式也并不是說變就變,現(xiàn)在其實大部分時間,也是透過母親去問詢父親的想法。我自己生了孩子之后,覺得孩子太可愛了。看了又看,看完了還想看,想著當初父親難道不該也是這么看我的嗎?為什么在我青春期痛苦的時候,沒能對我多說點好聽的話呢,也許會讓我少一些痛苦經(jīng)歷。但是后來我開始理解父親,不再是以一個兒子的立場去看待他,而是以一個男人的角度去看待他,慢慢能體會他的想法了。
記者:剛剛說到德秀代表著父輩的形象,想要演出一種平凡感,能具體說說是一種怎樣的普適平凡感嗎,扮演父親這個角色的關鍵之處是什么呢?
黃政民:其實賦予一個角色以個性是相對容易的事。比如在劇本當中,德秀這個人物其實經(jīng)歷非常豐富,但我不想用那么多的事件和經(jīng)歷去塑造一個人物肖像,而是反過來,盡量讓人物保持一種無色的狀態(tài),讓觀眾在觀看他經(jīng)歷每件事情的時候,都能投射到自己的父親,盡量想用這種平凡感覺去處理角色。
記者:此次您在片中飾演的角色,年齡跨度從20代一直到70代,有沒有感覺困難的部分。
黃政民:說實話,我覺得這可能是對我而言今后很難再遇到的角色了,要么大失,要么大得。這部作品里包含了浪漫愛情,喜劇,人情通俗劇等多樣元素,還要從20代一直演繹到70代,是一個非常豐富的角色,我很感激尹濟均導演給了我這次機會。關于老年時期的演技,比起化妝部分帶來的難題,我更在意的是角色個性的塑造,他那種年老怪癖但又內(nèi)心溫暖的復合情緒,要如何去展現(xiàn)?這是最令我費心的部分。因為70代如果演好了,再看20、30代其實就比較自然了。
記者:這部電影德秀的經(jīng)歷可以說也見證了整個韓國現(xiàn)代史的發(fā)展歷程,關于這部分的資料有做什么事前準備嗎?
黃政民:有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特別是關于越戰(zhàn)部分,以前的一個老鄉(xiāng)曾經(jīng)參加過戰(zhàn)爭,他分享了包括當時受到的迫害和逃亡的經(jīng)歷,從他的描述里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包括那種恐懼的心理狀況。
談票房:壓力空前成績可喜
記者:此前您的作品一直保持著比較穩(wěn)定的票房與口碑,但離超賣座大片,似乎總有一步之遙,想必對于此次《國際市場》的票房有著不小的期待,目前看來走勢還不錯。
黃政民:正式上映前試映時的口碑還不錯,但也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對票房造成影響,后來看到首日票房達到18萬,還是非雙休日的成績,說實話還是比較驚喜的,并且觀眾評分在上映之后反倒還上升了,普通情況下是會有一定的跌幅的,我目前還處于大賣作的饑渴期(笑),感覺這次是尹濟均導演時隔五年的回歸作,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會怎么樣,就得靠觀眾朋友們的支持了。
記者:聽說尹濟均導演看完劇本之后,腦海里出現(xiàn)的德秀第一人選就是黃政民。
黃政民: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樣一個年齡跨度和經(jīng)歷豐富的角色,總覺得在那么多資歷出眾的演員里我并不能算得上是第一人選吧?也許是因為當時日程合適的演員可供選擇的不多吧。
記者:聽說德秀這個角色的人物原型就是尹導演本人的父親?
黃政民:我之前不知道這件事。所以試映會的時候都有人泣不成聲了不是嗎。那會兒坐我旁邊的金允珍哭的時候,我當時還在想,這是怎么回事?之后才知道導演當時背負了很重的負擔,但是試映會結束我也沒再去多追問這件事。
記者:總之是一部對尹導來說非常重要的作品啊。
黃政民:是啊,雖然對我來說這也是不很重要的作品,但對尹導來說這部作品實在是太沉重了,在拍的時候他心頭也要承受多少苦澀滋味呀,所以這也是為何我特別希望這部電影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記者:感覺這一次您的負擔感也是空前的。
黃政民:就算不只是為了商業(yè)票房表現(xiàn),作為一部電影的領攜主演,說沒有負擔感那都是假話。但我也知道自己的任務在于如何去解決這些負擔,不能把這種負擔感帶到實際的工作里去。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現(xiàn)人物的正直感。
記者:您自己的父親也是像德秀那樣生硬的形象嗎?
黃政民:雖然沒有耿直到固執(zhí)的地步,但平常也是不多話的人,所以這個角色還是很有共鳴感的。
下一頁 談合作:吳達洙是個大好人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