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訊 國內(nèi)票房已經(jīng)跨過10億人民幣的巨制《長城》,在國內(nèi)引發(fā)了影評人和官方之間的一場“誤會”。無論是水軍還是惡意差評,又或者是某些不足以稱其為影評人的微博與公眾號的“惡毒比喻”,這一場發(fā)生在網(wǎng)絡空間的“討論”都會漸漸停息。但正如著名影評人羅杰·伊伯特所言:影評始終在變;始終不變的,是電影本身。
目前,著名的北美評論網(wǎng)站爛番茄,已經(jīng)收錄了5篇《長城》的評論文章,綜合新鮮度為40%,這是一個稍有些尷尬的分數(shù),卡在了差評和好評之間。雖然5篇的數(shù)量不足以代表整個北美媒體對于影片的看法,可這些評論已經(jīng)能看出影片口碑的一些端倪了。結(jié)合metacritic的評分來看,《長城》在北差評集中在張藝謀的商業(yè)化和美獲得了相當中庸的評價——好的有限,壞的也并不離譜。
《長城》在爛番茄網(wǎng)站的綜合新鮮度為40%
好萊塢化之上?!逗萌R塢報道者》表示稱:“該片,無論是在導演還是主演的履歷表上,都是最讓人提不起興趣來的一部電影。”《綜藝雜志》稱:“張藝謀巧妙地賦予了《長城》好萊塢式的外貌。但是他個人性的對于悸動激情的描繪,對于不良人物關系的掌控,以及對于視覺元素的把控,都敗給了本片中死氣沉沉的史詩性。”而新加坡的《海峽時報》則評論稱:“即便是備受贊譽的張藝謀,也無法用中國的角色和自身的美學,拯救一部好萊塢資本主義的大片”。
從表面上看,評價并不算好,但是按照metacritic的評分,《綜藝雜志》給了50分,而《好萊塢報道者》則是40分。嚴格來說,這樣的評分,是可以放在“中評”范疇內(nèi)的。而好評則交給了影片的某種世界化的價值觀以及并不多見的“中國元素”。
英國的《衛(wèi)報》稱:“影片既有強烈的未來主義又有巨大的史詩感。豐富的視覺元素引領了整部影片,張藝謀在片中展示的中國元素,令人好奇。這其中就有釋放孔明燈的那一段。”香港的《南華早報》表示:“固然影片龐大而且急躁,但是在文化理解方面,卻做出了表率。與此同時,張藝謀也展現(xiàn)出了自己作為導演,掌控視覺元素的天賦”。
由此來看,影片只能說是不過不失。張藝謀的個人特色,被壓縮到了“視覺元素”一隅。在商業(yè)的框架和好萊塢的模式面前,他對于人性的掌控、對于國民性的把握,被壓縮、被刪除。40%的好評率并不算高,但是也并不算差。
橫向比較,北美目前正在上映的《太空旅客》,其好評率只有31%。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附屬美麗》更是只有12%的好評。游戲改編的大片《刺客信條》也只有16%。《黑夜傳說5》只有10%。而李安在技術上劃時代的《比例·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口碑比《長城》略高,僅為45%。對比來看,張藝謀的《長城》,是一部相當符合好萊塢標準的大片。
備受期待的《太空旅客》和《刺客信條》分別僅有31%和16%好評率
目前,影片定檔在了2月17日在北美上映。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