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時光編輯部的@隱飲用電影治愈生活。
一場血雨腥風的撕番位大戰(zhàn),前幾天在娛樂圈打響。
這次引起爭議的,是電視劇《青簪行》的主演吳亦凡和楊紫。從去年官宣陣容開始,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粉絲早就劍拔弩張,看對方很不順眼。
最近片方公布官方海報,雙方粉絲早已在網絡上大戰(zhàn)了八百會合:他們拿著放大鏡和標尺,發(fā)現海報上的兩個名字,背后并不簡單!楊紫的名字好像比吳亦凡高一點,而吳亦凡在海報上的腦袋,又比楊紫高了一點。吳的粉絲說排在左邊的是一番,楊的粉絲說豎排名字右邊為一番。
請睜大眼睛找不同
總之,兩家粉絲都認為自家拿下了“一番”。講真,也就是粉絲會看出這樣像素級的差別,普通觀眾誰有這個閑心啊?
6月6日,楊紫在微博親自下場回應此事,但并沒有熄滅“戰(zhàn)火”。她承認“很多不該有爭議的事情變成了爭議,很多已經達成共識的問題又成為了問題?!?/p>
撕番年年有,今年挺奇葩,奇葩之處在于以往是雙男主或雙女主開撕,《青簪行》則變成了男女主角也要來爭“一番”。“番位”真的重要嗎?為什么值得明星、團隊、粉絲這樣撕來撕去?
番位之爭由來已久
時光君先來幫大家簡單回顧下,內地影視圈撕番位的著名事件。
前有當年的《畫皮2》,周迅和趙薇“雙女主”撕番,甚至有傳言稱兩人水火不容,在后臺互扔板凳,當然后來周迅已經辟謠并沒有這回事。撕番的結果是,公映海報做了多方調整,周迅是一番,趙薇從三番默默變成二番,海報正中的男主角陳坤則變成三番。
后有《盜墓筆記》井柏然、鹿晗“雙男主”撕番,當時井柏然憑借《捉妖記》勢頭正猛,而鹿晗也還是流量小生中的頂級流量。當時井柏然的經紀人張阿信親自發(fā)微博下場聲討,鬧到最夸張的時候,鹿晗飾演的吳邪排在第一位,而井柏然飾演的張起靈排在了最后一位,原因是“片方迫于鹿晗方面的壓力?!?span id="ig4r3lh5d" class="bjh-br">去年上映的《小小的愿望》,彭昱暢和王大陸的團隊,與片方恒業(yè)公司撕得不可開交,他們都說合同中自己簽約的是“男一號”,彭昱暢團隊更是正面硬剛,直接宣布和片方解約。
最后恒業(yè)公司背了鍋,承認此事件是工作人員造成的疏漏,并表示將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吳亦凡并不是第一次被卷入到“撕番”事件中,2016年他和韓庚主演的電影《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上映,韓庚團隊曾爆料電影存在兩版劇本,暗指戲份遭到刪減,從男一變成男二。
電視劇《青簪行》同樣有劇本爭議,該劇本改編自大女主劇本《簪中錄》,楊紫粉絲爆料,該劇可能存在“陰陽劇本”,把原作給女主的故事情節(jié)臨時改成了男主吳亦凡,但吳的粉絲拒絕了這種猜測。雙方互甩證據,一時間撲朔迷離。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演員的地方就會有番位。番位之爭可謂由來已久,它真的這么重要嗎?
粉絲的執(zhí)念與團隊的KPI
“番位”的說法源自日本,其實就是演員出現在宣傳物料和片頭片尾演員表中的排位次序,一般來說是按照演員影響力來排序的。日本電影或電視劇中一般只有一個主角,名為“一番”;如果共同出演的演員與“一番”地位相當,則會被標注為“特別出演”。
“番位”這個舶來品,在當下中國的娛樂圈,它也許是明星行業(yè)影響力的象征,是合同和契約精神的體現,是藝人團隊量化考核的KPI。但是在時光君眼里,“番位”更多是粉絲的某種執(zhí)念。
對于粉絲來說,愛豆的番位可是兵家必爭之地,和打榜、控評、刷數據一樣,番位是實績的一部分,是咖位的象征,一番票房20億和二番三番票房20億是不一樣的,他們絕對不能讓“自家弟弟”在番位上面受了委屈。
粉絲們很喜歡用大字圖表達激烈態(tài)度
換句話說,撕番位是粉絲倒逼藝人團隊的行為,有些流量明星的團隊,基本天天都處在被粉絲討伐的狀態(tài)中,他們不敢得罪粉絲,因為粉絲的力量太過強大,是流量們的生存命脈。撕到了“一番”,說明藝人的經紀團隊實力強勁,撕不到,那團隊就是不作為,就是廢物。
但“一番”最重要的任務,是要抗票房抗收視壓力的,日本的慣例就是如此。例如《高嶺之花》收視慘淡,日本女星石原里美作為一番主演,在發(fā)布會上忍不住落淚道歉,并把收視不佳的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
同樣的事情,換到了中國就變得有點滑稽。比如《上海堡壘》票房慘敗,鹿晗作為一番主演,承擔了觀眾絕大部分的吐槽火力,幾乎變成“流量反噬”。
他還沒來得及出來道歉,就被導演滕華濤甩鍋,“是我用錯了鹿晗”。
番位不重要嗎?
換個角度看,越是真正大牌的明星,越不在乎番位,甚至還會主動讓賢。
番位,其實沒那么重要。
葛優(yōu)參演的電影《兩只老虎》名義上是一番,實際只是配角,他主動說喬杉是領銜主演,而喬杉則謙虛說,“大爺在,大爺永遠就得是領銜?!?span id="ig4r3lh5d" class="bjh-br">
管虎執(zhí)導的《八佰》是部卡司強大的群像片,導演曾說“我們沒有番位,只有番號”。很遺憾又是一年夏天到了,這部被寄予厚望的電影還沒上映。
章子怡在《臥虎藏龍》中只排在“三番”,誰又能說這不是她的代表作呢?如果演員的演技出眾,自然在作品中脫穎而出,不是一番照樣能讓觀眾記住。至于雙男主的經典之作《無間道》,有人會在意劉德華和梁朝偉,誰的番位在前嗎?
而為一部爛片、爛劇撕出來“一番”,可能爭來爭去,只是一場徒勞的口水戰(zhàn)而已。提起《小小的愿望》和《盜墓筆記》,這兩部質量平庸的無聊電影,已經被觀眾迅速忘記了,像海水沖過沙灘,在大家心中印象全無,一番和二番又有什么區(qū)別?當然,藝人團隊為演員爭取番位,這是他們的工作內容,無可厚非。如果合同明確簽約了“一番”,而片方臨時反悔,這樣的“撕番位”也是維護藝人的合理權益。
《小小的愿望》官方正式海報,王大陸名字在最左,而彭昱暢名字最高我們聲討的,是那些不理智的粉絲,他們對偶像的番位有強烈執(zhí)念,卻對演技的尷尬視而不見。我們聲討的,是那些藝人團隊被粉絲裹挾,他們對明星盲目自信,對番位過分計較,把整個行業(yè)攪得烏煙瘴氣。而對于演員來說,有時間親自下場撕番,不如好好挑挑劇本,鉆研下演技。
百姓看到一個明星,總愛問一句話,他(她)演過什么???一個人到底有沒有代表作?作品能不能留得?。慷疾皇怯梅豢梢院饬康?。番位是可以撕來,但演員在觀眾心里的位置,卻是撕不出來的。在一部作品中,誰最重要,誰演得最好,觀眾心里是有桿秤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