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紅,你怎么看?
今年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舞臺上,向來低調(diào)的女演員萬茜可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場內(nèi),姐姐們說:
“萬茜好酷?!?/p>
“我挺想和萬茜成團的?!?/p>
場外,觀眾最喜愛排行熱度登頂,胡歌、雷佳音、孫紅雷、倪萍等圈內(nèi)人士都在為她打call。
歌手許飛被淘汰后在微博上如此表白萬茜:
萬茜究竟有何魅力?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初次亮相,萬茜頂著一頭利落的短發(fā),穿著簡單的工裝褲,款款走來,一句“我是萬茜”后,便再無他話。
清冷又迷離,使她平添一份神秘感。寧靜初次見她就說:我在電視上看到你時,就覺得你的長相跟別人不一樣。
這種與眾不同的氣質(zhì),與萬茜十幾年的演藝生涯融為一體,留下了頗具辨識度的人物形象,但也沒有使她脫離“戲紅人不紅”的窘境。近期,伴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熱度,更多觀眾認識了這位“不紅”的女演員萬茜,她以往的作品也被觀眾找出來幾番回味,還有人興奮地加一句“萬茜演得真好”。
2012年,萬茜首次在電影中挑大梁,主演《柳如是》。
影片中,萬茜一襲素袍、淡妝素裹,氣質(zhì)清冷,一顰一笑盡顯古典風韻。當?shù)弥X謙益托言“水太涼”意圖降清時,柳如是一語不發(fā),眼神中有悲壯、驚詫與決絕,傲骨與風韻皆在。
到了《軍中樂園》,也有清冷的氣質(zhì)打底。
她飾演的特約茶室侍應生妮妮,本是豪門千金,因為家暴殺夫,來到“軍中樂園”做國軍慰安婦以求減刑,能夠早日見到孩子。
一出場,妮妮斜倚高墻、手持香煙、梳著卷發(fā),雖然淪落風塵,氣質(zhì)還是冷的。
而在給孩子打電話的鏡頭中,這份冷又瞬間被瓦解,滿是無力與悲情。
《你好,瘋子》中萬茜一人分飾多角,最后長達五分鐘的爆發(fā)戲中,萬茜在記者、寵物醫(yī)生、律師、出租車司機等七個角色中來回切換,貢獻了扎實的演技。
《南方車站的聚會》中得知丈夫去世爆哭的戲份,讓導演都為之動容。
圈粉無數(shù)時,萬茜活得足夠清醒。
在接受《定義》采訪中坦言對自己在《新世界》中的表現(xiàn)不滿意,需要重新復盤自己的演戲方式。
或許正是性格使然,萬茜形成了與人有距離感,但不乏溫情的相處方式。
當沈夢辰寒暄“我和我媽媽都愛看你電視劇”,卻說不出的劇集名字時,萬茜沒有尷尬,只是淡淡回應“沒關(guān)系”。
第一期節(jié)目,緊張的張雨綺問:誰能給我一個擁抱,身旁的萬茜立刻給了她回應。
在后面的節(jié)目中,觀眾還看到了萬茜的另一面:酷。
首場演出,她選擇彈唱許飛的原創(chuàng)歌曲《敬你》,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戒指妨礙彈奏時,就酷酷地扔在地上。表演時兩次彈錯,第二次甚至中斷重來,但是她臨場反應出奇地冷靜。音準、氣息一切如常,表情沒有慌亂,就像失誤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彈到結(jié)尾,以松弛一笑做結(jié)。
對于一個演員而言,一旦話題度飆升,口碑分化成為必然。
訪談節(jié)目《定義》播出后,萬茜與主持人易競立有關(guān)“紅”與“不紅”的討論,引起了廣泛爭議。很多人認為,萬茜想紅,卻又不想承認。以往為職業(yè)生涯所做的努力,都成為了“想紅”的佐證,更有甚者直指萬茜人設翻車。
然而,觀看完整視頻后,你會發(fā)現(xiàn)萬茜毫不諱言自己之前是個好強的人,并講述童年時為了爭取飾演白龍馬曾對著老師大聲呼喊:“我穿著白褲子,所以只有我才能演白龍馬。”
萬茜要強的性格是從小養(yǎng)成的。她父親是軍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對萬茜進行軍事化管理,那也沒磨掉萬茜叛逆的性子,大學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愿學習音樂,偏要跑到離家很遠的上海戲劇學院讀表演系。父親越覺得她不行,她就偏要證明給父親看。
2000年萬茜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進上戲,在校期間3次作為女一號代表學校分別參加羅馬尼亞、中國香港和美國舉辦的國際戲劇節(jié),并定下自己的人生目標:做個表演藝術(shù)家。
接拍《柳如是》萬茜自費學習了半年昆曲和古琴;《南方車站的聚會》中發(fā)病那場戲,整整拍了一個晚上,她吃了一晚上的牙膏沫;《你好,瘋子》中那個長達五分鐘的爆發(fā)戲整拍了32遍,導演都已經(jīng)滿意,萬茜始終覺得“太平了”,因為這場戲萬茜肌肉抽搐,拄拐走路兩個月。
萬茜肌肉抽搐就醫(yī)圖
2014年,萬茜憑借妮妮這一角色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她發(fā)表的獲獎感言是:我想再來拿女主角。
而現(xiàn)實是,在未成名的日子里,留給她的選擇不多。
一路走來,萬茜曾多次在《裸婚時代》等劇集出演戲份不多的配角,但她知道:只有小人物,沒有小角色,盡力演戲就好。但紅不紅,始終不是她自己能決定的。
《裸婚時代》劇照
年輕時或許要強的萬茜在乎拼搏后的結(jié)果——紅,如今在人前云淡風輕的萬茜更享受演戲和生活本身。所以,觀眾才能看到萬茜在訪談中自信地反問:什么叫紅,你怎么看?
爭強與平和并不對立,如今的人淡如菊,就是當年驕傲小姑娘與自己握手言和的結(jié)果。
或許,如今的輿論環(huán)境中,充斥著“造神殺神”的話語,一不小心就會被認定為“人設翻車”。下定義并無必要,還是看這位30+的姐姐,能否繼續(xù)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心態(tài)在舞臺上繼續(xù)乘風破浪吧。
-END-
輪值主編:依梧
作者:奕秋
編輯:園園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