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霆鈞
編輯|如 今
彭于晏闊別大銀幕近兩年半的電影作品《緊急救援》已于12月18日公映。他坦言,第一次聽說這部影片是2015年,一看到“林超賢導演”幾個字,就知道會特別過癮,但同樣會充滿挑戰(zhàn)。而這,也是他為什么想要和林超賢合作的原因。
片中,彭于晏擔負重任,飾演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隊長高謙一角。他認為,救援隊是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的職業(yè),只要警報一響,他就要面對死亡?!熬仍恕眱?nèi)心都有自己的“吉祥物”,這個吉祥物不僅僅是足夠的勇氣,還有對職業(yè)、對生命的信仰。這樣,才能夠忘掉自我,撇下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
關于角色:
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
把死的危機留給自己
彭于晏在電影里的角色叫“高謙”,是海上特勤隊隊長,是一位很有勇氣、有經(jīng)驗、責任感很強的人,也執(zhí)行過非常多任務,救過很多人。開拍前,彭于晏深入了解了海上特勤隊,與隊員們一同訓練,一起出任務。在他看來,“救援人”每天都要面對“生死抉擇”,而他們的宗旨和原則,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機留給自己”。
《中國電影報》:您飾演的是海上特勤隊隊長,有沒有了解一下真實的救撈隊員可能會面臨什么樣的危險?
彭于晏:開拍之前,我看了很多資料,了解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也跟他們一起訓練。有一次出任務的時候,剛好我們在受訓,然后我就跟他們?nèi)ガF(xiàn)場,看他們怎么去救人。
很難想象,他們需要怎樣的意志力,才能去拯救一個生命。比如有20多個人掉水里,卻只有3分鐘,只夠救起兩個人。這就是他們要面對的人間悲劇。經(jīng)歷了,才發(fā)現(xiàn)他們有多么了不起。“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機留給自己”,這就是救援人的宗旨和原則。
《中國電影報》:哪個鏡頭或者某一場戲讓您印象最深?
彭于晏:印象深刻的有很多場,很多“第一次”是最難忘的。比如第一次被火炸,被600多度的火炸到,還體驗了“被水炸”,我才知道水是可以“炸人”的。拍林超賢導演的戲,會被各種“虐”,但演員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吸收養(yǎng)分,這也是我們愛上導演的原因,讓我們拍出一部難忘的電影作品。
《中國電影報》:拍完這部電影后,對您有怎樣的啟發(fā)?
彭于晏:現(xiàn)在如果我搭飛機,我都會看救援手冊、看逃生艙在哪里,看附近的人,如果真的發(fā)生什么,哪些人需要救助,這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本能了。乘務人員介紹逃生艙的時候,我就會想到過去8個月的訓練,一直告訴自己,如果今天真的發(fā)生什么事情,我是可以救人的。
《中國電影報》:故事中的救援隊員,都以“舍身”的精神去執(zhí)行救助工作,“以生命去換取生命”值得嗎?您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彭于晏:救援隊就是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每一次出任務,都是因為發(fā)生了災難,所以需要救生員個人心理素質(zhì)非常高,只要警報一響,一接到任務,他就要面對死亡,他們自己的生命有可能會因為救受難者而犧牲。這在一般人看來,是非常偉大的事情。
我在上課的時候,也接觸到很多案例。救援人員分享,他們內(nèi)心都有自己的“吉祥物”,這個吉祥物不僅僅是足夠的勇氣,還有對職業(yè)、對生命的信仰。這樣,才能夠忘掉自我,撇下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
關于林超賢:
他的執(zhí)著、熱情感染了我
《緊急救援》是彭于晏與林超賢繼《激戰(zhàn)》《破風》和《湄公河行動》后的第四次合作。談到對這位“硬核導演”的印象,彭于晏說,導演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非常執(zhí)著,也往往只給一次機會。
“他的執(zhí)著、熱情感染了我,作為演員,我也常常想,我只有一次機會。那就鼓起信心拍吧,把我丟在火里,炸我,都沒問題。”彭于晏說。
《中國電影報》:林超賢導演對您來說,有沒有不一樣的意義?
彭于晏:他很欣賞我,我也很尊敬他。很少有演員可以和同一個導演合作四次,非常難得。而且某種程度上也有一個習慣的問題,很多時候可以省略一些磨合的部分,已經(jīng)有一點像是“家人”了。
《中國電影報》:演林超賢導演的電影會有點像“真人秀”,是沉浸式體驗?
彭于晏:不論是“方法派”和“體驗派”,其實就是讓你自己能夠進入角色。我的方法就是沉浸式,過那個人的生活。跟救援隊的人就是這樣,每天相處,感覺就是活在他們的世界。七年時間,我體驗了四種不同的人生。
從《激戰(zhàn)》到現(xiàn)在,我和導演都沒有變過。大銀幕有感染力和穿透力,這種能量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導演每一兩年就會有新的角色給我,我感覺很幸運。
《中國電影報》:您的角色已經(jīng)從最開始的“執(zhí)行者”慢慢變成了導演的合伙人?
彭于晏:這個說法感覺很好。如果導演覺得我是一塊璞玉,他可以在電影里去雕塑,“玩”出不一樣的花樣。我覺得拍他的戲很過癮,也很樂于被他塑造成不同的形象。從《破風》開始,已經(jīng)有并肩作戰(zhàn)的情感了,到了《湄公河行動》也是這樣?!毒o急救援》更是如此,導演自己也說,因為知道拍這部戲會非常辛苦,所以找我去演,因為我一定會努力訓練,有一個人帶頭,其他的人也會有動力,凝結成一個救援隊的樣子,導演也自然而然相信他拍的東西是真實的。
《緊急救援》這次有很多危險的鏡頭,都是導演和我一起下去拍,他希望給我一個安定的力量。雖然在水里無法說話,但他一個眼神我就知道他想要拍什么,這樣會比攝影師下來拍攝容易很多。
《中國電影報》:如果有第五部和導演合作的機會,有沒有更青睞的類型?
彭于晏:每次我們跑步聊天就會想一個題材,他會問我喜歡什么,我也會問他喜歡什么。之前我們討論過很多,比如賽車、動作、槍戰(zhàn),不過他的電影我通常不會設限,因為我相信他。
聲明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