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漫威,似乎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無論質量如何,其口碑和商業(yè)表現卻總能夠達到或超過預期效果,尤其這兩年的漫威劇,在凱文.費奇的掌舵下,徹底擺脫了曾經的劇情松散、與主線宇宙沒有什么交集的毛病,融入MCU宇宙后,漫威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況。
《驚奇少女》是漫威為諸多年輕人度身定做的一部最新作品,為和之前的劇集進行區(qū)分,該片首次把背景設置在高中校園,讓全片充滿著一種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
一、漫威多元化的又一嘗試
隨著《復仇者聯盟》的大獲成功,漫威開始不斷擴張自己的版圖,對外它不僅將戰(zhàn)斗延伸到整個銀河系,更用一部《銀河護衛(wèi)隊》徹底擺脫了地球的束縛,對內則采取連續(xù)推出不同國籍及膚色超級英雄的方式增加關注度。
2018年的《黑豹》一經出世,就迅速取得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讓漫威更加堅定了繼續(xù)走這條道路的決心,于是,既2021年成功塑造了第一個華人超級英雄“尚氣”后,今年漫威又把目光對準“驚奇少女”——第一個巴基斯坦裔超級英雄。
卡瑪拉.克汗出生在美國澤西市的一個穆斯林家庭,由于觀念影響,其父母一直不同意卡瑪拉拋頭露面,不甘心被困在牢籠中的卡瑪拉決意任性妄為一次,她偷偷和好朋友布魯諾一道跑去參加復仇者展。本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cosplay競賽,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卡瑪拉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超能力,從此邁入超級英雄大家庭。
作為一位巴基斯坦裔超級英雄,卡瑪拉處處體現著自己的與眾不同。在學校,她是別人眼中的異類,美國的少數人種或多或少都曾遭遇過同學的歧視和排擠,如此背景使這個角色能夠迅速被固定有色人群接受,雖為學生,但卡瑪拉卻從沒把主要精力放在學業(yè)上,對超級英雄的膜拜,讓其在上課時總是渾渾噩噩,老師們更把她列為問題少女。
卡瑪拉的形象在美國很有代表性,如今的漂亮國,正經歷著歷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蜂擁而至,一方面帶來了更多新鮮理念和創(chuàng)造力,但另一方面不可避免造成社會的不穩(wěn)定,畢竟宗教信仰、文化理念的不同,讓新移民和本土美國人之間總有著明顯的隔閡。
而同時,新一代的年輕人又有著和上輩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她們獨立而叛逆,不習慣被家庭和父母牽著鼻子走,更不喜歡做那些一成不變的事情,喜歡冒險、渴望被尊重,使得他們與主流價值觀總是格格不入。
和同齡人相比較,卡瑪拉承受著更大的精神壓力,因為穆斯林的出身,注定她無法放縱自己、隨心所欲。她喜歡超級英雄,特別是驚奇隊長,可卻連參加復仇者展的資格都沒有。這些分歧和矛盾,讓劇集處處充滿著引爆點。
由于故事發(fā)生在高中校園,因此劇集始終彌漫著一股獨屬于年輕人的特殊氣息,特別是同學間的插科打諢和各種調侃等,讓本片一直處在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中。
二、起源電影的模式化
盡管立意不錯,但作為一部超級英雄起源作品,劇集卻完全沒有什么驚喜,反而處處透著敷衍和流水化。
一位高中女生,因為戴上了一件傳自外婆的手鐲,就突然獲得了超能力,這種過于理想化的故事觀眾早已厭倦,根本提不起太大興趣。而校園喜劇加上中二少女,畫風又頗有點與“蜘蛛俠”撞車的味道。
劇集前半部分更多是鋪陳背景,同時推出人物,然而,緩慢的節(jié)奏和大段的對白臺詞,對于習慣快節(jié)奏信息輸出的觀眾來說,顯然并討喜,本片中小眾群體生存狀態(tài)的刻畫盡管想方設法做到下沉和接地氣,卻仍然無法逃脫公式化的桎梏。
這也是如今漫威影視劇的通病,看似噱頭十足,各種點子和奇思妙想齊飛,但看過細細思量,卻發(fā)現猶如五彩繽紛的糖果,味道其實都差不太多。漫威對作品風格和內容的精準把控,固然可以帶來水準的均衡,卻無異于放棄了作品更多的可能性,總在舒適區(qū)域進行創(chuàng)作,注定無法誕生讓人眼前一亮的驚喜作品。
就如《驚奇少女》,它的街頭涂鴉風格雖然幼稚,但在這樣一部主打青春和奇想的作品中,卻能夠獲得不一樣的觀劇感受,可上述大膽創(chuàng)新的地方實在少之又少,劇集在驚鴻一瞥后,依舊陷入老生常談的自我認知和拯救世界中。
三、新英雄百花齊放的利與弊
不可否認,漫威影業(y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它是繼《星球大戰(zhàn)》之后,又一次將品牌文化成功植入到北美和全世界觀眾心中,并成長為全年齡段具有號召力的重量級IP,尤其它的布局,精準高效、執(zhí)行力強,把其他公司的那些“各種宇宙”遠遠甩在身后,成為“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典范。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漫威不僅輸出著自己的文化內核,更讓旗下諸多超級英雄變?yōu)榧矣鲬魰缘娜宋铮梢哉f,這些眾多超級英雄角色,撐起了漫威宇宙的天空,更成為漫威能夠屹立當今影視文化圈的最重要王牌。
所以,漫威一直非常重視新老英雄的更替及新鮮血液的注入,鋼鐵俠死亡和美國隊長隱退后,就順勢加重蜘蛛俠和奇異博士的份量,借以代替前兩者的領袖地位;鷹眼老了回歸家庭,就推出女鷹眼接班;還有即將登場的女雷神、女浩克,都是為老角色淡出做好準備。
而在新角色的塑造方面,漫威則更強調人種和膚色的差異性,這樣既可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也非常符合當今歐美的主流輿論和觀念。
可是,去年的“尚氣”已經證明了漫威的這種做法并不受人待見,在這位華裔超級英雄的主場,中國觀眾不僅完全不買賬,更把角色及電影《尚氣》批評的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在于漫威創(chuàng)造出的這些少數裔超級英雄,不是站在他們本國的觀眾立場,而更多是為滿足美國人民對這些少數裔的遐想,它受眾和討好的群體是歐美觀眾,更遑論這些作品往往還帶有歐美長期的固定思維和習慣性偏見。
所以,當《驚奇少女》出現時,中國觀眾討論的熱點不是作品質量如何,而更多是漫威為了“政治正確”不斷去跪舔所謂的潮流,雖然說中國觀眾不能夠代替全球觀眾,但“物極必反”的道理其實放之四海而皆準。
換個角度,就算拋開“驚奇少女”的膚色問題,漫威推出的這個新角色也完全沒有太多辨識度和個人風格,又或者說,如果漫威肯更大膽一點,就不會讓“驚奇少女”變?yōu)榭捎锌蔁o的雞肋,畢竟,觀眾真會有“審美疲勞”的時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