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獎,收獲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
豆瓣評分,一點點從7.9漲到8.4。
《隱入塵煙》無疑是迄今為止今年表現(xiàn)最好的國產(chǎn)電影。
但預(yù)料之中,它的上映沒能一路高歌,反而顯得“不合時宜”。
從卡司來看——
真正具有知名度的演員只有海清,其余全是導(dǎo)演李睿珺找來的“關(guān)系戶”:
男主角是他的小姨夫,村長是他的親爸爸,運糧老板是他的親哥哥......
一水的沒有表演經(jīng)驗的無名氏,都是來給李睿珺撐場面,省錢的。
從題材來看——
當(dāng)下,花上兩個小時看一部憂郁緩慢的文藝片無疑是“找罪受”。
農(nóng)村、黃土、耕作、邊緣人的春夏秋冬,與喧囂摩登的城市、常年恒溫的影院,相距太遠。
日均約1%的排片,正午或午夜的場次,是市場對它的判斷。
但作為觀眾,真正身處影院去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
它的夏天炎熱,但并不黏膩;它的冬天寒冷,但并不刺骨。
春天播種,秋天豐收,農(nóng)民俯身親吻大地,開始又一次的四季輪回。
沒想象的那么沉重致郁,在《隱入塵煙》里能捕捉到的詩意和生命力在緩緩流動。
這種詩意是畫面帶來的。
借被吹倒的玉米桿桿一把力,將它扶起,不久,被綠葉包裹的玉米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汁水香。
麥子鋪滿大地,折射出黃金般耀眼的光芒,鐮刀割斷根莖,它報之以風(fēng)吹麥浪的清香和撲簌撲簌的歡欣鼓掌。
更是人帶來的。
村頭巷尾,總有老人帶著孩子話家常;日暮降臨,去鄰居家蹭電視機不會被趕走;農(nóng)作開始,肥料、種子照常賒賬......
男人和女人,搖晃燈泡,在黑夜中看著紙盒子做的雞窩里透出斑駁星光。
正如導(dǎo)演李?,B的自述——
寫作劇本、拍攝電影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生活,呈現(xiàn)生活和總結(jié)生活的過程,如何感知和捕捉日常中微妙詩意瞬間使之變成永恒的過程。
但這樣的詩意,又是不合部分人心意的。
有人認為它美化苦難。
有人認為它太過諂媚。
能夠理解這些想法的浮現(xiàn),《隱入塵煙》講述的人和故事有?!俺!崩淼?。
很難相信真的存在這樣的老實人:
馬有鐵,排行老四,又叫做馬老四。
沒自己的房子,沒一點積蓄,替自家三哥做了一輩子白工。
三哥的大兒子結(jié)婚,他幫著牽著驢拉了一整天的家具。
最后得到了一袋婚禮打包的剩菜,三哥說是沒動過的。
三哥的小兒子結(jié)婚,住進了老四貧困戶身份向村里申請下來的樓房,三哥說就是廚房有點小。
老四沉默,然后接受一切。
接下那袋子剩菜,回到自己剛用土坯建好的新家,照顧雞、驢、豬。
這就是老四甘愿被吸血的一生,在外人看來無比憋屈的一生。
更難相信的是,老四這樣的人會談一場浪漫的戀愛,和身體殘疾、不能生育的貴英。
老光棍配病女人,被一場明碼標(biāo)價的婚姻捆綁在一起,讓兩個無根如浮萍般的失語者開始與世界上的另一個存在有了牽絆。
有了牽絆,便有了使命感。
成為老四的妻子,貴英不想被嫌棄,添麻煩。
大冬天。
貴英大小便失禁尿床之后,她倚著炕撅著屁股,全身的重量壓在手臂上,想就著爐子上的明火晾干褲子。
老四牽著驢車出門,貴英就在村頭等著,懷里準(zhǔn)備好的熱水回家換了一輪又一輪。
成為貴英的丈夫,老四對更弱小的她有了責(zé)任。
給她洗褲子,擦尿臟的凳子,買來了一件能遮住屁股的大衣,在驢車上用稻草給她挖一個舒適的窩窩。
給了她尊嚴(yán),還要給她和自己一個安穩(wěn)的家。
和泥、造土坯、壘墻、織蓋屋頂防水的席;養(yǎng)雞、喂驢、收麥子、種玉米。
當(dāng)他們從悲慘走向平凡時,感動之余,我好怕突如其來的一個意外破壞掉溫馨的生活。
因為他們依舊承擔(dān)不起任何風(fēng)險。
一場雨,就能讓他們晾在田地里蓋房的土坯毀掉大半。雨會淋化曬干的土坯,風(fēng)會吹走蓋好的塑料布。
貴英顫抖的手、瘸著的腿,拼勁了全力也幫不上忙,老四回頭不再管那些土坯,把手上的塑料布蓋在了貴英的頭上。
他們?nèi)杖找挂沟膭谧?,輕易就化作泡沫,并沒有一如往常在承受、消化老天開的玩笑,反而跌倒在雨中放肆大笑。
此刻,誰也不能再說他們是搭伙過日子,愛情正在發(fā)生。
物質(zhì)生活極度缺乏的生活中,精神世界也能被愛情滋養(yǎng),開出爛漫的花。
老四和貴英不那么苦了,被嚼爛的生活釀出一絲絲甜味。
房子兩次被推倒,貼在床頭的“喜”字跟著搬了兩回家,終于貼在屬于兩人親手建起的家中。
用麥粒在對方手上留下一朵小花的印跡,這樣就不會走丟。
去河里洗澡,老四幫貴英搓去麥麩摩擦皮膚起的紅疹,熱烈而浪漫。
可惜,麻繩專挑細處斷。
貴英走后,我理所當(dāng)然地認為,老四會殉情。
鏡頭也是如此暗示,老四在跟世間的一切做了結(jié)。
放走了驢,賣了豬,還了借來的十個雞蛋、賒的賬,挖掘機無情地鏟平他們的新家。
他沒死。
最后一句臺詞有些記不清,大抵是,老四以后跟你過也好。
有人覺得這樣的結(jié)局是一種妥協(xié),我反而認為是老四這個銀幕形象的再一次升華。
它觸到了中國農(nóng)民的根與魂,從一個少有的好男人,變成千千萬萬個中國農(nóng)民。
習(xí)慣忍受、習(xí)慣吃苦、習(xí)慣沉默,什么樣的不公都不能讓他們歇斯底里,的農(nóng)民。
自殺在古老的農(nóng)村是難以被理解的。
殉情并不會讓老四化身愛情故事里感人至深的男主角。
在甘肅貧瘠卻養(yǎng)育了無數(shù)人的土地上,他只會是一個不惜命的蠢貨。
對于老四自己來說,與其讓前半生的付出與忍讓成了笑話,不如把自己變成一片土地,去包容一切。
從前憐惜口不能言的動物。
為屋檐下燕子搭一個巢、放走水洼里的蝌蚪、心疼沉默賣力氣的驢……
今后憐惜不會說話的自己。
孤獨的活了半輩子的自己,卑微的沒法開口爭取合理利益的自己,善良的為了全村把自己當(dāng)血庫的自己,怯懦的沒法跟貴英一起去了的自己。
這是老四,也是最沉默、最廣大的中國萬千農(nóng)民的生存之道——
活著承受生活,也能活著悲憫生命。
最妥協(xié)的,也是最對抗。
從《老驢頭》《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到這一部《隱入塵煙》,李睿珺的故事越來越完整,講故事的手法越來越高明。
但他的初衷或許始終沒變,從沒想批判什么。
他只是想如實地展現(xiàn)他在農(nóng)村生活這幾十年看到的東西,和那些被忽略已久卻不會死的人與精神。
上映第八天,《隱入塵煙》的票房終于破了500萬。
李睿珺已經(jīng)是知足了,還寫了封手寫信感謝各方的支持。
但在我看來,在很多觀眾看來,《隱入塵煙》值得更多。
慶幸它口碑能打、好評頗多,影院的排片稀稀拉拉但依舊還在,并有上升趨勢。
趁現(xiàn)在去看吧,別錯過它,讓它留下些什么,別真的隱入塵煙。
推 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