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黃渤擔(dān)任藝術(shù)總監(jiān)并親自出演的電影同名音樂劇《一出好戲》自5月5日開啟全國巡演之路開始,這場通過喜劇形式講述寓言故事的“好戲”,已經(jīng)收獲眾多好評。如今,音樂劇《一出好戲》經(jīng)過一路的演出與不斷打磨,已決定于本月23日抵滬,并首次采用了“四喜同臺”的陣容配置,為上海的觀眾帶來一出別開生面的“合家歡”。黃渤不僅兌現(xiàn)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對“喜人”的承諾,也是自該音樂劇巡演以來,第一次同王天放、周可人、張祐維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舞臺之上。
音樂劇《一出好戲》劇照
音樂劇舞臺“合家歡”,口碑滿載的《一出好戲》
據(jù)悉,早在電影版《一出好戲》立項之初,一部舞臺劇版本的同名作品已經(jīng)開始醞釀。黃渤在執(zhí)導(dǎo)自己的首部作品之時,便開始將精力投入到電影作品向舞臺轉(zhuǎn)化的工作中來。在歷經(jīng)數(shù)年的籌備工作中,舞臺版的《一出好戲》之所以被定型成音樂劇,不僅是因為音樂劇本身是一種表現(xiàn)方式與風(fēng)格頗為豐富的形式;劇中人性與價值觀的闡釋,若用歌曲的形式加以表達,更可謂“恰到好處”。
黃渤飾演“蝙蝠”領(lǐng)舞燃爆全場
于是如何平衡劇情、歌曲、以及喜劇元素,為更多的觀眾走進劇場,親近舞臺服務(wù),并將音樂劇的魅力更為廣泛的推廣開來,成為黃渤以及制作團隊所要面臨的首要抉擇——“門檻不能太高”、“幽默更為通俗”的可以更加直觀的觸達觀眾一家老少的“合家歡”形式或可滿足更多的觀眾之于“聽歌”、“看戲”、“搞笑”的需求。
音樂劇《一出好戲》中主角一行發(fā)現(xiàn)了驚天秘密
在數(shù)輪篩選之后,二十六首為觀眾耳熟能詳?shù)母枨叭脒x”音樂劇《一出好戲》歌單;時至今日,該劇全國的巡演已經(jīng)過半,而從觀眾的反饋來看,這些歌曲在助力劇情的鋪墊,抒發(fā)角色的情感方面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唱跳賣力,很能調(diào)動氛圍”、“唱功很好,節(jié)奏感把握的很準”、“音效拉滿,演員們都是巨肺”、“大部分歌曲都聽過,熱鬧又卡點”等,均是現(xiàn)場觀眾給與該劇的評價。
百老匯風(fēng)格的舞蹈贏得喝彩連連
“四喜”同臺《一出好戲》,喜劇“跨界”必須“能打”
如果說電影版《一出好戲》表達更多的是關(guān)于人性的探討,那么音樂劇《一出好戲》無疑是“回歸”了喜劇的范疇。從改編角度來說,更多喜劇成分被融入到該劇的故事中;演員的表演也更多的結(jié)合一些時下流行的元素,加上黃渤本人出演的“蝙蝠”在劇中“推波助瀾”,使原本較為注重內(nèi)涵表達的故事,搖身一變成為“包袱”滿滿的“笑不活”。
“蝙蝠”貫穿劇情,獨唱彰顯黃渤功力
黃渤的喜劇表現(xiàn)力是舞臺上的一大看點自不必多說,從《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脫穎而出的王天放、周可人、張祐維分別飾演了劇中“馬進、小興和小王”。從過往現(xiàn)場的反饋來看,三位“喜人”的表演確實是喜人的。
王天放的馬進,笑點不輸黃渤,天放對馬進喜感的表達未必如黃渤那樣專注底層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塑造,但就舞臺表現(xiàn)力和喜劇效果來說,天放舞臺版馬進增加了他自己對于喜劇的理解和詮釋,將笑點盡數(shù)攬到自己的表演中來。從天放進組到實際登臺有限的準備時間來看,他對馬進的喜感不僅“拿捏”了,更驚喜的是他被粉絲評為“巨肺”的唱功。
王天放飾演的“馬進”
周可人身為專業(yè)的音樂劇演員,除了拉滿的唱功直接“霸場”之外,他對于喜感的表達則多了幾分柔和的內(nèi)斂,“溫文爾雅”的吐出包袱反而打出“反差萌”的效果,異常“可人”,使他塑造的小興角色立意變得更加鮮明,至于他將如何表演小興一角的“前后反轉(zhuǎn)”,這里便不做過多劇透。事實上,在本次上海站兩場的演出中,喜愛周可人的觀眾可以大飽眼福,可人將分別同王天放配合出演“小興”,同陸宇鵬配合出演“馬進”,屆時上海的觀眾將可以同期看到“總監(jiān)”如何一人“分飾”二角的精彩表演。
“王馬進”與“周小興”在“謀劃”著什么
張祐維飾演的小王,從角色個性標簽和臺詞表演來看,可謂是最貼合王寶強影版小王的,不同的是,祐維如何用“唱出的喜劇”來制造小王“稱王前后”的對比,不僅要用歌曲表達小王人生的巔峰,劇情中期那毫無前兆的“一跪”,也是跪到了觀眾的笑點上。祐維通過唱跳等形式的演繹反映出他極強的學(xué)習(xí)和適應(yīng)能力,“現(xiàn)學(xué)現(xiàn)唱”是他對自己初登音樂劇舞臺“自我修養(yǎng)”的一種調(diào)侃,但同時也是身為一名合格的演員過硬基本功的彰顯。
張祐維飾演司機“小王”在島上“稱王”
看“藍姍姍”如何拯救馬進,“陸小興”神卷“趙張總”
除此之外,藍盈瑩雖不是音樂劇演員出身,也是首次嘗試音樂劇,但她的努力與實力已經(jīng)獲得觀眾的認可與好評:“現(xiàn)場的演繹不僅是精彩,氛圍感拉滿”,“姍姍被藍姐姐演繹的增添了幾許色彩”,“唱的好投入,很喜歡你的表現(xiàn)力”。藍盈瑩的表演十二分入戲,她在舞臺上感情的投入至真,從角色內(nèi)心出發(fā),悲角色之悲,喜角色之喜。對于演員出身的藍盈瑩來說,她將角色情緒與微表情、臺詞功力與配合的肢體動作均表達的淋漓盡致,在感激同事們對她幫助的同時,藍盈瑩劇版“姍姍”上演了一出“拯救”馬進和自己的一出好戲。
“藍姍姍”起誓,藍盈瑩表演十二分入戲
“小興“的扮演者陸宇鵬被劇方稱為“最勤奮的演員”,雖然他以一己之力肩負起重要角色的表演,“陸小興”的出場,在全國巡演場次中占比超過80%,但這一角色的工作量之大,場次之多,對陸宇鵬來說也是首次嘗試。陸宇鵬無愧于自己音樂劇演員的身份,以實力演繹“小興黑化”前后的情緒反轉(zhuǎn)贏得廣泛的認可,尤其是他與趙穆宸扮演的“張總”的對手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趙穆宸作為音樂劇演員中的“實力唱將”,不僅盡興駕馭歌唱表演,將“張總”對女兒的愧疚與深切的愛表達的浸入人心,雖然“陸小興”設(shè)局神卷,但趙穆宸深刻的表達出了“趙張總”為了女兒甘愿放棄一切的決意。
“陸小興”設(shè)局神卷“趙張總”,趙穆宸為了“女兒”甘愿放棄一切
相較過往的演出,本次上海站的表演首次“四喜”同臺,黃渤、王天放、周可人、張祐維將如何相互激發(fā)出內(nèi)心深處的喜劇表達力?藍盈瑩、陸宇鵬、趙穆宸又將如何演繹自己的角色?本月23日,上海保利大劇院自見分曉——喜人歡樂同臺,好戲精彩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