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8位電影藝術家的回信,讓廣大電影工作者倍感振奮。作為其中一員,電影藝術家陶玉玲近日做客《藍羽會客廳》,分享了她收到回信時的激動心情,以及多年來扎根生活沃土、永葆影人初心的創(chuàng)作感悟。
以下是電影藝術家陶玉玲做客《藍羽會客廳》的訪談實錄
藍羽:近日您和7位電影藝術家收到了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勉勵我們廣大的電影工作者,引發(fā)了電影界工作者們深入的學習回信的重要精神。您還記得收到回信的那一天,是什么樣的感受和心情嗎?
陶玉玲:我就是忍不住的擦了自己的眼淚,總書記的每一句話都說到我們的心里了。我現(xiàn)在都91歲了,我要把每一項工作都很認真的做好,才對得起總書記對我們這些老一輩演員的鼓勵,才能夠把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化作實際行動,去為觀眾服務,為人民服務。
藍羽:其實每次大家見到您都特別的受到鼓舞,因為每一次您的出現(xiàn),您的發(fā)言,對于后輩的電影人來說都是一份激勵,也讓大家看到榜樣的力量。就像總書記在回信當中寫到的,希望你們繼續(xù)在崇德尚藝上做表率,能不能結合您當年的創(chuàng)作經歷,談談您對崇德尚藝的理解?
陶玉玲:首先一個演員,你的德要好。德是什么呢?我覺得就是為人民服務,這就是我們的德。那是在1956年,我20歲就演了《柳堡的故事》,主要是反映柳堡鄉(xiāng)民兵的真實故事。當然應該歸功于第一代女導演王蘋導演,當時她的先生去世了,她帶著悲痛,去拍了電影《柳堡的故事》。
藍羽:所以崇德尚藝的精神也是從前輩的身上傳承下來。
陶玉玲:對,王蘋克服了自己家庭多大的痛苦,是吧?但是她全身心的投入了中國的電影事業(yè),這就是我們的榜樣。
藍羽:當年您20歲,是怎么樣去深入生活下基層,然后更好的演好這個角色的?
陶玉玲:我們那個時候主要就是住在老鄉(xiāng)家里,跟老鄉(xiāng)一起割麥子,一起去勞動。王蘋對我的啟發(fā),說這個角色只要一個字,她到我耳邊這樣輕輕地講,二妹子給我們加一點“糖”,笑得再甜一點,再美一點,心里再開心一點,導演的啟發(fā)是很重要的。
藍羽:那個時候您為了這個角色去下生活和大家同吃同???
陶玉玲:是的,包括后來我演《霓虹燈下的哨兵》,角色叫春妮,是農村的支前模范。當時劇組到了山東,我就住在一個瞎老太太的家里邊,我每天起來我就要像部隊一樣的,給她把水缸都挑滿。每天晚上我們女同志回來總要洗洗,她有一個瓦罐子,她就放了一壺水,放在爐膛的微火里邊,這樣等我回來的時候水就是熱的,她說陶同志,熱水在爐膛里,你自己洗洗上床睡覺。后來我要離開她家的時候,她弄個手絹,包了10個雞蛋給我。
陶玉玲:老百姓對這些電影工作者這么大的支持,我為什么能演好春妮,為什么能演好二妹子,是因為深入了這些群眾當中去,他們對軍隊的感情、黨的感情就教育了我要把它再現(xiàn)出來??倳浗形覀円钊牖鶎?,深入生活,一個藝術工作者你不去深入生活,不去接觸基層,你怎么能體會到人家對黨的感情?
藍羽:現(xiàn)在說起來您都是印象那么的深刻,我覺得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才能夠讓您懷著這份對人民的感情,才能夠演好這些角色,才能夠真正的打動觀眾。您看您的那么多角色和作品受到無數(shù)影迷的喜愛,當年您有沒有受到很多來自影迷的一些信件?
陶玉玲:有,收到很多信,大概上百封信,有的就是說找對象要找像你這樣的,有的就是這樣的。
藍羽:是用角色名字稱呼您?
陶玉玲:對,所以一個電影它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我現(xiàn)在要回柳堡,柳堡都寫一個大標語,歡迎二妹子回娘家。
藍羽:您有什么樣的話想要寄予我們青年一輩的電影人們嗎?
陶玉玲:年輕的朋友們,你們在中國的電影事業(yè)上,在中國的文藝事業(yè)上,希望你們不負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你們盡心盡力拍好中國電影,講好中國故事,來反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反映我們的人民,還要反映我們的軍隊。我也老了,我也想帶個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我畢生的精力去為人民服務,奉獻我自己所有的力量。請總書記放心,我們這些老同志雖然90歲了,但是我們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