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還未結(jié)束,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就已經(jīng)開始預熱。行業(yè)權威媒體《每日銀幕》列出今年有可能參加威尼斯電影節(jié)種子選手的片單,記者也將有望入圍的華語片進行了匯整,從片單可以看出,今年威尼斯的星光絲毫不遜戛納。姜文、張藝謀、
陳凱歌、杜琪峰的新片更有望同時亮相,再加上
吳宇森將會獲頒終身成就獎,五大華人導演有望齊聚威尼斯。
華語大牌強者如云
結(jié)合華語電影目前制作的進度和影片的綜合素質(zhì)。記者了解到,
杜琪峰的《奪命金》,蘇照彬執(zhí)導的武俠片
《劍雨江湖》,王穎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的《雪花秘扇》,以及
劉冰鑒執(zhí)導,
胡兵主演的未定名新片都有望參加威尼斯電影節(jié)。
此外,
李玉執(zhí)導的《觀音山》和姜文的《讓子彈飛》,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以及韓杰的第二部電影《Hello,樹先生!》,都有可能入圍主競賽單元,參與威尼斯金獅的角逐。陳凱歌執(zhí)導的
《趙氏孤兒》,也有望赴威尼斯為影片宣傳造勢。
英美大腕齊聚水城
英美方面,多部由于制作周期沒有趕上戛納電影節(jié)的電影將有望轉(zhuǎn)投威尼斯。泰倫斯·馬立克的大作《生命樹》由于后期制作問題與戛納電影節(jié)擦肩而過,威尼斯就成了最好的去處。此外,
索菲亞·科波拉的《某處》(Somewhere),以及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從今以后》(Hereafter)都在電影節(jié)的搜羅目標之內(nèi)。而湯姆·霍伯的《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因為有
海倫娜·伯翰·卡特、
科林·費斯、蓋·皮爾斯等明星加盟,也被視為種子選手。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有望憑借《黑天鵝》(Black Swan)再度沖擊金獅,荷蘭人安東·寇班(Anton Corbijn)在
《控制》后推出了
喬治·克魯尼主演的《美國人》(The American),朱利安·施納貝爾的《米拉爾》(Miral)也是萬眾期待的大作,以著名登山者艾朗·羅斯頓(Aron Ralston)的真實故事為題材的丹尼·博伊爾芯片《127小時》(127 Hours),約翰·卡梅隆·米切爾(John Cameron Mitchell)的《兔子洞》(Rabbit Hole)邀請了
妮可·基德曼加盟,如果能入圍,將會使得水城增光不少。
布魯斯·羅賓遜(Bruce Robinson)的《萊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有
約翰尼·德普助陣,這部電影也讓人們有更多的期待。
羅伯特·羅德里格斯的《彎刀》從昆丁的
《刑房》中的偽預告片獨立成片,也有望在戛納掀起一陣“邪典旋風”。女導演朱麗·泰莫的《暴風雨》(The Tempest)女主角是海倫·米倫,這位威尼斯影后也有望再度駕臨水城。
英國電影方面也是人才濟濟,大衛(wèi)·馬肯茲(David Mackenzie)的《遺言》(The Last Word),凱瑞·福永(Cary Joji Fukunaga)的《簡愛》,
尼杰爾·科爾(Nigel Cole)的《達格南制造》(Made In Dagenham),
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的《失落的第九軍團》(The Eagle Of The Ninth),
彼特·穆蘭的《非執(zhí)行董事》(Neds),羅萬·喬菲(Rowan Joffe)的《布萊頓搖滾》(Brighton Rock)等電影都有望入圍主競賽單元或者地平線單元。
下一頁:歐洲風生水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