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營銷會現場
“4+1”計劃制片人白曄
“4+1”計劃制片人馮睿
香港鬼才導演
彭浩翔進軍內地,首部作品就是由“4+1”計劃(“4”代表4部名為《4夜奇譚》的短片,“1”代表1部將在院線上映的電影)監(jiān)制的,而隨著《4夜奇譚》4部短片的成功,這種網絡電影的操作模式也逐漸被更多的商家認識。20日,中國網絡電影營銷論壇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中國電影票房專家、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劉嘉,著名策劃人譚飛等齊聚北大,討論網絡電影的可行性。
尹鴻:傳統電影飽和了 網絡電影正該發(fā)展
尹院長一直在關注網絡電影的發(fā)展,也正是他將2010年定為中國網絡電影元年,昨日他率先發(fā)言,稱現在傳統電影占據的市場空間越來越擁擠,“我們一年我們生產500部電影,我們需要新的傳播通道”,這是網絡電影發(fā)展的一大原因。
他盛贊“4+1”創(chuàng)造的模式,并解讀稱:“我認為有三個特點,一是資源的最優(yōu)化;二是合作的互補化;三是效果的最大化,最終達到了投資者、媒體、創(chuàng)作者、觀眾都得益”,因此他大膽宣稱,“中國的電影因為網絡進入一個時代,今年是元年,它有多少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但是它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劉嘉:短片積累人氣 長片趕緊跟上
劉教授則從廣告植入開始自己餓發(fā)言,他表示之前曾在一些青年觀眾當中做了調查,結果發(fā)現觀眾并不反感《4夜奇譚》短片中三星的廣告植入,這無疑是網絡電影的一大優(yōu)勢。他表示,
《讓子彈飛》的制片人馬珂曾說自己的“野心”就是達到2000萬人次的觀影人次,“兩千萬觀影人次就是達到6個億,今年有哪個影片達到兩萬人次呢?就
《阿凡達》和
《唐山大地震》。但“4+1”因為4部短片說積累的效應,所以再拍攝長片時,我認為會非常成功”。
另外,劉教授也指出,從今年的賀歲檔看,
姜文的確給了觀眾一個驚喜,“但姜文的產量是比較少的,今年三部電影,都是
葛優(yōu)這樣也會引起很多市場的,但隱患也出在這里。就只有這幾個導演,是我們中國電影,對我們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兒,我們要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更多的新人,因此我覺得‘4+1’項目在這方面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先導”。
譚飛:長片和短片可以互動
著名的娛樂策劃人、影評人譚飛一上來就建議搭建一個平臺,“長期地、有規(guī)則地做(網絡電影),可以做成一個產業(yè)”。
由于最近《讓子彈飛》非?;?,譚飛就舉例稱,其實“《讓子彈飛》分成幾部短片,也完全是可以的。比如說鴻門宴那一幕,就可以做成網絡電影”,所以他從《讓子彈飛》身上看到網絡電影極好的前景。
白曄:網絡短片和產品周期同步
“4+1”計劃是由三星手機投資拍攝的,三星的手機部高級經理白曄20日則語出驚人:“我用了這個片子的版權,換了一個價值1個億的廣告費用!”
他坦言,三星在投資該項目之前,曾想過拍攝傳統的電影,在其中植入廣告;但后來發(fā)現,周期是大問題:“一個電影,從立項、籌措、送審,到搭建班子,拍攝后期、送審、走院線播出來,最短也通常要十個月左右的時間,但那時大家看到的是過時的產品”,而通過網絡電影,就能和產品的周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