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詹姆斯·卡梅隆監(jiān)制,
《阿凡達》3D攝影設備全新升級拍攝,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取景的真人實景澳大利亞影片
《奪命深淵》,將于9月9日全3D上映。影片改編自該片編劇之一安德魯•威特一次地下洞穴潛水探險時的親身經歷,他和探險隊員們不幸遇上山洪傾瀉險遭活埋,幾涉險境才靠水路逃出生天。這個生死一線的真人真事在卡梅隆導演的監(jiān)制之下,以3D的真實立體效果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讓全世界屏住呼吸。
《奪命深淵》的編劇安德魯•威特是詹姆斯•卡梅隆多年的合作伙伴,他還是一位著名的水底洞穴探險家。1998年,安德魯在澳洲納拉伯平原的一個地下洞穴潛水探險時,不幸遇上山洪傾瀉,15名隊員險遭活埋,他們以不懈的求生意志屢涉深水險境,尋得通往大海的水路最終獲救生還。這次給安德魯留下深刻烙印的經歷,他第一次講給老友詹姆斯•卡梅隆時,立即引起卡梅隆濃厚的興趣,“當安德魯告訴我《奪命深淵》的概念時,我就十分喜歡。” 兩人于是決定將這件真人真事搬上銀幕。安德魯•威特親自監(jiān)制并編劇,在真實經歷中寫入了絕境之下父子情深的感人故事,這對關系惡劣的父子共渡患難,求生的意志將二人在生死關頭再次聯(lián)系起來。
卡梅隆和安德魯二人曾經一同冒險,潛入海底深處探索從未曝光的海底世界和海洋生物,為紀錄片《深海異類》搜集資料,又潛入泰坦尼克號為深海紀錄片《泰坦尼克號之深淵探秘》做準備。在這些過程中,他們發(fā)明了一套新的攝影技術,方便在極端的拍攝環(huán)境中,營造“非一般”的電影感。而這套系統(tǒng),就是卡梅隆在拍攝《阿凡達》時使用的3D攝影系統(tǒng)。
當《奪命深淵》的概念才剛剛形成時,詹姆斯•卡梅隆就打算用3D進行拍攝,因為3D技術能在這部電影里產生幽閉恐懼感。片中的幽閉感和硬件技術完美結合,以3D形式展現出完美無暇的立體影像,觀眾有如置身其中。再沒有什么環(huán)境比一個幽閉的洞穴更適合以3D來展現,《奪命深淵》與3D技術配合得天衣無縫。
一部好的電影,擁有的絕不僅僅是完美的視覺效果,卡梅隆表示:“就算技術有多先進,我們都不會忘記一部好電影最重要的除了是高科技之外,還要有好的故事、意念、想象力和影像等等。我十分相信《奪命深淵》這個故事會感動你。探索不同的人在面對生死一線的壓力下,如何于陌生的環(huán)境中自處和求生。這是一個關于逆境求生和自我發(fā)現的故事。”
9月9日,《奪命深淵》全3D上映,將用最完美的3D視覺效果,展現絕境中的父子深情。最豐滿感人的真實故事,呈現為最置身其中的3D視覺體驗,《奪命深淵》在今秋的影院為你帶來感情與感官的雙重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