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自編自導自演的《南泥灣》
6月26日,
陸川的父親、知名編劇
陸天明在微博上發(fā)文,稱遭到昵稱為“
彭丹帝國軍團”的網(wǎng)友的恐嚇,因為自己批評彭丹自編自導自演的
《南泥灣》“假得不能再假”。微博發(fā)出后引發(fā)不少網(wǎng)友圍觀,有網(wǎng)友認為,影片宣傳“南泥灣精神”應該肯定,陸天明太不淡定了。大部分網(wǎng)友支持陸天明的想法,認為任何影片都應該經(jīng)得起批評。
陸天明開罵
香港女星彭丹曾被冠以“艷星”的稱號,近年來,彭丹開始轉型做“紅色藝人”。近日,由其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南泥灣》舉行看片會,引發(fā)作家陸天明的“吐槽”。他在微博上稱:“彭丹自編自導的紅色革命電影《南泥灣》假得不能再假,有一位專家因無法忍受,在看片現(xiàn)場幾度起立要退場。”微博發(fā)出后,遭到彭丹粉絲圍攻,甚至有人聲稱要“弄死他”。對此,陸天明十分氣憤,他認為自己對《南泥灣》的批評“只是客觀的藝術評價而已,難道這都不被允許嗎?”不少網(wǎng)友在微博后的評論中支持陸天明,認為僅僅批評了一部影片就遭到恐嚇,太匪夷所思。
影片《南泥灣》在豆瓣上只獲得2.4的評分,更有部分網(wǎng)友打出一顆星的超低評價。彭丹在拍攝《南泥灣》之前,曾認為中國在“精致而有票房”的主旋律大片這方面差得很遠,還需要眾多電影人去挖掘。于是在影片《南泥灣》中,彭丹讓女主角變成了啞女,有了洗澡戲和吻戲。女主角的男友犧牲在前線,自己因喉嚨受傷留在部隊,卻在戰(zhàn)火生涯中迅速愛上了另一位革命戰(zhàn)士。
網(wǎng)友也吐槽
這樣的改編讓不少影迷無法接受,北斗星投資公司總經(jīng)理吳立峰說:“終于看了這場遲到的《南泥灣》,必須承認,無論視效或影音,這部小成本制作與大片相比,差距不是一點兩點,選題與取材也不如
徐崢和
趙薇,票房不佳是理所當然。”網(wǎng)友“悅來悅強哥”說:“上周五組織觀影《南泥灣》,少見艱苦樸素鏡頭,通篇是集出品人、制片人、導演、主演、剪輯五位于一體的彭丹上演了一幕拉墜馬、斗餓狼、取井水、嘗毒草、制皮影、偷鐵軌、草人借彈、聽聲辨位、彈無虛發(fā)、百步穿楊的情景,一次次的跌倒、摔倒、趴倒、坐倒,一張張正面、側面特寫,個人史詩傳記,服了!”一位天涯網(wǎng)友看完片,也認為該片太矯情,很多情節(jié)不合理,他說:“最可惜就是‘南泥灣’這3個字,不說了,生氣。”網(wǎng)友“線粒體也”則勸陸天明說:“沒看過這片子,但起碼宣傳南泥灣精神是好的,片子本身水平咋樣另當別論。陸老師需要淡定。”
改編應得當
6月26日接受記者采訪的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一部主旋律影片應該經(jīng)得起市場的考驗,經(jīng)得起觀眾的鑒定,不然這樣的影片就失去了它本身傳播正能量的意義。對于彭丹此前拋出的《南泥灣》“不在乎”票房成績的論調,編劇yoyo并不認同:“并不是思想深刻的主旋律影片,就一定不能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贏。”他認為,對于這幾年中國電影來說,好看又有票房的主旋律大片不在少數(shù),比如
尹力導演的
《云水謠》,叫好又叫座,2006年上映10天后票房就突破了2600萬元人民幣;再比如
陳德森導演的
《十月圍城》,在豆瓣上獲得7.7的高分,更是當時的票房冠軍,“這些主旋律影片不僅在內容的思想性上深刻練達,更在表達的藝術性上引發(fā)了觀眾的共鳴。” 影評人小米認為,對于一部主旋律影片來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創(chuàng)作的法寶。“如今大家都在說‘接地氣’,主旋律電影也是如此,主人公可以有個性、有爭議,題材也可以多元化,但前提一定是敘事得體,改編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