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海報
電影網(wǎng)專稿 不是“那些年”、不是“致青春”、更不是什么小妞電影,
《脫軌時代》是一部男性視角下的愛情文藝片,很現(xiàn)實也很有營養(yǎng)。如果你還想好好愛一個人,而不是想炫炫男友,抑或?qū)ふ壹で镺ne Night Stand,那不如抽空去看看。但倘若你還做著尋找2千或叫獸的泡沫夢,那還是留在家看韓劇,好好幻想比較開心些。
說《脫軌時代》是男性視角的影片,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氣,該片根據(jù)
高雅楠的人氣小說《如果不能好好愛》改編而成,打得本是女性視角的牌。但如果你仔細品味影片,你會發(fā)現(xiàn)在監(jiān)制
陸川和導(dǎo)演
五百的打磨下,該片卻是以男性視角在看待出軌、離婚、女性選擇等問題。
相比較時下的那些愛情片,讓人困在青春回憶的沼澤里無法前進,懷念的美好和幼稚胡鬧的小性子,又讓女人的心智倒退了十幾年而言。還好終于出現(xiàn)了《脫軌時代》,讓這些直接幻滅,對女性觀眾來說多少是個福音。
不能說《脫軌時代》樹立了女性正確的婚姻愛情觀,但確實對于在這個防閨蜜、防小三、甚至還得防基友的脫軌時代中,女性在婚姻中該何去何從值得深思。有關(guān)這一點,《脫軌時代》說得很明白,而且是以男人的名義——不要怨天尤人,一副為愛復(fù)仇的姿態(tài),女人要為自己而活,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當(dāng)然,一個離婚女人有多大的機會可以被富二代弟弟愛上,其實影片不過也只是為了鼓勵女性鳳凰涅槃而大膽假設(shè),不用去較真計算這個幾率,電影終歸還是電影嘛。
而對于廣大男同胞來說,《脫軌時代》能夠讓他們更加了解女人的需求,信任與謊言的嚴重性,還有綠茶婊的心機……男人往往是不成熟+沖動的,做錯事情后又常常不知所措,道歉不得其法。所以當(dāng)
潘粵明認錯說出“除了你,沒有一個女人能在乎我們這樣的家了”,他得到的卻也只能是
張靜初“除了你,也沒有人可以傷我這么深了”這樣冷冷的回答。
《脫軌時代》最后給了觀眾一個開放式結(jié)尾,但從整個故事發(fā)展來說,張靜初和潘粵明基本很難破鏡重圓。愛情中沒有后悔藥可吃,一旦錯過彼此,很難再重拾舊夢。男人就算想出軌,也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是否能Hold得住最終結(jié)果才好。
《脫軌時代》的格局不大,但卻有值得深思的地方,這一點已經(jīng)好過很多嘩眾取寵的電影。作為一名80后的長篇處女作,導(dǎo)演確實還未能在全部90分鐘的整體把控上做到游刃有余,影片在后半段節(jié)奏稍有脫節(jié),不過整體流暢完整,好過某些票房超過7億元的“大片”。
演員方面,《脫軌時代》的陣容不能算是什么大咖,也不具很強的票房號召力,但張靜初和潘粵明的演出確實非常精彩。當(dāng)然,該片也不乏有趣的生活化臺詞,調(diào)和了一下影片壓抑的整體色調(diào)。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耶路撒冷的風(fēng)光真的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