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電影網訊 隨著電影《無問西東》的上映和口碑一邊倒式的好評,女導演這一職業(yè)群體再次進入觀眾們的視野。做導演不易,做一個女導演就更加不易。女導演因為其自身情感的局限性,能夠駕馭的題材大多以情感細膩的文藝風,小清新式的戀情,喜劇題材以及都市男女的愛情保衛(wèi)戰(zhàn)為主。以下十位女導演,是中國內地青年女導演中的翹楚,近年來全部都活躍在大銀幕上。

李玉
李玉是中國內地少有的堅持拍文藝片的女導演之一,1996年因執(zhí)導《姐姐》正式踏上導演生涯的征程。李玉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片是《今年夏天》,而后又知道了《紅顏》、《蘋果》、《觀音山》、《二次曝光》、《萬物生長》,李玉算是一位高產導演,也是從文藝范兒轉型到懸疑片比較成功的一位導演。

徐靜蕾
徐靜蕾應該是被稱為“娛樂圈才女”的第一人,因演《將愛情進行到底》被觀眾所熟識,此后又獲得過多個表演類獎項。轉型做導演后,收獲也頗豐。徐靜蕾首執(zhí)導筒,便憑借電影《我和爸爸》獲得了金雞獎導演處女作獎。此外,徐靜蕾更是因《杜拉拉升職記》成為內地首個票房破億的女導演。徐靜蕾在女導演當中也屬于比較高產,除上述的兩部作品外,《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夢想照進現(xiàn)實》、《親密敵人》、《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綁架者》等都是出自徐靜蕾之手。

李芳芳
李芳芳是娛樂圈的才女之一,早在16歲的時候就出版了散文集《十七歲不哭》,這本書相信很多80后都不會陌生。后來《十七歲不哭》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主演有當時還是小鮮肉和小鮮花的李晨、郝蕾等。后來李芳芳畢業(yè)于美國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研究生院導演系,是著名導演李安的同門師妹。李芳芳導演的處女作《80’后》入圍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第二部大銀幕作品《無問西東》目前正在公映拼殺賀歲檔。

董董
董董在女性導演甚至在年輕導演中,算是比較特別的一個,其導演處女作并沒有像其他導演那樣按女性天性選擇拍攝愛情片、文藝片等類型影片,而是選擇了國內幾乎無人觸及的冒險題材影片進行拍攝。《暴走吧,女人》是一部純戶外題材的電影,影片取景地及拍攝手法不乏“爺們”的氣質。當年《暴走吧,女人》很受海外觀眾喜歡,片花開創(chuàng)了中國電影首次登陸紐約時代廣場的先河,并得到路透社、美聯(lián)社等海外媒體的報道和高度關注。此后,董董又十分“爺們”地集結六小齡童等86版《西游記》師徒四人首聚大銀幕,拍攝合家歡喜劇電影《財迷》,該片也將于2018年上半年上映。還有報道稱,董董將聯(lián)合中國第一編劇蘆葦重攝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同樣很“爺們”,有沒有?

薛曉路
薛曉路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之前,一直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2010年因執(zhí)導電影處女作《海洋天堂》,獲得了第七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導演”,兩年之后薛曉路憑借《北京愛上西雅圖》再次獲得了“最佳新人導演”獎,而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則讓薛曉路成為華語影壇單片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金依萌
金依萌對電影商業(yè)元素的掌控能力,就連有的知名男性導演都望塵莫及,《非常完美》和《一夜驚喜》這兩部戲就是對這一評價的最好見證。金依萌孩曾被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評為“亞洲新生代”,這也是是中國內地唯一獲此殊榮的女導演。

馬儷文
馬儷文在女導演中也是比較高產的,處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上映后,陸續(xù)有《我們倆》、《我的名字叫劉躍進》、《桃花運》、《巨額交易》等作品被搬上了大銀幕。

張末
張末是這批年輕女導演中唯一一個星二代,出道前在老爸張藝謀《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的劇組耳濡目染。首次執(zhí)導電影《28歲未成年》就和老爸張藝謀幾乎在同一檔期打擂,并最終以1.29億的票房成績收官。

張歆藝
張歆藝在娛樂圈被稱作“二姐”,看慣了張歆藝演戲,突然再看到她就成了導演了,其首次執(zhí)導的電影《泡芙小姐》也即將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