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第一部電影,選擇的是文藝電影《空巢》。
來源:犀牛娛樂
流媒體平臺依然在影視領域躍躍欲試。
繼字節(jié)跳動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接連上線《囧媽》《大贏家》等院線電影之后,快手也開始入局,在微博上新注冊的“快手影視”在5月8日發(fā)布第一條微博,宣布上線平臺首次合作并在線上發(fā)行的院線電影《空巢》,并選擇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零點起在快手放映廳獨播。
快手抖音的“影視”野心
快手第一部電影,選擇的是文藝電影《空巢》,影片改編自作家薛憶同名小說,講述在房間內外,一位空巢老人與保健品推銷員、警察之間所發(fā)生的溫情故事。該原著小說曾榮登“百道網”2014年中國小說百強排行榜首位。
該片導演張唯,曾經導演過個人首部電影《北京草原》,后又拍攝《打工老板》等影片,影片大部分呈現邊緣人群生存狀態(tài),相比抖音、西瓜視頻選擇的合家歡喜劇類型電影《囧媽》《大贏家》,快手的首部上線電影則對準溫情、人文關懷主題,快手平臺的官方賬號“快手放映廳”也發(fā)布多條相關視頻為電影預熱,還得到廣東省委宣傳部、深圳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
目前來看,影片整體熱度還比較有限,相比于已經播出幾部電影并獲得較大關注的抖音,快手在影視方面還屬于摸索階段。
不過可以看到,不滿足于停留在電影片段傳播、表情上線等短視頻宣發(fā)層面,短視頻平臺已經開始嘗試積極深入布局影視行業(yè),涉及制作到播出,加上疫情推動,使得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短視頻平臺也在上線影視劇延伸服務。前不久抖音與貓眼專業(yè)版聯合上線熱度榜,包含抖音劇集榜、抖音綜藝榜、抖音電影榜,覆蓋電影、劇集、綜藝等影視項目在各大播出渠道的熱度,通過平臺龐大的日活躍數據,為影視行業(yè)從業(yè)者制定宣發(fā)策略帶來參考。
短視頻平臺入局 ?攪動影視行業(yè)
疫情期間,短視頻平臺如快手、抖音等流媒體平臺的用戶增長明顯,根據QuestMobile數據,短視頻在春節(jié)期間的日均活躍用戶增量排名第一,超過8000萬。
當下,追求增長依然是各大頭部短視頻平臺的目標。一直以來在北方與下沉市場占據優(yōu)勢的快手,為了刺激存量與增長,需要短視頻、直播以外的新故事,近來影視方向也成為快手的內容目標。
從去年開始,快手在電影方面就有相關動作。2019年9月,快手的運營主體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出現變更,新增電影發(fā)行、電影制作。
在制作類型方面,快手利用UGC優(yōu)勢,主要以“UGC內容為素材”的自制紀錄電影為切入點,多次推出“紀錄電影”。比如今年4月份,快手就與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清影工作室聯合發(fā)起首部手機抗疫公益紀錄片《手機里的武漢新年》上線,全片包含77位作者,由112條快手短視頻制作而成,全長18分鐘。
院轉網的明顯優(yōu)勢,甚至改變了部分片方未來的放映策略。Jeff Shell就曾公開表示過,線上付費點播成績超過預期,在未來電影院重新開門之后,他們還計劃將新片“以兩種形式(院線和線上)發(fā)行”。
疫情期間,流媒體平臺Netflix則繼續(xù)院轉網的做法,將派拉蒙的喜劇電影《愛情鳥》和傳奇影業(yè)的《福爾摩斯小姐》轉到平臺進行首映。
回到國內,在春節(jié)期間,字節(jié)跳動旗下的抖音、西瓜視頻等應用,宣布與歡喜傳媒合作,該做法曾引起過不少院線爭議。
但不可否認的是,院轉網對于片方而言,屬于在疫情期間將風險降到最低的行為。在疫情期間,流媒體平臺的用戶增長明顯,流媒體成為大部分用戶宅家期間主要關注的應用;影片借助平臺的流量優(yōu)勢能夠獲得一定收益,采取網絡發(fā)行的渠道也較為合理。
不少案例已經讓部分制作方看到短視頻平臺的優(yōu)勢,隨著疫情結束,選擇院線與線上同時發(fā)行的方式或許會越加普遍。對于平臺而言,《空巢》或許只是開始,快手未來可能會在影視方面加速布局。
歡迎大家掃碼關注《綜藝報》新公號“視聽廣電”
購買請見微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