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電影
微米是認真的
《星際探索》號稱是2019年美國科幻懸疑劇情片,故事圍繞在主角父親單獨執(zhí)行海王星任務(wù)并被認定失蹤二十年后,為了找出外星生命情報的跡象,工程師布萊德彼特飾演一名航太工程師羅伊·麥布萊德。
決定穿過太陽系去尋找可能生還的父親,同時也想得知他任務(wù)失敗的原因。為了尋找20年前在任務(wù)中失蹤的父親(湯米李瓊斯飾),他的父親啟程外太空尋找外星智慧生物,失蹤在茫茫宇宙,他不惜跨越宇宙星系間,羅伊只為了尋找父親可能仍生還的下落。然而,卻在旅途中發(fā)現(xiàn)了對地球造成極度威脅的另外秘密,可能會對整個太陽系產(chǎn)生影響。
《星際探索》于2019年8月29日在第76屆威尼斯影展上舉行全球首映,預算8000萬~1億美元,但票房目前(2019/9)5070萬美元。導演葛雷將《星際探索》的故事與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黑暗的心》做了比較。他希望該片的特色是在電影上最真實的太空旅行描寫,太空對我們非常敵視。
《星際探索》的開盤成績被拿來與另一部太空劇情片《登月先鋒》,該片獲得了影評人的高度贊揚,但觀眾的反應(yīng)冷淡,票房不佳的原因很多。
這部電影完全符合好萊塢的制作條件,也就是這部在太空星際間冒險的電影,場面壯觀必須在電影院看,而且是必須要是很好設(shè)備的電影院,想想看,這種電影如果放在電視上看,那就不必看了,因為這就是大的電影院的視聽環(huán)境是適合放這種特別設(shè)計的場面故事。
這部電影與其說是一個救援任務(wù)的星際探險,還不如說是一個心理學解父子之情的解謎游戲,布萊德彼特費了千辛萬苦,到最后想去見見他在冥王星的父親,想解開他心中多年來的不滿謎團,中間過程把場景放在月球、火星、及冥王星的太空站,只不過是這場父親尋親之旅的是一個包裝過程,而這過程有美麗的太空風景,這就是一個在電影院必須去看的理由,但是如果把這部電影的劇情架構(gòu)放在美國,也就是布萊德彼特在洛杉磯,想要去紐約看他的父親,故事也就是如此而已,月球上海盜就變成地球上的強盜,沒道理,就是美國好萊塢在劇情包裝上的功夫。
當然這后面也包含了許多非常復雜的場景設(shè)計與對太空科技上的了解,所以這部電影事實上可以了解制作者在太空科技上的一些認識。
可惜的是,依照劇本編劇的概念來看,這個故事是不能夠成立的,因為現(xiàn)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老早就已經(jīng)公布,幽浮或者是高等智慧文明,老早就在我們地球出現(xiàn)非常多的頻率,并且和秘密的政府組織有一些合作,所以這部電影最終談是在探索外太空的高級智慧生物的渴望,這是一個對太空科學家的一種藐視,也就是太空科學家已經(jīng)認為,人類絕對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物,而且并不屬于高等生物,在宇宙中存在,所以這部電影在尋找父親的過程的整個總概念上來看,是有點過于疏忽。
劇本中有一些漏洞,第一個漏洞就是父親在最后決定不返回地球的想法,來得非常的突然,第二個是當主角返回地球的時候,在下墜中重力改變的不適情況下,他如何能返回地球?又如何能在地球到達的太空艙在被扶出來?而不是抬出來?這都是在對現(xiàn)今太空科學上的一種不了解。
這部電影說是一種心理分析劇,主要是有太多的主角自言自語的對話,不是要讓自己聽到,而是要讓觀眾聽到,許多觀眾在聽到之后,都進入夢鄉(xiāng),這也是這部電影票房不佳的原因,從編劇的角度上來看,如果安排一個機器人,或者是寵物,主角對他們講話,還有一點可開心的,但是在他自言自語又夾雜與人的對話中,全然是讓人有點按耐不住。
月球上的戰(zhàn)斗,試圖描述出一種緊張與人性的衝突,但也表現(xiàn)出太空政府的無能,劇本中的確有一些不清楚的伏筆,也就是在人性斗爭的政治考量上,有一些劇情黑洞是無法明白說的。不過星際探索這部電影想看看酷炫的場景應(yīng)該是可以的,畢竟它花了將近6千萬美金的預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