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啟忠
編輯|如 今
截至10月8日長假結束,放映8天、票房達到13.8億元,即將超越《瘋狂動物城》創(chuàng)造中國內地市場動畫電影單片票房亞軍好成績的《姜子牙》,卻遭遇了影迷平臺豆瓣評分從7.5到7.0分的沉降。觀眾肯定其特效的奇幻與酷炫,甲骨銘文、青銅器皿、玄鳥神獸等傳統(tǒng)文化的玄秘與驚奇,但是對于劇情敘事則是多有微詞。故對于影片中部分故事線接續(xù)的弱隱或者斷裂的深刻原因,有待揭示。
01
多重世界間縫合中的斷與續(xù)
評論者多將該片與《哪吒之魔童降世》《功夫熊貓》等單線行進、強敘事類型的國內外動畫電影進行比較后,認為《姜子牙》的劇情線索有些凌亂,情節(jié)轉折的動力不足或者不鮮明,以至于觀眾對于劇情的理解晦明不定,甚至斷續(xù)凌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姜子牙》對于故事世界的設定有些繁瑣。
一般而言,世界上票房成功且好評度高的動畫電影,如《瘋狂動物城》《獅子王》《飛屋環(huán)游記》等,故事發(fā)生在單一的角色世界。而部分動畫電影中角色的世界是兩個,如義體人與人類的《攻殼機動隊》、人類社會與鬼魂世界的《尋夢環(huán)游記》、人類與異族的《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高科技與人類日常生活的《超能陸戰(zhàn)隊》等。這些影片在矛盾構建時候,采用了以人類為主、相對單線條的方式,細膩刻畫了角色的內心世界,也便于觀眾清晰理解故事的整體框架。
相形之下,《姜子牙》中存在人類(蘇妲己)、妖(九尾狐與小九)、神(師尊、更高級的神仙、玄鳥等)、怨魂(人類的怨魂與狐妖的怨魂)四個族類。其中,人類除了對九尾狐附身蘇妲己的歷史進行補敘之外,一般沒有直接展示;而包括狐妖族和人類的怨魂,是以群像性的符號化方式存在。至于神仙,除了面目神隱、造型可見的師尊之外,以玄鳥為代表的更高級的神仙,在冥冥之中發(fā)揮著世界運行的作用??梢?,《姜子牙》構置了四個世界的故事空間,而在影片時長既定的情況下,在神仙與狐妖的犬牙交錯的矛盾中,既要敘述各自的前世今生,還要穿插、升級矛盾對抗的烈度,這種故事的難度可想而知。
一些角色的凌空出場后,僅僅進行臺詞的補充,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例如,小九是有肉身和一些靈力的狐妖,她曾經(jīng)是九尾妖狐的元神;但是在九尾妖狐的肉身被斬除之后,只是剩下了靈魂。那么小九的肉身從何而來呢?這個關系,沒有清晰交代。同樣,影片中的小道具骨片風鈴,很是沉重和深意,其功用是“風吹骨響、可慰亡靈”。不過在殘垣斷壁、荒無人煙的幽都山路上的一個山谷,冤魂潛伏,小九手上的幾滴血,引發(fā)了怨魂的暴躁興起,姜子牙被一個魚骨怪物纏身而險些喪命,此時一個骨片風鈴緩解了怪物的心情,讓姜子牙轉危為安。骨片風鈴從何而來?這在影片中也沒有交代。骨片風鈴作為莫名其妙出現(xiàn)的道具,雖然完成了其情節(jié)推動功用,卻留下了斷碎的縫隙,影響了觀眾對于劇情理解的連續(xù)性。
另外,影片對于仙界的設定,增加了敘事難度。更高級別的神仙只有在姜子牙砸毀了天梯之后,才降罪于師尊。觀眾可能會質疑或者困惑,無所不明、圓融貫通的更高級的神仙,為什么沒有早一點明察秋毫之末,洞悉師尊的貪念和為非作歹,盡快地避免戰(zhàn)爭引發(fā)的生靈涂炭并避免姜子牙的不白之冤呢?派出了玄鳥,來短暫地安慰冤屈亡靈和孤魂野鬼,是敷衍了事的不作為,還是圓智沒有融通?仙界的運行法則是什么呢?盡管《姜子牙》表面上渲染了仙界的唯美與離幻,但是其功能和表現(xiàn)說明,《姜子牙》中仙界的設定不再是傳統(tǒng)的仙界,反而是以紂王為代表的人類社會的層階制與叢林法則的一種映射和復制,影片僅僅是做了虛化與美化而已。
更讓人齒冷的是,影片在神仙內部暗設了一個“無間道”的情節(jié)。而“無間道”的電影模式要仰仗一部故事片的容量以及綿密縫制,才能做到天衣無縫。而在《姜子牙》中,這個“梗”的鋪墊與展開,必然擠占或者切除了其它線索的連續(xù)。
可見,創(chuàng)作者在《姜子牙》中蘊藏了過多的深度思考,出現(xiàn)一些凌亂,利弊共存。其利在于,線索多頭、斷續(xù)的故事,有利于觀眾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空間,進行故事再度編織,故該片拓展了國產動畫的表述容量和成人向類型。
02
對于善惡的爭訟與激辯,極具情感的撞擊力
姜子牙手持金劍斬除九尾狐妖時,目睹了狐妖身體內部的元神,心生一絲善念,只是斷除了九尾狐妖的肉身,放生了其靈魂,從而招致靜虛宮師尊的貶斥,在人間的北海修行以斷除“幻象”。十年飛逝,形如槁木的姜子牙依然念念不忘。直到發(fā)現(xiàn)了“小九”腳上的宿命鎖之后,本片開始了“偵探”風格的敘事。事實真相確實如九尾狐妖所言:通過宿命鎖,九尾狐妖與蘇妲己相連,造成了狐妖禍害人類之后,師尊背棄了將狐妖升仙的諾言,手刃妖族,并依靠這些“功勛”而統(tǒng)治三界。
所以,姜子牙與師尊的分歧表面上是“救一人”還是“救蒼生”,不僅是“一與多”的交換關系,而是師尊所謂的舍的一人——蘇妲己,已成了師尊眼中的廉價且麻木的工具和砝碼,故“舍一人”實則是師尊貪權霸世的虛偽托辭,在姜子牙“一人如露水、蒼生如江河”的智辯前不堪一擊。這種對于善惡的爭訟與激辯,極具情感的撞擊力和深度的哲學色彩,與希臘神話《安提戈涅》中的故事頗為相似。
《安提戈涅》描寫了底比斯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弒父娶母后,盡管留下二子二女,依然離開王位,流浪并客死他鄉(xiāng)。為爭奪王位,一子波呂涅刻斯率岳父城邦的軍隊攻打底比斯,另一子厄特俄科勒斯率底比斯軍抵抗,兄弟二人都戰(zhàn)死沙場。他們的舅父克瑞翁趁機繼任底比斯城邦的王位,下令將波呂涅刻斯暴尸荒野,并對敢埋葬波呂涅克斯者處以死刑。俄狄浦斯之女、波呂涅克斯的妹妹安提戈涅認為,即使哥哥叛徒,死后也應當?shù)玫桨苍?,因為入土為安是天神制定的永恒不變的不成文法?!栋蔡岣昴返慕裹c是難以判定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場的善惡觀,克瑞翁身上帶有反“人道”、偽“理性”的詭辯色彩,而安提戈涅身上帶有反“理性”、偽“人道”的激辯色彩,二者分別代表的是城邦利益和家庭情感。
類似于此,師尊的“救眾生”而舍一人的詭辯,被姜子牙的“一人不救”難救眾生的慈悲觀所撞擊。姜子牙認為,師尊的言論,有悖于正義與公平的天理,姜子牙的這種生命觀,必然衍生出人、神、妖都不可不救的擔當與濟世情懷。當師尊的惡行昭然于世的時候,姜子牙發(fā)出了“愿天下再無不公”的宏愿,砸毀了人類誤以為能夠救贖人升天的天梯,這是一種“粉身碎骨渾不怕”的決裂。最終,師尊得到了更高一層神仙的懲治,這更加印證了天道恢恢、不分族類的普適性,強化了姜子牙悲壯的正義性,也化解了觀眾難以遏制的悲憤。
03
幽默不是強甩的包袱,而是有“意味”的機智言辭
《姜子牙》除了敘事的凌亂外,影片中的有些臺詞過于粗俗,如果說開片中的三個小男孩以及酒館中的怪物的粗俗,觀眾可以理解為他們生活在窮鄉(xiāng)僻壤所致,申公豹的粗疏是基于十年的苦修而無望的惱怒,但觀眾的理解不等于就達到創(chuàng)作者期待的喜劇效果。
粗俗的臺詞,除了塑造角色性格,本意在增加一點幽默,調節(jié)影片的敘事節(jié)奏。但是,《姜子牙》中的臺詞粗俗段落,沒有令觀眾浮想的想象空間,更沒有貼合角色的心理。例如,長久地枯坐水邊垂釣的姜子牙成了雪人,卻將上鉤的青魚放生了。申公豹說:你連魚都放,為什么不能放自己一馬?放生青魚,是善的修行,但姜子牙沒有放棄自己的本真,沒有因為被貶下凡而拋棄自己的真性,更沒有對師尊等神仙妄加的“執(zhí)著妄相”所懾服,所以他是在執(zhí)著于不升即墜的純凈的本真心性。如果向師尊致歉,雖然可以恢復神位,卻墮落了燦然的真性。申公豹作為曾經(jīng)的仙人,難道不理解這種機制嗎?所以,申公豹的臺詞,貌似幽默,其實是一種不切主題的“機智”,木然而堅定的姜子牙側身而過的時候,申公豹又說:蒼蠅不抱無縫的蛋。其實,這是用凡人眼中的客觀屬性的判定,是在進一步誘導姜子牙??梢?,二者貌似志同道合,但不僅是性情不同,修煉的心性方面亦不在同一層級,甚至讓觀眾懷疑申公豹來自靜虛宮的身份。所以,這種缺乏智慧的隔空碰撞,只能顯得申公豹的淺薄。
相反,充滿市儈習氣的酒館老板,見到光臨酒館的姜子牙,尤其是眾人都冷面斥之為“三界敗類”的時候,老板卻說“要么看得開,要么就認栽,認了就可以回去了”,這符合其商人身份和心理的臺詞,是在智慧、庸俗之間跳躍,反而有一些靈動。但是,當狐妖小九出現(xiàn)在酒館,詢問是否有前往幽都山的地圖時,老板卻滑稽地說出民俗信物、生活小百科之類應有盡有的饒舌臺詞。這種取悅于當代人的臺詞,明顯跳脫了一個遠古的怪物身份。
同樣,酒館的小藍色動物在公牛的酒碗中撒尿是公然的,卻沒有引發(fā)在場的怪物責怪,反而讓公牛誤喝了。這種照搬一些電影橋段的設計,已然沒有了令人發(fā)笑的新鮮活力。當躲避公牛懲罰的小藍色怪物逃到了母親的懷抱中,其母親更加粗俗無禮,要對欺負自己孩子的人“大卸八塊”,這種不問青紅皂白就模仿孫二娘似的無厘頭臺詞,更沒有了逗笑的動力。至于昔日暴虐成性、濫殺無辜的紂王,死后卻被冊封為像愛神丘比特一樣的姻緣神,盡管對于蘇妲己的愛是刻骨銘心,但其見到小九時候,不是欣喜與親近,反而是淫蕩與輕浮,同樣遠離了幽默感。
筆者分別兩次走進電影院觀看此片,觀眾對于影片的幽默段落的設計,都沒有發(fā)出笑聲。相反,在影片結束之后的彩蛋部分,看到了哪吒的貪吃與米粒掛腮的段落,孩子們反而笑聲不斷。如果說小朋友不理解一些別有意指的臺詞,還可以理解,但是成年觀眾也沒有發(fā)出笑聲,說明這些幽默的臺詞,僅僅是小品風格的強甩的包袱,而不是電影的含有“意味”的機智言辭。
盡管《姜子牙》有些許的不足,但其票房的成功某種程度上說明觀眾對于這部影片的優(yōu)秀品質的肯定和贊許。作為仍處于奮起階段的國產動畫而言,本片的探索性和實驗性,為國產動畫積累了經(jīng)驗。
動畫電影作為一種娛樂性的文化商品,參照國內外的成熟敘事模式還是一種穩(wěn)妥的商業(yè)運作方式。另外,國外的一些動畫電影中,一部影片不同的段落和臺詞,都由更加細化的幾個撰寫小組來完成。相反,如果原有的團隊、簡單復制一部成功動畫電影的風格,或者透支消費一部影片的IP,票房則是公正的評價。如詩意雄渾的《獅子王1》1995年獨步天下之后,追求雜耍和小品風格的兩部續(xù)集,上映即遭遇票房慘敗,至今已杳無人知,便是明證。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shù)字藝術學院副教授)
聲明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