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2》完結(jié)幾天了,像戒斷反應(yīng)一樣,心底始終有不適應(yīng)和小失落。不夠看,舍不得,也期待下一部可以早點出來。
本來擔(dān)心這部劇結(jié)束了,也沒劇可看了,但沒想到最近一部新劇,讓我重新獲得了追劇的快樂。
這部劇,就是1月12日剛開播的《山海情》。

這部劇講的是90年代初,寧夏西海固地區(qū)貧困群眾移民搬遷,脫貧致富的故事。毫無疑問,這是一部主旋律電視劇。
可能很多人一聽到“主旋律”三個字就會避而遠之。但《大江大河》等劇,證明了在主旋律的題材框架中,仍然能誕生出有趣、好看、精彩的故事。
更何況,《山海情》的班底,也可以稱得上是“品質(zhì)保障”了。
先看幕后推手——
正午陽光。
作為《偽裝者》《瑯琊榜》《大江大河》等高分劇的制作方,正午推出的劇集都比較良心,口碑也是有目共睹。

再看創(chuàng)作班底——
侯鴻亮任制片人,導(dǎo)演孔笙拍過《瑯琊榜》《大江大河》無數(shù)爆款;
導(dǎo)演孫墨龍,參與過《父母愛情》《北平無戰(zhàn)事》口碑劇制作;
劇本方面,高滿堂擔(dān)任劇本策劃,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邱玉潔、列那編劇,整個團隊的創(chuàng)作履歷,包括《闖關(guān)東》《溫州一家人》《都挺好》《我是余歡水》等優(yōu)質(zhì)國產(chǎn)劇作。
最后看幕前陣容——
黃軒領(lǐng)銜主演,張嘉益、閆妮、黃覺、姚晨、陶紅、王凱特別出演,熱依扎、黃堯、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王莎莎主演,郭京飛、祖峰、白宇、郎月婷友情出演。
集結(jié)了老中青三代實力演技派——
這陣仗,對得起正午陽光開年大劇的底氣。
《山海情》的故事橫跨了二十多年,故事從90年代初講起。寧夏西海固常年風(fēng)沙、干旱,生活在這里的百姓世代忍受貧困疾苦,家鄉(xiāng)之于他們,既是安樂窩也是無盡的地獄——想逃離,卻無處可逃。
90年代,正值國家實行“吊莊移民”政策。所謂吊莊,就是讓生活在山區(qū)的村民移民到銀川附近的平原地區(qū),讓他們保留山區(qū)老房的同時,在移民地為他們再分上一片土地,蓋房耕種,開始新的生活。

移民地距離城市、國營農(nóng)場、鐵路樞紐更近,國家也負責(zé)為提供基建。有政府的扶持,還多得一塊地,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劇中涌泉村的村民初聽到這個政策,爭著搶著要去??蓻]過多久,移民的七戶人家都逃回來了。
原來,接收移民的玉泉營,是一片條件惡劣的戈壁灘,沒房沒耕地,還經(jīng)常有沙塵暴的侵襲。

移民去了要白手起家,可本就窮的揭不開鍋,哪里還有錢蓋新房?
其實吊莊的收益不在眼前,而是在遠處,移民成規(guī)模,基建得到完善,村民自給自足,不用靠國家扶貧救濟物資過活,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可這條創(chuàng)業(yè)路,太難了。

誰愿意放下安穩(wěn)的生活,跑到環(huán)境惡劣的陌生土地,一邊吃苦,一邊望著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呢?
畢竟,涌泉村條件再差,日子過的再窮,卻還有祖祖輩輩留下的幾間土房,為世代生活在這里的村民遮風(fēng)擋雨。
但事實是,真的有這么一群人,愿意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一眼能望到頭的閉塞命運,愿意抱著理想在堅硬殘酷的現(xiàn)實中碰撞闖蕩——
《山海情》聚焦的就是這群人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故事與經(jīng)歷。

四集看罷,也算是正式入了這部劇的坑了。雖然它難免帶有主旋律的色彩,但這并不影響故事本身的精彩。
其實以往主旋律“不好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作品主題先行,故事假大空,與觀眾缺乏共鳴。
《大江大河》之所以好看,因為它把宏大的命題落在每個個體角色身上,讓人們的心情隨著角色各自的命運起伏搖擺。
《山海情》也將抽象具體化,將宏大掰碎了揉進角色日常細瑣的生活里。
看過前四集,感覺它更像一部生活劇,充滿了有趣、接地氣的故事細節(jié)。

第一集,涌泉村的李大有帶著同村的吊莊戶們潛逃回鄉(xiāng),臨時村長馬喊水帶著縣里吊莊辦的張樹成主任,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勸大家堅持移民。
一行人闖進一戶房子,只見一個男人只穿條底褲躺在床上,見人進來立馬慌亂地拿被子蓋住身子。

主任一問,為什么大白天不穿褲子?
村長一介紹才知道,這家只有一條褲子,三兄弟輪著穿,今天下午其他兄弟有事,這位只能光腿在家等著。

即便窘迫成這樣,這家人說什么也不愿回到移民地。
而攛掇大家回鄉(xiāng)的“罪魁禍首”李大有提前聽到了村長帶縣上領(lǐng)導(dǎo)來“逮人”,本來想假裝不在家,結(jié)果詭計立馬被村長識破。
既然都追到家里來了,李大有只得硬著頭皮找理由,村長負責(zé)在一旁拆臺,氣得前者無話可說。
兩個糙漢之間斗嘴的場面也是有點好笑。


李大有家祖孫三代的日常嫌棄也是成為劇集開篇一大歡樂源泉。
李大有為首的中年人不愿移民吃苦,村里幾個還在念書的小輩卻偷偷跑出去,想要走出大山,到城市里改變命運??上]跑多遠便被家長們抓了回去。


李大有兒子李水旺也是其中一個。
被扭送回家后,爺爺數(shù)落水旺,本以為孫子是個潛力股,沒想到和他爸一樣沒出息。老人家順勢追憶起了曾經(jīng)當(dāng)紅軍的難,卻被李大有無情拆臺。

爺爺暴怒之下,一時語塞,只能機智地脫下鞋朝兒子腦袋砸去——說什么也不能被晚輩折了面子啊!

第四集,郭京飛飾演的陳金山上線,這位從福建到寧夏扶貧的調(diào)任縣長,初來乍到就遭遇了第一場敗仗。
他操著一口濃重的閩南口音,和玉泉營的干警們連說帶比劃,對方完全聽不懂。
南北兩撥人雞同鴨講,鬧出不少笑話。




《山海情》里日常的雞毛蒜皮,人物間的你來我往,編織出一張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圖景。
沒有凄苦的賣慘,沒有廉價的煽情,這個脫貧故事反而讓人們從艱難的生存中,讀到了角色樂觀、幽默的生活情趣,堅韌不拔的生活態(tài)度。
角色的塑造和演員的表演也讓故事避免扁平空洞,而更加生動立體。
灰頭土臉的粗布麻衫,滿口地道的西北方言,《山海情》中大部分角色,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土氣”。
但好在“土”得真實,更“土”得可愛。

每個角色都擁有各自的華點,即便是出場時間不多的人物,也能在短暫的呈現(xiàn)中,釋放出亮點。
比如只在開篇出場的閆妮,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立住了一個嚴厲干練的縣長形象。
涌泉村吊莊戶逃跑,楊縣長給吊莊辦主任張樹成下最后通牒,一句比一句狠,把人訓(xùn)得頭都抬不起來。

話說重了,見對方泄氣泄得一絲不剩,態(tài)度松動了些,但嘴上仍然不服軟。
她聽張樹成為了趕來縣政府,扒煤車扒了一路,于是拍了拍他身上的煤灰說——
“仗敗了,人也不能敗”——

既是鼓勵,也是命令。
通過這一場戲,吊莊移民的難,就已經(jīng)凸顯出來了。
同樣是開篇這場戲,飾演張樹成主任的胡明,也為角色注入了許多細節(jié)。
挨批的時候眼神游移不定,剛看一眼縣長,眼神仿佛被燙了一下,立馬收回低下頭乖乖接罵。

縣長下了死命令,他正垂頭喪氣發(fā)著愁,突然黃軒飾演的馬得福前來報道,他下意識挺起腰板,底氣十足地問對方來干嘛的——
就像縣長剛叮囑的,“人不能打敗仗”,那股沖勁還得在。

得知馬得福是來幫忙吊莊工作的,張主任又立馬卸下來威嚴的氣勢,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開花,整個人也變得和藹親切起來。
畢竟,難上天的吊莊“戰(zhàn)役”,終于給派來支援的“新兵”了。

黃軒演出了馬得福的稚嫩與青澀,也詮釋了他的一腔熱血與干勁。
從農(nóng)校畢業(yè)參加工作沒多久,被調(diào)任支援吊莊,馬得福得知幾個逃跑戶都來自自己的家鄉(xiāng)涌泉村,于是帶著張主任回村動員。

雖然熱心是好的,但畢竟沒什么經(jīng)驗,馬得福在與溝通上還是缺乏有效、恰當(dāng)?shù)姆椒ā?/p>
眼瞅著幾個“逃跑戶”都勸不動,馬得福率先急了,甚至差點動手。
他不明白既然政策為村民營造了一個好生活,為什么大家都不領(lǐng)情,硬要在山溝溝里窩著?
于是不聽身為臨時村長的老爸馬喊水的勸阻,堅決支持張主任開全村大會動員,搞得親爹在領(lǐng)導(dǎo)面前很沒面子。

馬喊水是典型的西北糙漢子,耿直、敞亮,內(nèi)心里卻不乏溫柔。張嘉益的表演,完美拿捏住了角色不同的性格特質(zhì)。
兒子讓自己沒面子,領(lǐng)導(dǎo)剛離開,就上手開削。

嘴上氣哄哄地數(shù)落一頓,而身體卻很誠實地支持兒子的動員工作。拉著全村人開會,還主動帶頭參與吊莊。

后來兒子的青馬竹馬、卻嫁作他人婦的水花也移民吊莊到金灘村,馬喊水又上演了一出口嫌體正直的戲碼。
他怕得福對水花一往情深。耽誤了工作生活,堅決不同意后者移民到金灘村。


可看到水花一個人在房頂滿是窟窿的土窩子前,一個人吃力地卸下滿車的家當(dāng)時,立馬改變了主意。他叮囑前來幫忙修房的得福,把房頂給仔細修好了。

馬喊水的粗糙中也有細膩。搬遷到不通水不通電的金灘村,人都舍不得喝水,他卻擠出幾口水,澆給戈壁上脆弱的小樹苗。
這些樹苗,象征著移民吊莊戶的希望,樹長大了成了防護林,攔截狂風(fēng)與沙塵。馬喊水小心呵護它們,揣著希望的同時,也是因為心里存著一口氣:
樹苗尚且能在這貧瘠的戈壁灘上活下來,人為什么不行?

如果說馬得福憑著一腔熱血,成為移民吊莊工作的最大助推器。
那么,馬喊水則是所有吊莊戶的精神領(lǐng)袖——有他在,就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

熱依扎飾演的水花,展現(xiàn)出目前劇集中少有的女性力量。
水花的人生本是一出悲劇,身為女性,她成績優(yōu)異但無法繼續(xù)讀書,早早被父親安排嫁人換上了一套彩禮。

她的夢想與愛情,在人生二十歲出頭就早早夭折。
更不幸的是,嫁到鄰村后,水花的丈夫在意外中落下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她一個人扛起了整個家庭的生計。

為了吊莊移民,她連續(xù)七天七夜,一個人拉著全部家當(dāng)和家人從山溝里趕到了金灘村。
到了新地方,看著一無所有的荒地,很少有人不會感到希望落空。但她卻笑著說,這就是我的家了。

仿佛美好的未來近在咫尺,而橫亙在中間的艱難似乎不值一提。
別人說她可憐,她卻活成了人間清醒:

水花這個角色讓人們看到那個年代女性的堅韌力量。
尤勇智飾演的李大有,用演員本人的話說,是個有缺點的角色。
但正因為他的不完美,這個人物才更加立體和真實。

李大有是許多普通人的縮影,他也想擁有、想為后代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未來,但相比理想與熱血,他更是一個務(wù)實的人。
所有人告訴他,吊莊移民雖然苦,但未來會有好日子。
可未來,到底是什么時候才會來?

面對無盡的不確定性,李大有才選擇回到相對安穩(wěn)的山區(qū)老家。
他的私心與保守,反而成為整部劇最符合人性,最寫實的一筆。

不過在后續(xù)的故事中,李大有在身為前村長的父親的要求下,重返移民地,開始新的生活。
老村長在金灘村種下第一批防護林苗,李大有后來也成為這片戈壁灘上第一批種樹人。

年輕演員在劇中的表現(xiàn)也很出彩。
白宇帆飾演的馬得寶,抱著一股屬于年輕人敢拼敢闖的勁頭,想干出自己的一番事業(yè)。
他有決心和毅力,即便在大人看來犯了錯,挨了父親馬喊水的抽,也咬緊牙關(guān)不喊一個疼字,眼里溢滿了倔強。

雖然馬得寶和老爸不太對付,但兩人的性格卻很相似,該細膩的時候比誰都溫柔。
尤其是在喜歡的女生面前。

看完前四集我已經(jīng)磕到第一對組合——油餅cp,馬得寶和黃堯飾演的麥苗,兩個青梅竹馬、情竇初開的年輕人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相互扶持鼓勵,而油餅則是他們的定情信物。
雖然兩人的關(guān)系在村上同齡人眼里已經(jīng)是公開的秘密了,但當(dāng)別人問起,或是兩個人私下約會時,仍然掩飾不了內(nèi)地的小嬌羞,也是非??蓯哿?。

不過在昨天播出的最新兩集中,油餅cp遭遇現(xiàn)實挑戰(zhàn),分隔南北兩地。
這段艱難時期的懵懂愛情能否修成正果,還是讓人非常期待的。

《山海情》每集結(jié)尾,都會出現(xiàn)一段文字:
“這是一段蕩漾著理想主義浪漫、蘊含現(xiàn)實主義真切的畫作。”
是的,這部劇的故事勾勒出一代人的奮斗與努力,像《大江大河》一樣,精彩同樣在于角色擁有的那股精氣神。

這股精神是革新的,也是懷舊的,它打開一個豁口,讓當(dāng)代的年輕觀眾可以回望父輩的生活與時代。
那個理想主義始終閃閃發(fā)光的年代。

前四集中,“未來”是被反復(fù)提及的字眼,那個不知何時到來的未來承載著每一個吊莊戶的心血與希望。
只是在接近未來的過程中,連最昂揚、熱血的馬得福,面對眼前的難,也開始氣餒,甚至懷疑——
未來會到來嗎?

但惟有一種信念,他從未動搖過。
那就是——
未來不是等待而來的,而是要用雙手創(chuàng)造來而的。
所以,再苦再難,他和金灘村的村民們,始終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憑著對理想的樂觀與堅守,面對困難死磕到底的倔強與決心,移民們能否越過無數(shù)阻隔,順利抵達那個理想中的未來呢?
最近兩集中,金灘村變成了閩寧村,吊莊戶們得到來自福建方面的支援,移民工作也走上了正軌。
而角色的故事線也在第五、六集中陸續(xù)展開:
馬得福堅守崗位,在馳援寧夏的福建縣長陳金山的帶領(lǐng)下,繼續(xù)為閩寧村的發(fā)展致力獻策;

馬得寶為了彌補之前犯下的錯誤,遠走他鄉(xiāng),希望憑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番天地;
麥苗遠赴福建,正式成為打工潮中的一員,也即將褪去稚嫩邁向成熟。

時代大潮里,人們的命運逐漸清晰起來。
創(chuàng)業(yè)不易,西海固吊莊移民、脫貧致富的時代畫卷才剛剛拉開帷幕。

接下來,《山海情》浙江衛(wèi)視、北京衛(wèi)視、東方衛(wèi)視播放配音版;東南衛(wèi)視、寧夏衛(wèi)視及跟播的深圳衛(wèi)視將播放原聲版;騰訊視頻、優(yōu)酷、愛奇藝將同時上線原聲版和配音版兩個版本。
正愁劇荒的朋友們,不妨追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