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yysaag)

“這不比《博人傳》熱血?”
這句話,最近大家大概都看膩了。
去年底到今年初,它在我眼前的出現頻率仿佛回到了前幾年全網隨處可見的“@帶帶大師兄”。
而且出現的位置完全沒有規(guī)律可言,就連聽個歌,都能冷不丁冒出來一句。

光網易云以“這不比博人傳XX”為名的歌單就有一大堆
在社交網絡上隨便走走,就能看到一堆事情比《博人傳》熱血:
考試前的復習比它燃、
口腔潰瘍比它燃、
哪怕是《Phut Hon》扭胯舞都比它燃上一百倍。
要說最扎心的,可能是有人認為這個梗本身都比《博人傳》來得熱血。

似乎《博人傳》已經變成了“熱血”的最低計量單位,人人用、天天用,都快通詞膨脹了。
可不夠熱血的熱血漫也不算少見,為什么偏偏是《博人傳》享受這種頂級“待遇”,大概和籠罩在它頭上的光環(huán)離不開關系。
01
明明是天胡開局,怎么就拉了胯?
這個光環(huán)就是《火影忍者》。
《博人傳》全稱《BORUTO -火影新世代-》。
漫畫于2016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動畫則在2017年開播。
之所以能如此受關注,無非它是火影的精神傳承。
堪稱時代印記的火影,在ACG歷史上的地位毋須多言。
2014年《火影忍者》漫畫完結之時,甚至連央視新聞都跟進報道。

2017年,火影TV動畫也跟著謝幕。
正是在這種大家揮手告別十幾年青春的氛圍里,《博人傳》動畫以“正統(tǒng)續(xù)作”的姿態(tài)無縫銜接前來接班,以鳴人的兒子漩渦博人為主角,展開全新的故事。
看起來《博人傳》有一個“天胡”開局——
它擁有和《火影忍者》一脈相承的畫風,還承載了成千上萬老粉的期待。
只要它不做太大改變,哪怕“熱血”這個元素現在都有點過時了,也依然擁有大批忠實擁躉為情懷買單。
可事實是,《博人傳》恰恰選擇了一條新路,正如動畫第一集里所說的那樣“這是屬于旋渦博人自己的故事”。
在第四次忍界大戰(zhàn)結束后十幾年,整個忍者世界已快進到科技發(fā)展迅速的現代社會。
木葉村再也不是滿大街忍者,人們也不再以成為忍者為目標。

在這樣的陌生感中,本作主角——也就是《火影忍者》主角鳴人的兒子,漩渦博人登場。

《博人傳》的故事注定和鳴人不一樣。
博人不僅不會有鳴人那樣悲涼的童年,也沒有了父親曾經“成為火影”的夢想。
他最大的煩惱,來源于其他人口中帶著酸味的稱呼“二世祖”。
這可真不太討人喜歡。

沒有了苦大仇深的角色背景,博人本身的塑造顯得頗為薄弱,而鏡頭對準博人的劇情也更顯露了其熊孩子屬性。
不聽忠言、不服管教、自作主張,小小年紀還繼承了鳴人絕技——嘴遁。
一切人設加在一起,很難讓人對他產生好感。
B站很多火影迷面對這個菠蘿頭男孩時都不太客氣
其實,單純講述一個現代社會里熊孩子成長的故事,可能還不足以讓長大后的老粉門拳頭硬了起來。
關鍵問題,在于《博人傳》講述這個故事的手段實在是太奇葩了。
02
主角是小孩,但觀眾已經不是了
火影粉吐槽《博人傳》的原罪,往往繞不開兩點:
一個是崩壞的注水劇情,
另一個則是同樣崩壞的武力值。
由于《博人傳》漫畫是月更,更新速度慢,動畫版制作受到了嚴重限制,不得已加入了很多原創(chuàng)劇情。
這種操作原本在業(yè)界不算少見,但如果原創(chuàng)劇情莫名其妙,就會成為動畫的敗筆。
就比如最典型的例子,被反復吐槽的動畫版第42集。

這集的劇情,簡單來講就是博人小隊處理銀行劫案。
具體的解決方式是:
博人和劫匪進行了友好的口頭交流,最后打了一個電話打給父親,快速解決了這個意圖用自爆終結失敗人生的劫匪。
哦對了,這個劫匪的身份是一位……前游戲開發(fā)者。
且不說忍者世界里游戲程序員多出戲,單看博人最后利用官二代身份給劫匪解決問題這個操作,就很難讓人將博人與“熱血”二字聯系在一起。
除了跳脫的注水劇情外,武力值的崩壞也讓老粉們倍感迷惑。
《火影忍者》系列中最終BOSS大筒木輝夜的其他族人,在這一部中成為了常規(guī)大反派,每一個大筒木族幾乎都擁有著與輝夜相近的實力。
如果你接受了這個設定,馬上就要接受下一個:
《火影忍者》里已然封神的鳴人佐助二人武力值被一削再削。

曾經二次元世界公認“逼王”如今已然成了比劃兩下就要喘半天的中年忍者
當年各自雄踞一方,實力也曾震懾過觀眾一段時間的五影,在《博人傳》里打個醬油都勉強。

但這一切并非“對手太強”所能概括的。
因為在老一輩集體削弱的同時,博人以及其下忍伙伴的戰(zhàn)斗力直線上升。
影級人物聯手都難以對付的角色,他們可以打的有來有回,甚至單挑也不落下風,干脆坐實了坊間“下忍才是木葉精英”的玩笑。
這些混亂的戰(zhàn)斗力設定,本來是從漫畫里帶出來的毛病,但因為TV版里的呈現方式過于神奇,就顯得更滑稽了。
像是有一集,大筒木浦式意圖穿越時空,遭遇主角眾人,主角團這邊甚至搬出了自來也,試圖喚起老粉的情懷。
你本以為幾位老角色聚首,好戲即將,最終卻只看到了迷惑行為大賞,像這樣:

浦式和佐助兩個強力角色之間的戰(zhàn)斗可以用過家家來形容
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但凡你看過火影,再看這些場景都要氣血難平。
除去上面兩個重點,《博人傳》其他的毛病也數不勝數——
大部分時候,博人小隊處理敵人的方式都很平淡甚至無趣,很難讓人感受到當年火影下忍面對強敵時,用才智彌補戰(zhàn)力、與敵人斗智斗勇,最后一舉翻盤的過癮。
這也讓很多火影迷給《博人傳》打上了“低幼”的標簽。
種種對比,讓《博人傳》這個手握王炸IP的動畫,評分跌落谷底。
就連打分一向對作品寬容的B站, 2億多的播放量的《博人傳》都只收獲了4.1的評分(滿分10分)。
在豆瓣上的評分要高一些,足足有4.8。

總的來說,光看分數,不到200集的《博人傳》動畫,已經給二十多年歷史的《火影忍者》IP制造了最大的名譽危機。
去年,身為《博人傳》漫畫和動畫的腳本負責人,已經被粉絲們足足罵了三年的小太刀右京終于沒能頂住壓力,發(fā)推宣布告別《博人傳》。
岸本齊史馬上在漫畫第52話回歸。
聽上去像是個好消息——
可粉絲們馬上迎來的,是一段突兀的、佐助被博人刺瞎左眼的劇情。

到這里,火影粉們對《博人傳》的情感之復雜,已經不是單純的“憤怒”或者“失望”可以形容了。
于是,一句對一部所謂熱血動漫最極致的嘲諷誕生了:
“這不比《博人傳》熱血?”
03
愛之深,責之切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博人傳》,最早并非沒有可取之處。
它彌補了多年來老粉和前代主角鳴人共同的遺憾——
讓那些孤獨的角色享受了家庭的溫暖,享受還算和平的生活,而不是動輒滅門屠村、背負沉重命運。
動畫也偶爾貢獻一些前代所不能及的精彩打斗場面——
比如國人作畫監(jiān)督黃成希操刀的第65集。
給《博人傳》帶來了八卦掌和詠春拳,流暢的動作戲得到了全球火影迷的認可。

但這就是《博人傳》最令人生氣的地方:
它有時明明能讓角色智商在線,搞搞有老火影味的精彩對決,讓人大呼“我愛的那個火影回來了”。
然而下一集迷惑的原創(chuàng)劇情又把粉絲打回原形。
“這不比《博人傳》熱血?”的熱度仍在發(fā)酵,這個梗之所以這么流行,更能說明《博人傳》背負了火影粉絲的真情實感。
即便早已被劇情勸退的人,也要用這句話來訴說心中的恨鐵不成鋼之情。
就像很多B站動畫區(qū)的UP主,即便吐槽《博人傳》弱智情節(jié)千百遍,卻依然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守得云開見月明,好逢人就安利。

時代更迭了,《博人傳》當然沒辦法回到千禧年初的那個火影。
那時的火影還是電視臺里的東西,是與身邊的朋友共享的童年。
忍者的時代會過去,火影IP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市場需求,《博人傳》終究不能照搬當年逆襲劇情。
但在《博人傳》漫畫的開頭,博人自己說了一句很好的臺詞——
即便忍者時代終結,“我也依然是一名忍者”。

只可惜無論漫畫動畫,都沒能把這句話繼續(xù)下去,但愿它們之后能做到。
作者 :白衣沽酒的酒
文字原創(chuàng)于公眾號
游戲研究社
(微信號:yysaag)
影迷互動
你覺得《博人傳》怎么樣?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qū)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