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思衡
編輯|林 琳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2月1日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此前,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結合起來的重要指示。
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作為中宣部直屬的國家級電影文化機構,自覺承擔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的中國電影學術研究與黨建工作相結合的任務。近來,在總結利用“紅色經典”電影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的經驗基礎上,通過專家梳理,選取了100余部反映“四史”歷程和故事的經典影片,打造出黨員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四史”教育電影課。
其中,在2月2日聯(lián)合江蘇省委宣傳部首次推出10部影片的“四史”教育電影課。之后會在5月、7月、10月等時段陸續(xù)推出不同主題、不同講師和批次的電影課程。全年預計有超過百部紅色經典導賞制作完成推向各大影院、高校和機關事業(yè)單位。
百年電影史像一面鏡子,映出了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的重大時刻、英雄人物、感人事跡,如《開天辟地》《紅旗譜》《黨的女兒》等在銀幕上書寫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掀起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中開辟的革命新道路;《狼牙山五壯士》《鐵道游擊隊》《南征北戰(zhàn)》等再現(xiàn)了共產黨抗日戰(zhàn)爭中的理論武裝,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開國大典》《解放了的中國》當中,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拓進取,積極投身祖國的建設當中;《血,總是熱的》《中國合伙人》等帶我們一睹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fā)展;《孔繁森》《焦裕祿》等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底色;《十八洞村》《一點就到家》等口碑佳作,展現(xiàn)了新的歷史時期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chuàng)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嶄新局面……
據(jù)介紹,“四史”教育電影課甄選片目經典,題材豐富、類型多樣,將以中共黨史為主線,生動、全面地展現(xiàn)黨和國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奮斗歷程,可以有效導引我們沿著電影中這些影跡,回溯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聚焦身處其中的偉大時代。
另悉,“四史”教育電影課的每部影片將配有10分鐘左右的專家導賞,從多個角度、以多種手段重點介紹影片的歷史背景、影史價值、藝術風格,使觀眾(學員)進一步完成對共產主義信念的思辨和確立,充分領略電影的美學和社會學意義。導賞短片和紅色經典影片合成數(shù)字母版可供影院等專業(yè)放映場所放映,導賞短片還可拆分為多段短視頻,便于影院和使用單位開展黨課、思政教育及群眾教育活動。
同時,將配套推出活頁夾形式的“四史”教育電影課宣傳冊,宣傳冊包含影片介紹、影片海報劇照賞析,方便觀眾收藏和記錄觀影筆記。之后,還將陸續(xù)推出四史教育學習工具文創(chuàng)產品及相關主題展覽,進一步豐富學習體驗。
專家導賞
左衡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活動部主任。
中國電影史上,從左翼電影與進步電影,到人民共和國電影,是最重要的一條主線,它反映著人民的選擇和歷史的規(guī)律,就像“四史”的一面鏡子。本課程用創(chuàng)新的馬克思主義美學闡釋影史經典,呈現(xiàn)其社會學、藝術學、文化學等多重意蘊。
周夏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中國電影史、口述歷史、女性電影等。
《小花》取材于前涉1972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桐柏英雄》,講述了解放軍挺進河南南陽桐柏區(qū)、開辟桐柏解放區(qū)的故事。電影巧妙地將重心轉移到“親情”這條主線上,從戰(zhàn)略思想的宏大敘事轉移到描寫戰(zhàn)爭中主人公命運的變化,將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突出了兩位“小花”的傳奇故事和“雙生花”的兄妹情誼。影片在視聽語言上大膽創(chuàng)新、豐富運用,很好地踐行了電影語言的現(xiàn)代化,表現(xiàn)出一種“詩電影”的美學特征,使之成為新時期的紅色經典。
《永不消逝的電波》以革命烈士李白為原型,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占區(qū)做秘密電臺工作,為革命事業(yè)獻出生命的故事。整部影片貫穿了一條非常明顯的紅線,任何艱難險阻的情況下,李俠都保持著一顆為黨、為共產主義事業(yè)、為祖國人民忠貞赤誠的紅心,同時這部電影塑造的英雄人物又是有層次的,情感是豐富的、生活化的。另外,影片在敘事上獨具匠心,從抗日戰(zhàn)爭跨越到解放戰(zhàn)爭,經歷了十年,劇作上的跳躍和省略使情節(jié)發(fā)展迅速,簡潔有力,但關鍵的時刻卻又驚心動魄,充滿懸念,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一部諜戰(zhàn)片。
周舟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員。多年來致力于類型電影研究、劇作研究、中國當代電影批評,專著《美國真人漫畫改編電影研究》,譯著《電影的力量》《21天搞定電影劇本》《你的劇本遜斃了》《好劇本是改出來的》。《中國電影滿意度調查》策劃、顧問。大型歷史文獻《燃燒的影像》撰稿。CCTV6電影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影評專家、《電影》雜志特約撰稿專家。
《柳堡的故事》片中不僅有傳唱不衰的經典歌曲《九九艷陽天》,還有一段烽火年代清新純摯欲說還休的淳樸愛情,二妹子和連長的故事取自一名蘇中軍區(qū)小戰(zhàn)士的真實自述,戰(zhàn)士們保衛(wèi)國土是鋼鐵戰(zhàn)士,而面對心愛的姑娘,也是有血有肉的兒郎?!读さ墓适隆窞楦锩哔x予的這道浪漫光環(huán),不僅沒有磨滅他們的英雄氣概,反而讓他們的形象更加鮮活生動,可親可愛。
《小兵張嘎》,一部電影讓國人都學會了一個“嘎”字,它活靈活現(xiàn)的描繪出一個又淘氣又堅韌又倔強又深情的少年英雄,他的成長和戰(zhàn)斗經歷濃縮了白洋淀雁翎隊的英雄傳奇,記錄了在崢嶸歲月中一批孩子們特殊的童年經歷。
第一批片單
《早春二月》(1963)
出品:北京電影制片廠
導演:謝鐵驪
主演:孫道臨/謝芳/上官云珠/高博/韓焱
劇情簡介:
1926年,為追尋革命真理而苦悶彷徨的知識分子肖澗秋應老同學陶慕侃之邀,來到寧靜的芙蓉鎮(zhèn)任教。赴任后,陶慕侃為他舉行了歡迎家宴,由此,他認識了陶的妹妹陶嵐。隨著認識的加深,兩人漸生愛意。肖澗秋得知老同學李志豪犧牲在戰(zhàn)場上,留下妻子文嫂和一雙兒女孤苦度日。出于同情,他不時資助、幫助文嫂一家,卻引來流言蜚語。文嫂突喪幼子,極度絕望。肖澗秋萌生放棄與陶嵐的愛情,娶文嫂為妻的想法。然而,文嫂終不堪壓力而自盡。肖澗秋強烈感受到小鎮(zhèn)深厚的封建意識,不再彷徨,毅然離開這里,投身到時代的洪流中去。
《紅旗譜》(1960)
出品:北京電影制片廠/天津電影制片廠
導演:凌子風
主演:崔嵬/蔡松齡/魯非/趙聯(lián)/俞平
劇情簡介:
20世紀初期,在冀中滹淪河畔的鎖井鎮(zhèn)住著一家姓朱的農民。朱老鞏父子與地主馮蘭池斗爭失敗,父親飲恨黃泉,兒子朱老忠漂泊他鄉(xiāng)。25年后,朱老忠攜家人從關外歸鄉(xiāng),欲為父報仇,兒子卻被馮蘭池抓了壯丁。朱老忠受到共產黨地下組織領導人賈湘農的啟發(fā)和影響,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他團結貧苦農民,展開與地主的斗爭。1927年以后,革命轉入低潮,馮蘭池任意勒索農民,連殺豬都要繳納“割頭稅”。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身為共產黨員的朱老忠與從國民黨軍中逃回來的兒子一起發(fā)動農民進行了反“割頭稅”的斗爭,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紅色娘子軍》(1961)
出品:天馬電影制片廠
導演:謝晉
主演:祝希娟/王心剛|向梅/金乃華/牛犇/陳強
劇情簡介:
海南島椰林寨大地主南霸天的丫頭瓊花為掙脫毒手,多次反抗逃走,屢被抓回,關進了水牢。裝扮成華僑巨商的紅色娘子軍黨代表洪常青以買其做丫鬟為由,救出瓊花,指引她參加娘子軍,走上了革命道路。瓊花在洪常青的幫助下,克服了報私仇的想法,在隊伍中逐漸成長。后來,在分界嶺狙擊戰(zhàn)中,洪常青為掩護娘子軍,負傷被捕,遭敵人殺害。瓊花在洪犧牲后繼任娘子軍黨代表。
《青春之歌》(1959)
出品:北京電影制片廠
導演:崔嵬/陳懷皚
主演:謝芳/康泰/于洋/秦怡/于是之
劇情簡介:
1931年,女學生林道靜因家長逼婚,逃往北戴河尋找職業(yè)與出路,后因絕望而跳海,投海時恰被大學生余永澤救下。不久,他們便結了婚。后來,林道靜結識了共產黨員盧嘉川和江華等人,逐漸明白知識分子只有將個人命運和國家民族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會有真正的出路,于是投身學生運動。余永澤心胸狹隘,極力阻撓林道靜,二人最終分手。在白色恐怖中,林道靜經受了一系列考驗。1935年華北形勢危急,她以成熟的革命者姿態(tài)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
《黨的女兒》(1958)
出品:長春電影制片廠
導演:林農
主演:田華/王春英/李萌/陳戈/李林
劇情簡介: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興國縣桃花鄉(xiāng)處于白色恐怖之中,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女共產黨員李玉梅死里逃生,又受到叛徒馬家輝的糾纏,幸虧馬家輝妻子幫助,玉梅得以脫險。她獨自上東山尋找黨組織,半道上遇見了秀英和惠珍。三位堅強的女共產黨員自發(fā)成立了黨小組,由玉梅當組長,領導群眾堅持斗爭。不久,通訊員小程到玉梅處來取黨小組為游擊隊準備的給養(yǎng),被敵人包圍。為掩護小程,玉梅挺身而出,英勇就義。
《小兵張嘎》(1963)
出品:北京電影制片廠
導演:崔嵬/歐陽紅櫻
主演:安吉斯/張瑩/吳克勤/張平/于紹康
劇情簡介:
抗戰(zhàn)時期的河北白洋淀,少年張嘎目睹奶奶被日寇殺害、偵察連長鐘亮被抓走。他去找八路軍報信,卻誤把偵察排長羅金保當作漢奸。調皮搗蛋的他因為一把木搶,和小伙伴胖墩打賭耍賴、堵人家煙囪,被關禁閉。嘎子在隨后的一場伏擊戰(zhàn)中受傷,傷好后去追趕部隊,途中被捕。區(qū)隊長、羅金保帶領戰(zhàn)士們偽裝送糧隊伍攻進鬼子據(jù)點,救出鐘亮。嘎子放火點著了炮樓,與八路軍里應外合,在戰(zhàn)斗中立下大功。嘎子交出自己先前私藏的手槍,區(qū)隊長又給槍還給了他。成為一名真正的八路軍偵察員的張嘎,終于實現(xiàn)了擁有一把真槍的愿望。
《白毛女》(1950)
出品:東北電影制片廠
導演:王濱/水華
主演:陳強/田華/胡朋/李百萬/張守維/李壬林
劇情簡介:
貧苦佃農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與青年農民王大春相愛。地主黃世仁見色起意,以逼債為由欲強占喜兒,楊白勞被逼自殺。大春搭救喜兒未成,只身投奔紅軍。后喜兒逃出黃家,匿身深山叢林,非人的生活使喜兒青絲變白發(fā)。有人遇見,便傳說遇到了白毛仙姑。兩年后,大春隨部隊返回家鄉(xiāng),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帶領農民鬧翻身,喜兒得以報仇伸冤。喜兒重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柳堡的故事》(1957)
出品:八一電影制片廠
導演:王蘋
主演:廖有梁/徐林格/陶玉玲/張璋/康天申
劇情簡介:
1949年,我軍某團南下,地經蘇北柳堡村,政治部主任宋偉憶起了一段往事:抗戰(zhàn)末期,新四軍某連在柳堡整訓。四班副李進養(yǎng)傷時,愛上了房東的女兒二妹子。身為指導員的宋偉勸阻了他。部隊離開柳堡后,二妹子被地痞劉胡子搶走。弟弟小牛給部隊報信,指導員帶人救出了二妹子。不久,部隊要遠征,李進再次放棄了個人感情需要,隨軍南下。五年后,李進成了連長,二妹子入了黨,也成了干部。在支援南下的運糧船上,李進和二妹子再次相會。
《霓虹燈下的哨兵》(1964)
出品:天馬電影制片廠
導演:王蘋/葛鑫
主演:徐林格/袁岳/廖有梁/劉鴻聲/陶玉玲
劇情簡介:
1949年,人民解放軍某部八連進駐上海。面對形形色色的侵蝕,有些干部戰(zhàn)士思想產生了變化。排長陳喜扔掉了有補丁的襪子;新戰(zhàn)士童阿男和出身資產階級家庭的小姐林媛媛談起了戀愛;班長趙大大根本沒做在上海長期呆下去的打算……連長魯大成和指導員路華打算對全連進行思想教育。童阿男的姐姐童阿香遭到了敵特的謀害,幸好路華救了她。路華請來童媽媽和老工人周德貴對全連進行教育。最后,陳喜和童阿男被批準參加了志愿軍,光榮赴朝。
《解放了的中國》(1950)
出品:北京電影制片廠/莫斯科高爾基電影制片廠
導演:格拉西莫夫/伏爾克
解說:周峰
劇情簡介:
本片是1949到1950年間,由前蘇聯(lián)和中國電影工作者聯(lián)合攝制的新中國第一批彩色紀錄片。攝制者的足跡遍及中國大地,從塞北到南國,從西域到東海之濱,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過30年戰(zhàn)斗歷程,最終實現(xiàn)了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幅員遼闊的中國正在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影片以大量篇幅從農業(yè)、工業(yè)、醫(yī)療、教育、文化、娛樂等各方面展現(xiàn)了建國初期老百姓的勞動生活場面和精神面貌。在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正以高度熱情和百倍信心投入到新中國建設中。
聲明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