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 注 電 影 派,和 片 荒 說 拜 拜
電影派
Vol.2762
2月27號,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平靜的周末。
香港演員吳孟達因病去世。
看到消息的時候,派爺有點懵。
這個陪伴了我們整個青春的達叔,真的不會再出現(xiàn)了嗎?
想到18年他在《十三邀》的訪談中說的。
“認真的演員都是騙子?!?/strong>
達叔,一輩子都沒演過主角,卻有著比主角更跌宕的人生。
但總結(jié)起來,一個“騙”字就能概括。
一騙,是騙觀眾。
怎么騙?
演技。
演戲不就是在騙人嗎?
讓觀眾相信熒幕里的角色真實存在,騙了一代又一代。
曾擔(dān)任金像獎主席的陳嘉上說,金像獎欠他一個影帝。
從藝近五十年,達叔電影電視劇演過不下兩百個角色。
大多是那種市井小人物。
從不務(wù)正業(yè)的老爸,到頹廢無能的警察。
好色,市儈,窩囊,走起路來懶懶散散,配上他一排短胡子。
那種在路上不小心撞到別人,要罵罵咧咧的人,大概就長這樣。
當(dāng)然,要聊達叔演過的角色,一定離不開周星馳的電影。
《鹿鼎記》《大話西游》《百變星君》《食神》《武狀元蘇乞兒》……
他們一起締造了無數(shù)經(jīng)典。
最讓派爺印象深刻的,是《破壞之王》。
他飾演因踢假球而名譽掃地的“黃金右腳”。
為了求人辦事,要被人踩在腳底下侮辱。
他屈辱,但隱忍不發(fā)。
抬頭還能立馬擠出笑容。
一朝成名一朝落,這份辛酸、自嘲、怨恨,他演得細致入微。
?許知遠曾經(jīng)在節(jié)目上說:有些情懷是達叔和星爺才能給的。
但派爺最喜歡的角色,不是周星馳電影里的。
而是那部《天若有情》。
達叔在里面飾演劉德華的跟班,太保。
這是一個社會底層角色。
他性格懦弱又愛吹牛,雖然說混黑社會,但黑白兩道都沒人鳥他。
人前,他唯唯諾諾。
人后,他破口大罵。
人物高光出現(xiàn)在生命結(jié)尾。
懦弱的小角色,為了恩義,為了報仇,竟然有勇氣能和大反派同歸于盡。
似笑似哭,恍若癲狂。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實現(xiàn)了人生意義。
因為這個角色,他拿到了香港金像最佳男配。
這也是他唯一一次拿到獎項。
《十三邀》里,吳孟達和許知遠在餐館吃飯。
有一道菜,是姜母鴨。
吳孟達在砂鍋里翻攪,不夾鴨肉而夾起一片生姜。
“這個姜,神來之筆,畫龍點睛。這個姜就是吳孟達,是配角,但是好吃。”
作為香港電影中的黃金配角,他的作用,就是姜母鴨里的姜。
絕對不可缺少。
達叔說自己總演一些亂七八糟的人物。
《武狀元蘇乞兒》里溺愛兒子的父親、《大話西游》里的二當(dāng)家……
但派爺卻覺得,那些角色不是什么“亂七八糟”,而是電影里最不可或缺的“普通人”。
他們或以語言,或以行動鼓勵主角堅持下去。
卻沒有主角可以咸魚翻身的命運,永遠可笑又可悲。
但正是這種人物,才傳達得出喜劇故事背后的悲涼味。
用真實,把觀眾徹底騙進電影的世界里。
二騙,是騙自己。
即入戲。
他大半輩子都在演戲。
剛開始,當(dāng)演員,純粹是覺得這職業(yè)光鮮靚麗,賺錢多。
他自己都說:
我開始喜歡表演是四個字
貪慕虛榮
后來經(jīng)歷了命運低谷期。
重新回來后,他才真正明白,要想呈現(xiàn)出好角色,自己要先入戲。
他開始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
珍惜每一場戲,琢磨每一句臺詞。
甚至夜夜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入睡。
(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設(shè)計的這個橋段,或許就是借鑒于他。)
對自己的高要求
達叔在聊到自己的想法時說,反派要演到可愛。
就是把反派干過的窮兇極惡的事情合理化。
畢竟,演人,就逃不開人性。
吳孟達:沒有人覺得自己是壞人的。盡管我現(xiàn)在做一些壞事,但我都有我的理由、我的借口——這個社會逼害我沒辦法養(yǎng)家了,我被逼為了孩子,為了我老婆,出來殺人放火,但這應(yīng)該是一下子的沖動。從我的角度來說,我只有認為一件事是對的我才會去做。反派也是,他們不是一上來就跟你對立的,不可能的。為什么逼害你?為什么要這樣子?他有他合法的理由,他想象的合法的理由。所以我就說,反派要演到可愛。
許知遠:這個想法是怎么來的呢?
吳孟達:人性,最普通的人性而已。
再拿《賭圣》來說,他為三叔設(shè)計了一個“先天性失控癥”的特點。
杜撰了一個一叫到名字就會抽搐的病。
看似相似的“裝瘋賣傻”角色,因為這些小設(shè)計,有了差別,有了被人記住的特點。
對小角色,他是從來不敷衍的。
有人問他,你怎么演好配角?
吳孟達答:把自己當(dāng)成主角來演就好了。
其實他也不是沒拍過爛片。
為了賺錢,接過很多爛本子。
被許知遠問:拍爛片什么感覺?
他無奈地搖搖頭:
拍的時候怎么知道是爛片呢?拍攝的時候只想做到最好。
片子爛,但他能當(dāng)那個“拯救評分”的人。
騙完觀眾騙自己,再敬業(yè)的演員,也不過如此了。
第三騙,卻是命運在騙他。
吳孟達是年少成名。
21歲考入香港無線的演員培訓(xùn)班,和周潤發(fā)、杜琪峰是同學(xué)。
畢業(yè)后,成為了少數(shù)能與TVB簽長約的學(xué)員。
27歲,他憑借《楚留香傳奇》里的胡鐵花一夜成名。
有多風(fēng)光?
“和后來的周杰倫那樣有名氣。住的酒店一開門,一票女生在蹲守”。
成名來得太輕易,他以為人生就該這樣順順利利。
這是命運第一次騙他。
吃喝嫖賭樣樣來,第二年就因為賭博欠下巨款。
被銀行拉黑,被公司雪藏。
好友對他失望透頂,杜琪峰評價他是“糊不上墻的爛泥”。
找周潤發(fā)借錢,周潤發(fā)只甩下一句:你自己解決。
不過短短一年,他就從頂峰跌到谷底。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TVB沒有解雇他,只是不給他接戲,但依然有一部分基礎(chǔ)薪水。
三分之一留給自己,剩下的拿去還債。
他的朋友們雖然失望,卻也依然愿意給他機會。
周潤發(fā)推他演《天若有情》,杜琪峰也給他在《射雕英雄傳》里安排了角色。
不服眾望,他拿到了金像獎的獎杯。
而和周星馳的一拍即合,則是他整個演藝生涯的高光時段。
在《蓋世豪俠》相識投緣。
達叔陪著周星馳走上導(dǎo)演路,一起研究獨特的拍攝風(fēng)格。
一步一步走到香港喜劇片封神的地位。
窮的時候,一起吃鮑魚罐頭
本來以為兩人可以一直這樣相互扶持,創(chuàng)造更多作品。
卻沒想過命運又捉弄了他一次。
也許是拍戲理念出現(xiàn)了分歧,他們有過一段時間不聯(lián)系。
但這冰,卻久久難破。
以至于成了很多觀眾心里的疑惑:
周星馳和吳孟達,為什么掰了?
其實不能說掰了,兩人在很多時候,都會cue到對方。
他們之間仍然是相互欣賞的。
只是先因檔期,后因身體,吳孟達始終難赴周星馳的約。
04年的《功夫》,也為達叔留了角色
就這么近20年沒再合作。
達叔說過好幾次,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會合作。
最近一次就在前段時間的《王牌對王牌》上。
只是那時候的他,已經(jīng)被病痛折磨到說話都勉力。
世事無常。
達叔曾說,人生就是一場超大的夢。
也許在生命的盡頭,是另一場夢境。
而他終于能輕松地,做他熱愛的“騙子”。
而我們只能反復(fù)翻看他以往的作品,再說一句:
謝謝你,達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