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拋棄傳統(tǒng)偶像劇風格后,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一兩部臺劇引人矚目。
曾經(jīng)掀起熱論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一度被認為提升了華語劇的天花板。

前陣子熱播的《她們創(chuàng)業(yè)的那些事兒》,也一定程度改變了女性劇的創(chuàng)作模式。

一部奇幻臺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在Netflix上線,用濃縮歷史與映射現(xiàn)實的手法,再次抬高了創(chuàng)作想象力的門檻。

本文有劇透。
1
生活在中華商場的孩子,總帶點別處沒有的早熟,就像鞋店家的二兒子小不點。
為完成老媽交代的賣鞋墊任務,年紀不大的他,很早就學會了通過聽起來真實的話術推銷產(chǎn)品。

他此刻瞄準了一對情侶,正以愛情的名義讓這位漂亮的小姐姐給男友買了三雙鞋墊,順便用“零錢搞掉了”的借口給自己賺來了額外收入。
上一秒在客戶前哭唧唧,下一秒為自己的小聰明洋洋得意,即便身材瘦小,小不點的腦袋里卻裝滿鬼主意。
不過,等他回自己天橋上的攤位時,卻遇到一件糟心事——攤位被一個魔術師搶去了。

可小不點又發(fā)現(xiàn)好像自己看花了眼,對方的箱子明明放在隔壁。
這個“詭異”的誤會,讓小不點開始對魔術師產(chǎn)生好奇。
中華商場一直有個美麗的傳說:人們可以在99樓看到自己失去的最愛,一切都會在那失而復得,而魔術師就掌握著上樓的途徑。
對小孩子而言,這傳說翻譯一下,就是99樓藏著你想要的一切,包括爸媽不愿給你買的任天堂游戲機。

看見隔壁小孩割了包皮就獲得了游戲機,小不點開始和朋友們打起歪主意,準備“自力更生”提前到達99樓。
然而,弄巧成拙的他只是把自己搞病了。
幸好,朋友哥哥早就有了游戲機,好心給他們玩,才勉強治好了小不點的心病。
無奈的是,小朋友對新鮮事物的熱情總過于飽滿,他因一直熬夜打游戲把手玩到抽筋。
中華商場沒有廁所,手抽筋的小不點只能求媽媽帶自己去公共衛(wèi)生間,但此刻與其他大人一起唱歌跳舞的媽媽才沒空管他。
隨著小不點怯生生在洗手間蹲坑,神奇的一幕發(fā)生了——
前一秒還看見魔術師嫌棄小不點臭氣熏天,下一秒就看見一匹斑馬在衛(wèi)生間里踱步。

這種奇妙的際遇宛若一個魔咒,在小不點心中種下了好奇與探索,驅(qū)使他繼續(xù)找魔術師學習魔術,就此開啟一幅描摹中華商場市井生活的神秘畫卷,為奇幻故事展開鋪墊了浪漫而別致的懸念。

2
然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只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奇幻故事集嗎?
在以魔術師為線索的后續(xù)展開里,奇幻與現(xiàn)實頻頻錯位,故事的核心其實是想象力外衣下對過去的懷緬。
因為是單元劇,每集都會圍繞一個人物展開,但整個故事又共享同一時間線。
鎖匠家的大兒子阿派,從魔術師那買了一顆水晶球,只要角度合適,就能看見人心中的“至尊元”。

這種看似騙小孩子的把戲,卻讓阿派在一場三角戀里看清了自己的性取向。

獲得神秘鑰匙的阿蓋,竟然打開了廟門口的石獅子,駕駛著石獅子觀察中華商場每家每戶的夜生活。

因為一場大火失去全部家人的雙胞胎姐姐大佩,是魔術師的啟發(fā)讓陷入創(chuàng)傷應激反應的她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氣。

事實上,這些看似離經(jīng)叛道的腦洞,都是被包裝的白色恐怖末期的社會風貌。
阿派為什么不能面對自己的性取向?
因為這是一個無法接受多元觀念的禁錮時代,人們更傾向于把真實的想法藏在心里以求自保。
阿蓋為什么會在石獅子里偷窺大家的生活?
因為在中華商場內(nèi)部,早有一雙眼睛監(jiān)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
大佩為什么在失去親人之后仍被老師體罰?
因為她是不主動舉報父母的忤逆分子,每人都要表演出對她的惡意。

這座小小的中華商場并不是臺北的縮影,而是那個特殊時代的自白,表面上每天都有人嘻嘻哈哈,卻永遠無法掩藏民眾內(nèi)心流淌的絕望與迷茫。
為留下一個溫情幻想,林林總總的魔術奇緣后,鏡頭又回到小不點身上。
父母失去了令人驕傲的大兒子,常年被忽視的小不點,點燃了自己的嫉妒,認為自己沒人愛,求魔術師將自己送到99樓。
沒想到,他來到的是《戀戀風塵》的電影世界,失去兒子的父母則日復一日到電影院看有小不點出演的片段。

大家也終于明白,唯有消失的一瞬間才體現(xiàn)出“存在”的重要性,而治愈時代的真正秘方,正是藏在人心的珍貴記憶。
3
《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同名小說,無論是五年的制作時間,還是4600萬人民幣的拍攝成本,都顯示了團隊的用心。
小說正是以作者吳明益小時候成長的八十年代臺北西門町中華商場為背景,用真真假假的敘事,凝固了一代人最特別的時代記憶。

將這份記憶打包呈現(xiàn)的,正是《血觀音》《女朋友,男朋友》的導演楊雅喆,每部作品必帶話題的他,同樣用這部劇引發(fā)不少討論。
尤其每集開場時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和舊新聞照片剪輯而來的片頭,恰到好處展現(xiàn)了民眾的沉默與無奈,為溫情又奇幻的劇情鋪陳了一種早已預料的虛無感。

但對觀眾而言,《天橋上的魔術師》又留下太多疑問和空白:魔術師真的曾經(jīng)存在過嗎?奇幻與現(xiàn)實的邊界到底在哪?99層究竟是什么?
導演和原著作者并沒給出確切答案,但他們提供了一些啟發(fā)觀眾想象的友情提示。
魔術師每次在故事里出現(xiàn),都能夠給處于困惑中的主角們提供一種指點,而他的形象也隨著劇情展開愈發(fā)干凈、清晰,這更像類似于智者的引導和支持。
奇幻與現(xiàn)實從來就沒有邊界,想象力不僅是創(chuàng)作劇集的來源,更是觀眾解讀劇集的勇氣和智慧。
至于那個貫穿劇集始末的“99層”,它可以是童年時幼稚荒唐的夢想,也可以是天堂與地獄的分界,還可以是一座封鎖回憶的藏寶閣。

但開篇小不點突然睜眼看世界的動作表明,無論是神秘的“99層”還是整部《天橋上的魔術師》,一切都只存在于他的想象里。
只不過這個世界投射著無數(shù)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壓抑與爆發(fā),并始終提醒觀眾:飄零與無奈注定離不開時代的悲歡,但追求99層的幸?;孟耄瑓s仍然可以是大家共享的奇幻時刻。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Movie

推 薦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