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和方勵合作十余年,曾打造過《紅顏》《觀音山》《二次曝光》《萬物生長》等一系列佳片,這次由兩人共同監(jiān)制,女導演申瑜執(zhí)導,萬茜、李庚希領銜主演的《兔子暴力》,在女性成長的主題上繼續(xù)前進,圍繞一對母女聯(lián)手綁架女兒同學的案件,以極具現(xiàn)實質(zhì)感的影像與情感沖擊,揭開事件的表象,露出深深困擾新一代少女成長的原生家庭之殤。

青少年犯罪,是一道嚴峻而又復雜的現(xiàn)實命題,曾經(jīng)的《狗十三》《過春天》《少年的你》,包括華語經(jīng)典《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都是就此展開探討,相形之下,《兔子暴力》的故事很不一樣,一個母親為什么會帶上女兒一起作案,女兒又為什么要幫母親對自己的好朋友下手?

帶著這個疑問,影片把觀眾帶入到一座由盛轉衰的西南工業(yè)城市,女兒水青看上去與所有的高中生沒有區(qū)別,漂亮,天真,可愛,干凈,雖然和親爸后媽一起生活,但也看不出什么不開心,上學回家,和同學有說有笑,包括她的兩個好朋友,金熙張揚叛逆,馬悅悅文靜乖巧,從她倆身上穿的手上戴的可以看出,家境都很富足,她們看上去如此清新,完全和犯罪扯不上半點關系,假如沒有一開場的綁架戲,你都不敢相信這是一部犯罪片。

當17年前撇下水青的親媽曲婷重回故里,穿金戴銀,開著跑車,笑容依舊灑脫漂亮,久別重逢的母女倆滿心喜悅,然而隨著劇情的展開,三個小女孩和一個辣媽像同齡人一樣嬉笑歡鬧,然而在一夜熱絡之后,每個人終于要面對現(xiàn)實,燦爛戛然而止,隨之而來是是無盡的凝重、壓抑和疼痛。

馬悅悅有一個神經(jīng)質(zhì)有暴力傾向的單親爸爸,金熙有一個華麗卻又冰冷的家,水青則發(fā)現(xiàn),原來媽媽只是一個隨時可能沒命的逃債者,讓人不由感嘆生命為何如此殘酷,讓她兒要在初開的年紀就承受這些疾風驟雨般的打擊。
這一切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曲婷說得沒錯,有時候做一個決定,十幾年后才會發(fā)現(xiàn)是錯的,大人們總是因為沖動或草率,做出相聚分離的選擇,當時看可能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在時間推移之后,卻形成強大的蝴蝶效應,把未來變得千瘡百孔。不僅是曲婷年輕時為了舞蹈夢一走了之,還有馬悅悅的爸爸離婚后去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給師父和師娘,金熙的父母賺了許多錢,豪宅很大,家卻碎了。

一個人犯了錯,改變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軌跡,而是給兒女營造了一個錯誤的成長環(huán)境,而《兔子暴力》用這樣的故事告訴我們,這些看似無憂無慮,或文靜或叛逆的孩子,其實內(nèi)心是孤獨且無助的,她們的內(nèi)心對親情有多渴望,現(xiàn)實就有多絕望,她們就像落水者一樣,哪怕有一根稻草漂過來都會死死地抱住,水青一度擁抱到了這塊木板并發(fā)自內(nèi)心地喊出“我愿意為你做一切事!”,卻又被無情地抽走希望,留給她的,可能是下一輩子都無法痊愈的傷口。

故事太殘酷,讓人不忍直視,卻又必須正視,因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太多這樣的原生家庭,高達45%部分省份達到50%的離婚率,冰冷的數(shù)字背后有多少孩子的眼淚和掙扎,是所有成年人在做決定之前,要仔細想好的,不要像曲婷一樣,在十幾年之后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