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太守舊 -- 我非常感謝我在這個類型中取得的成就,但我仍然認為我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做,我想繼續(xù)尋找其他的東西?!?/p>
美國著名華裔恐怖片導演溫子仁導演的新作《致命感應》于9月10日正式登陸北美院線和華納兄弟影業(yè)旗下的流媒體平臺HBO MAX,中國的視頻平臺愛奇藝也“破天荒”地與北美同步引進了該片,并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
溫子仁導演過去在《電鋸驚魂》《潛伏》和《招魂》等恐怖片中嶄露頭角,并于近幾年在《海王》和《速度與激情7》等主流商業(yè)大片中站穩(wěn)腳跟。此次的《致命感應》是他在連續(xù)執(zhí)導兩部特效大片之后回歸低成本恐怖片的“返璞歸真”之作。近日導演幫采訪了溫子仁導演,請他暢聊了一下本片臺前幕后的趣事。以下是筆者根據(jù)導演采訪回答內容整理的敘述。
嗨!中國的粉絲們大家好,我是溫子仁,我很開心我的最新影片《致命感應》正在中國的視頻平臺熱映。希望你們有機會能夠看看并享受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的核心靈感源自我的妻子英格麗。她之前做了很多關于先天醫(yī)學畸形的案例研究。當她和我講述那些人是如何被這些先天的病情而困擾時,我馬上就從一個恐怖片導演的角度看到了這個概念的潛力:“這可以被拍成一個非常炫酷瘋狂,并且不按常理出牌的驚悚片呢。”于是,英格麗和我開始像滾雪球一樣,從一個被操控的身體開始,一點一點地拓展這個想法,故事也就應運而生。我們還嘗試過很多其他的設想,但是這一個是最好的。我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也充滿趣味。我們之前從來沒有這么緊密的工作過,所以能和她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些瘋狂的主意真的特別好。這是一部對我和她都同樣重要的電影。
我很喜歡帶有粗獷氣質的恐怖片。這么多年過去了,我感覺是時候回歸初心,來拍攝那些像《電鋸驚魂》和《死寂》一樣更直接和硬核的恐怖驚悚片。在《速度與激情》《海王》,以及《招魂》宇宙其他片子的拍攝結束之后,我覺得自己也需要換換口味,從超級英雄和鬧鬼的房子里跳脫出來,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對于我來說,大膽的原創(chuàng)非常重要。故事本身混合了各種不同的類型,或者說,對很多我愛的類型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比如心理驚悚片,意大利鉛黃恐怖電影和科幻片。我在《致命感應》中所嘗試的是利用觀眾熟知的故事結構帶他們走進一個精彩絕倫、獨一無二的世界。
在過去的10年里,《潛伏》和《招魂》系列的成功讓我被更多觀眾知曉。但我不喜歡總是重復自己。這也是我在拍攝《致命感應》時的最大動力。我不想一味地拍續(xù)集或者做翻拍。我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原創(chuàng)的故事宇宙,讓我能夠自由地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說到底,我只是想不斷地重塑自己。我不想太守舊 -- 我非常感謝我在這個類型中取得的成就,但我仍然認為我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做,我想繼續(xù)尋找其他的東西。
我沒有回來拍攝《招魂3》的原因是我忙于制作《致命感應》,制作這部電影是我這段時間的主要目標,我想從中嘗試、探索一些不同的東西和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東西。
我相信觀眾對加百利在警局大開殺戒的戲份印象很深。那場戲里,我們的替身演員,專業(yè)表演柔術的瑪麗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她的表現(xiàn)讓我們驚喜萬分。因為那場戲的設定原因,我們在拍攝過程中必須要倒著拍攝很多部分?,旣惸鹊捏@人之處在于,作為一個舞者,她的學習速度是如此之快,她能夠快速領悟到所有的動作編排,而且從成片來看,她最后真的完成了所有挑戰(zhàn)??粗谋硌?,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牢房里的那場大戰(zhàn)都是由瑪麗娜親自完成的,沒有任何特技效果,她整場戲是真的倒著表演。除了她的賣力表演,我們還使用了特效化妝。我們給女主角的臉部做了一個倒模,替身瑪麗娜會把它戴在她正面的臉上。在后腦勺的部位,她會戴上一個加百列的動畫頭像,方便后期特效。最后出色的特效團隊幫助我把這一切在后期結合起來,將加百利復活了。
我們想創(chuàng)造一個觀眾從來沒有見過的反派,我相信我們的團隊最后做到了。
影片的剪輯過程也是一大挑戰(zhàn),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只能進行遠程交流的情況下。我們不僅需要思考如何給觀眾留下足夠多的線索,還要確保不會提前劇透過多的信息。特效方面,我們將物理特效和電腦特效做了有機結合。我們這次很幸運能夠和行業(yè)里頂尖的工業(yè)光魔團隊合作,他們做出的質感正好就是我頭腦中想象的畫面。
我創(chuàng)作劇本的邏輯是先為故事尋找一個易于理解的根基,然后再走進結構內部創(chuàng)造一種與之前的電影都不同的東西。你可以盡可能多地從看電影、看書、看漫畫或其他方面學習,對吧。但最終,你必須真正的把這些內容“消化”進去,它必須與生俱來地存在于你的內心。你必須了解什么會讓人們在原始層面上感到恐懼,什么會讓人們在更微妙的層面上感到恐懼。如果你有這樣的基礎,那么你就可以開始學習如何制作它們,如何設計它們。人們被他們所看到的很多東西所制約,那么,我經(jīng)常問我可以做什么,怎么來設計這些反轉。
很多時候,這都是關于了解人們所知道的東西,然后將其扭轉過來。說到這里,我不再想做的事情之一,我不想在《致命感應》中做的事情是制作一部“突然嚇你一跳”(jump scare)的電影。我并不是說jump scare不好,因為現(xiàn)在充滿創(chuàng)意的jump scare真的越來越難設計,它和制作任何類型的電影一樣難。但是觀眾把jump scare等同于廉價的驚嚇,我就不是很認同??傊?,充滿創(chuàng)意的jump scare是很難做到的。在我看來,如今的觀眾越來越見多識廣。現(xiàn)在還能靠jump scare嚇到他們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決定拍攝《速度與激情7》的時候就是如此,我一直想嘗試拍攝一部大制作的電影。因為我已經(jīng)變成了恐怖片的同義詞,所以除了低成本恐怖片,人們很難看到我拍攝其他類型片的能力。拍攝過程中,我意識到了其實這一切和電影預算多少關系不大。真正重要的是講故事的過程,比如角色是如何被創(chuàng)造的,激動人心的瞬間如何抓住,而這些是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就我個人來說,我很喜歡科幻片,并一直想嘗試這個類型。我也很喜歡愛情喜劇?!赌Хㄆ婢墶芬欢仁俏易钕矚g的電影。我其實并不像我的電影一直這么黑暗,所以《速度與激情7》和《海王》是我的一次轉變。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拍過的電影都住在了我的大腦里,所以或多或少他們都會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我在嘗試很多讓我著迷的主題。這些主題可以追溯到我職業(yè)生涯的開始。倒不是在向自己致敬。但我確實認為有一些主題是我一直會不斷觸及的。就像如果你看吉爾莫·德爾·托羅的電影,他有一些主題是他會不斷提及和觸碰的,這些是他喜歡的,他會把這些他喜歡的主題和美學應用到不同類型的故事。我想說的是,我想做不同的事情,但要觸及我從過去學到的某些東西,我覺得我還沒有完全完成它們。我仍然覺得我有更多關于他們的事情要講,這真的是這樣。但關鍵是,你知道,我不是要再做一部《電鋸驚魂》,不是要再做一部《死寂》,我要講一個完全嶄新的故事,開啟一個全新的宇宙。
我的母親是一個影迷,我很小的時候就跟她一起看電影。我看的第一部電影是《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然后還有《吵鬧鬼》。我覺得這兩個故事都有很黑暗的一面,所以,從小開始,我就會被電影中的黑暗元素吸引。我覺得很多迪士尼卡通都很嚇人,尤其當你很小的時候。但是你又會感嘆他們在黑暗和輕松的風格中平衡的有多好。
《致命感應》的靈感來源都是我成長過程中最愛的電影。我是意大利恐怖片和意大利流行文化的忠實粉絲。因此影片是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的恐怖驚悚片的愛的追憶,而這些影片也造就了像達里歐· 阿基多,布萊恩·德·帕爾瑪,韋斯·克雷文和大衛(wèi)柯南伯格一樣的恐怖大師。在這些影片里觀眾們都是跟隨著受害者,并以兇手的視角去觀察受害者。我覺得這樣的風格非常的酷,而且我從小就很喜歡這種類型。但是現(xiàn)在沒有人再拍這樣的作品了。所以,我覺得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再現(xiàn)這一經(jīng)典一定很有趣。這也是一次嘗試創(chuàng)新的好機會,探索我之前從未嘗試過的新主題,故事和與眾不同的美學風格。誰知道我什么時候才能再拍一部這樣的片子呢?另一個啟發(fā)了《致命感應》的影片就是迪士尼的《冰雪奇緣》。因為《致命感應》本身是一個姐妹一起破案,掌握新能力的故事,所以這就很像恐怖版的《冰雪奇緣》。
《海王》則是受到了1965年左右意大利坎普風科幻恐怖電影的影響。《海王2》的一大靈感來源是馬里奧·巴瓦的《惡魔星球》,你可以把男孩從恐怖中拉出來,但是卻永遠無法驅除他內心的恐懼。很多人對第一部《海王》感到驚喜是因為他們對漫畫書世界那個華麗又怪異的世界并不熟悉。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沒有拍一部黑暗又沉重的電影有點失望,但我認為暗黑的風格其實并不適合那個世界。所以《海王2》會延續(xù)第一部的美學風格。
而《招魂》系列則是受到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啟發(fā)。我們拍攝第一部《招魂》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將是一個很大的宇宙,很多精彩的故事都可以在其中發(fā)生。就像漫威的超級英雄宇宙一樣,為什么我們不能創(chuàng)作恐怖片宇宙呢?
我的職業(yè)生涯是從拍恐怖片開始的,不是拍功夫片。你懂我的意思吧?靠拍恐怖片出身的亞洲導演并不多。我很不喜歡刻板印象,所以我總是在努力創(chuàng)新,就算是拍超級英雄也好,我也想創(chuàng)造出與眾不同的世界和人物。拿海王舉例,他本人也是人與亞特蘭蒂斯人的混血。作為一個人物,他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迷失因此無法融入,這是特別吸引我的地方。我為自己的文化身份而榮,我的文化,我的成長經(jīng)歷,我的澳洲華人身份都讓我可以看到更大更不一樣的世界,從而也成就了我作為導演獨一無二的特點。
我出生在馬來西亞,7歲時隨全家搬到了澳大利亞。我父母說中文,但是是方言,不是普通話也不是粵語。后來我們索性主要用英文溝通。我的成長過程中常常聽到馬來西亞和中國的恐怖故事,還有澳洲當?shù)氐撵`異故事。當我拍攝《電鋸驚魂》和《招魂》的時候,我將這些從小聽到大的故事加到了電影里。因為它們對我的影響太深了,已經(jīng)在我腦海里扎根了,所以有意識無意識的影響著我的創(chuàng)作。中國故事里,我最喜歡的是《西游記》,孫悟空是一個非常棒的角色,而且這個角色背后的邏輯也很激動人心。這是我以后想要嘗試的題材。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