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張博文
最近有部新劇,腦洞突破天際,自黑絕不手軟,一季刷下來,被它的崩壞腦洞給徹底打敗,在這個世界觀里:
泰勒·斯威夫特是蜥蜴人?
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變身怪物阿基拉?
地球是空心的,里面全是海怪和鼴鼠人?
死掉的名人都有克隆體,林肯和說唱之神圖帕克就住隔壁?
是誰這么敢拍?
《陰謀職場》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個階段,對陰謀論特別好奇,深夜在被窩里熬夜鉆研過。
面對一個精致的陰謀論,我們大致有幾個心理步驟:初聽直呼哇塞,三觀挪移;然后入坑深究,挖掘秘密;最后時間長了慢慢退燒。
在這部豆瓣8.7分的科幻動畫喜劇里,當幻想一次成真,世界的另一版本,著實讓人“著迷”。
01
在這部劇的世界觀里,世界自古以來,被一個神秘的精英團體操控。
但到了現(xiàn)代,情況復雜,操控不像從前那么容易,所以它們成立了顯影公司,維持世界運轉。

這里的“維持”是指,地球的大事小事,那些我們懷疑或熱衷的陰謀論,全是這公司背后一手操辦的。
憑借財富和科技,世界成了它的提線木偶,這是多大的快感!但他們早就麻了,每天上班都消極怠工。
女主麗根是公司的辦公室主任,她具備英美劇里天才的一切因素:高智商沒情商,控制欲強,感情淡漠,邋里邋遢,還有宅。

她一心撲在工作上,雖然個人能力逆天,但面對手下性格各異的同事,完全不會帶團隊。
總裁安排新人布雷特,和她一起管理公司。

布雷特沒有特異功能,也沒什么腦子,只是個有社交牛逼癥的魅力老好人。因為自來熟的親和力,他一下俘獲大家,成為團寵。這讓麗根抓狂。
麗根造出機器人版美國總統(tǒng),一勞永逸地操控美國,但不知道什么叫受歡迎。急于證明自己,反而更不招待見,被停了職。

沒有麗根,人工智能很快失控,準備上演《銀翼殺手》。它對外宣布,美國要退出全球化,給自己建個大鐵殼。

麗根帶著布雷特去阻止,結果又矯枉過正,它覺得既然人類都有缺陷,那毀滅吧趕緊的。一個電話給五角大樓的將軍,把核彈打光。


此時,二人需要團隊支援,可大家已經(jīng)化悲為嗨,不省人事。關鍵時刻,是布雷特感召了大家:

危機順利解除,麗根也看到布雷特的可愛和不可或缺,兩人成了組合,帶著團隊開始了管理世界的日常瞎操作。

02
《陰謀職場》里的玩梗行為,可以用狂轟亂炸級來形容,內容更是死宅力滿滿,總結一下大概分三類:政治現(xiàn)實玩笑、異界玩笑、流行文化玩笑。
政治現(xiàn)實玩笑,就像在看美式脫口秀,從互聯(lián)網(wǎng)把人變傻、無處不在的監(jiān)視和信息泄露,到美國是一個巨大的商業(yè)糞池等等。

但經(jīng)典環(huán)節(jié)還是黑總統(tǒng),眾說紛紜的刺殺肯尼迪,不是副總統(tǒng)、蘇聯(lián)人或軍火商干的,而是肯尼迪和羅斯維爾的外星人,發(fā)生了不可描述之事……
異界玩笑這部分,更直截了當,世界壓根不是我們被教育所理解的,那些傳說中的蜥蜴人、天蛾人、亞特蘭蒂斯,都和顯影公司打交道。

蜥蜴人族群龐大,這名單你就想吧:泰勒·斯威夫特(原來她不光為前男友寫歌,題材還包括一千年換一次皮),蟻人保羅·路德(怪不得69年的他還不顯老),除此之外,還有杰克·吉倫哈爾、麥當娜......

奇怪,怎么蜥蜴人都愛跑美國當明星啊。
它們投資顯影公司,原因是公司讓地球保持溫暖,以適應蜥蜴人的生存,所以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環(huán)保措施,總是沒效果。

流行文化玩笑就更密集,臺詞海報甚至連片頭曲都藏著梗。
片頭閃過的一個地圖坐標,其實是百慕大三角區(qū)域,數(shù)不清的飛機船只來過這里,但再沒離開。
而鏡頭拉近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不知道存在與否的島嶼海灘上,依次躺著的是喬布斯、圖帕克、女主他爸,還有貓王,正在悠閑度假……合著他們都偽造了死亡,在隱居避世。

有一集更直接回到了黃金的八十年代,惡趣味地揶揄了眾多經(jīng)典。
政府實驗消除記憶試劑,飛機噴灑讓懷俄明州的一個小鎮(zhèn),永遠停在了1984年。不過也有好處,所有淘汰的垃圾產品,都能當新科技賣給過時的人們。
主角團要開飛機過去補噴??上硎芗舛丝萍紦肀У谋娙耍话l(fā)奇想刷一下懷舊體驗卡。

一切按照電視劇的配置,布雷特安排了臥底角色:格蘭是粗暴可愛的體育老師,琪琪在沒有新聞的報社當主編,安德烈被當做奇怪的亞洲人,麗根和他是異卵雙胞胎,他們是《成長的歲月》一家,麥克則被騎自行車的孩子們當成ET。


每個人身上都是時代特征的縮影:嬰兒潮、無盡的連續(xù)劇、經(jīng)典搖滾樂、流行文化鼎盛的好萊塢。
雖然傻傻的,可也有后來再不見的單純和對未來的樂觀,看得還挺感動。

以上只是本劇龐大笑話庫里幾個小例子,論密度,完全不涉及劇透,可以放心食用。
03
要問《陰謀職場》好看在哪?兩個字:簡潔。
背景人設一點都不復雜,就是單元劇玩腦洞,搭配人物成長。
論腦洞,真的要佩服編劇亞歷克斯赫什,相比他上一部畫風相似的作品《怪誕小鎮(zhèn)》,這次更有挑戰(zhàn)性。

首先,面對整個西方流行文化,和相伴而生的陰謀論,要炒這盤大雜燴,不是件易事;
其次,密集的梗對觀眾構成了一點小門檻,可相應的,如果對此了解,這劇完全就是在興奮點上狂跳;
只是玩梗,就流于表面,對什么都開玩笑的態(tài)度,也會被人質疑。

但不用擔心,這些障礙,都被聰明而貼心的創(chuàng)作者,用出色的編排熨平了,我們只管躺平笑就可以。
雖然上天入地,開遍三界玩笑,它卻有一個很接地氣的設置:職場。
主角團再沒正形,也是公司員工,像是各自黑暗中玩手機,突然有人進來開燈,眼睛被閃瞎的日常感,打工人再熟悉不過了。

聽說要裁員,幾人的反應也很絕,本來親密聚餐,立馬反目成仇:

最后吐了一堆苦水后,也沒人想靠好好工作留下來,只想如何溜須拍馬走捷徑:

這種職場現(xiàn)實雖略帶諷刺,但也很真實地描摹到了一個側面,打工人一看就get到笑點:原來管著地球的世界第一強公司,也這樣啊。
日?,F(xiàn)實,給這個要飛起來的劇一個引力,角色的個性不至于懸浮,可以落到實處;腦洞只是添翼,角色才是老虎,不成功的角色塑造,會在劇海里很快被遺忘。
看完第一季十集,雖然短暫,但角色都有成長:暴躁的懂了關懷、嗑藥的懂了清醒、自私的懂了關心。


男主布雷特不是單薄的老好人,他在不好的壞境下長大,其實是用樂觀來彌補冷漠;女主麗根戰(zhàn)勝心魔的重頭戲,講述了一個天才不可承受之重的故事。
主角團從一開始互相嫌棄地處著同事關系,到經(jīng)歷各種事情,處理各類危機后,雖然嘴不饒人,心里已經(jīng)非常在乎對方,少了誰都不行,他們已經(jīng)是“同事家人”。
每個人強悍的外表下,都有柔軟,正是反差讓人愛上他們。

這部荒誕+科幻+成人向的新劇,明顯可以看到很多前輩的影子,像是對美國大眾文化堅持嘲諷三十年的《辛普森一家》,或是近年的零差評神作《瑞克和莫蒂》。


與巨人相比,它沒有那么大的野心,把專注點放在陰謀論上,和真實世界的關系,是這部劇的深刻所在。
不考慮社會作用,陰謀論這個詞匯,可以理解得很灰暗,當人理解不了現(xiàn)實時,就會偷懶地相信陰謀論,亦或者當人對現(xiàn)實感到乏味時,就會天真地相信陰謀論。

雖然有點犬儒,但這個解構的年代,追求意義和消解意義的舉動,其實效果是相似的?!蛾幹\職場》這樣的作品,如果逗樂外,非要有什么意義的話,那可能就是:保持自己對世界的判斷,不要盲目跟風,掉進陰謀論的陷阱里。
?

《四味毒叔》是由策劃人譚飛,劇評人李星文,編劇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發(fā)起的影視文化行業(yè)第一垂直獨立視頻表達平臺。歡迎有個性、有觀點的導演、制片人、編劇、演員、經(jīng)紀人、評論人、出品人等前來發(fā)聲,或脫口秀,或對話,觀點不需一致,但求發(fā)自內心。“說” 責自負,拳拳真誠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