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波羅13號》海報

《達芬奇密碼》
精湛的劇本
除了明星之外和高超的導演技巧之外,朗·霍華德的另一個看家法寶就是他的精湛的劇本。他的劇本張力十足,是典型的經過好萊塢錘煉的編劇才能寫出的劇本。從《阿波羅13號》以來,精彩的劇本、出色的表演和精益求精的影片成為了朗·霍華德的招牌。
1995年,一部反映航空災難的電影《阿波羅13號》上映。影片取材于登月史上真實的歷史事件,影片的主角杰姆·弗洛爾由兩屆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扮演。為了追求影片的真實感,朗·霍華德帶領全劇組人員在休斯頓航空中心實景拍攝本片。他甚至不惜代價在真實的亞太空軌道上拍攝宇航員失重的鏡頭。影片一經上映便獲得了如潮的好評,朗·霍華德用自己的才華無可爭議地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美國導演協(xié)會的終生成就將,成為了與比利·懷爾德、約翰·福特、喬治·庫克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齊名的大導演。一向挑剔的影評人羅杰·艾伯特也對本片豎起了兩個大拇指。
不過,獲得如此成功的朗·霍華德卻一直沒有得到奧斯卡的青睞,無論是他隨后和梅爾·吉布森合作拍攝的《贖金風暴》還是諷刺電視業(yè)的《艾德私人頻道》甚至是票房超高的《圣誕怪杰》都沒有能入奧斯卡評委的法眼。這個時候的朗·霍華德不再需要什么大制作來賺取高額的票房,也不需要去拍攝什么應時應景的電影,他需要做的是打造一個完美的劇本并把它拍成電影。
2001年,這樣的機會終于來了,他敏感地捕捉到現(xiàn)實生活中數(shù)學家福布斯·納什的傳奇故事,并把它搬上了銀幕。由拉塞爾·克勞扮演的福布斯·納什是一個傳奇數(shù)學家,他24歲時寫下的博士論文引發(fā)了數(shù)學界的震動。但是和天才相伴的往往是精神問題,寫完博士論文之后的納什被妄想型精神分裂癥所困擾。他會分不清現(xiàn)實與虛幻,弄不明白是真是假。在妻子的愛和關懷下,納什鼓足勇氣,停止了對他大腦損傷巨大的藥物治療,重新拿起了教鞭回到了講臺旁。1994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頒獎典禮上,納什感謝了自己的妻子這么多年來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影片中,朗·霍華德并沒有簡單地把納什塑造成一個病人,而是賦予了他一顆“善于幻想”的大腦。他沒有把影片的重心放在介紹納什的成就上,而是著力展示了他和他的愛妻之間的日常生活。這部沖著奧斯卡獎去的影片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所有人的稱贊。朗·霍華德也終于如愿以償,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兩個大獎。
最近幾年,朗·霍華德拍攝了幾部啟用大牌明星的電影,雖然評論界對影片質量毀譽參半,但是大量明星的出演還是使影片獲得了高額的票房收入。無論是匯聚了湯米·李·瓊斯和凱特·布蘭切特的《失蹤》,還是吸引力拉塞爾·克勞和芮妮·齊薇格的《鐵拳男人》,抑或是召集到了湯姆·漢克斯、奧黛麗·塔圖、讓·雷諾和伊安·麥克萊恩的《達芬奇密碼》,都印證了這個規(guī)則。
2008年,他調轉槍頭,拍攝了一部政治題材的影片《福斯特對話尼克松》。在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tǒng)當選的檔期上映的這部反映“水門事件”的電影顯得意味深長。而朗·霍華德的這種對歷史毫不避諱、也毫不妥協(xié)的態(tài)度為他贏得了評論界的交口稱贊。在影片里,霍華德對老總統(tǒng)尼克松的批判、對新聞自由的擁護、對政治丑聞的嫉惡如仇都反映了他的深刻和不甘流俗的性格。有人說主流的就一定是庸俗的,可是朗·霍華德用自己的影片反駁了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雖然影片在奧斯卡上顆粒無收,但是5個提名的成績還是讓人看到了那個主流的、一線的朗·霍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