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海報 
  “夜闌靜,問有誰共鳴”,一曲哥哥張國榮的《有誰共鳴》將觀眾帶進了影片主人公沈星辰的故事里。5月4日晚,電影《天長地久》作為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入闈作品在北京師范大學北國劇場展映。影片以獨特的內容設置,巧妙地將1997年香港回歸、2003年北京申奧成功等等時代發(fā)展的重大節(jié)點融入進去;以沈星辰這個80后女孩在感情和事業(yè)路上掙扎奮斗的故事為主線,講述“80后”的生活與成長,向這一代人的青春致敬。
  長達100分鐘的電影中,從1992年沈星辰失去父母開始,這個倔強堅強的女孩一直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努力地生活,經歷著獨屬于青春的疼痛和美好。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部影片的關鍵部分,導演安排了一些特殊的細節(jié)--開始的張國榮的歌聲及新聞;2003年張國榮逝世,大家燭光紀念;至結尾,張國榮的歌聲再一次響起;這些似乎都蘊含著80后群體對哥哥張國榮的懷念。影片中,男主角明遠一直恐懼“被愛”不能夠永遠,那是家庭以及那個年代特殊的時代背景帶來的不安;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導演兼編劇的李芳芳想要表現(xiàn)的思考:“有些痛苦是永遠的,是不會隨著時光流逝的”,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她也表示那是一種她自己對于生活的感覺。
  《天長地久》是新銳導演李芳芳的電影處女作,從美國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研究生院學成歸國不久的她,早在十六歲時,就創(chuàng)作了膾炙人口的《十七歲不哭》,而后更是親自將其改編為十集同名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熱播,獲得不小反響,并在1998年獲得飛天獎一等獎和金鷹獎一等獎。李芳芳成為這兩個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編劇。作為她的首部電影,《天長地久》拿到了一個開門紅,入圍了第22屆東京電影節(jié),成為唯一的一部由女導演執(zhí)導的參賽及入圍影片。從透著青澀的味道,青春萌動的《十七歲不哭》,到帶著回憶的色彩重溫青春的《天長地久》,李芳芳一路走來,用她獨特的方式講述了關于那個充滿記憶的年代的那代人的青春成長故事, 影片主體以純愛言情為主,人物塑造鮮明、情節(jié)感人質樸,并包含導演對親情和愛情的觀感和思考。
  80后的一代人,經歷的很多,得到的很多,當然失去的也很多,然而那些都是青春的路上必不可少的。歡笑過,痛苦過,在笑和淚里可以看見備受爭議的這一代人正在逐漸地成長,正如影片中的沈星辰,堅持了,努力了,將事業(yè)經營得很好,也最終在眼淚里獲得了自己永遠的愛情--在最后與明遠緊緊相擁。沈星辰的故事正如張國榮歌中唱的那樣“風急風也清,告知變幻是無定···不信命,只信雙手去苦拼,矛盾是無力去暫停···從前是天真不冷靜,愛自由,或會忘形,明白是得失總會有定,去或留,輕松對應···”